第23章 二次突袭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伯玉先生,你说什么时候最适合偷袭?”

  狄光磊问的这位“伯玉先生”四十来岁年纪,清癯秀雅,三缕长须,目若朗星,一看就是学问有成的大学问家。

  他确实是历史有名的大诗人,名气比狄公更大。

  伯玉先生姓陈名子昂,梓州射洪人,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并称“仙宗十友”。

  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都背过他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狄光磊在权善才军中发现这位历史大名人的时候还有些惊讶,确认这位确实是那位大诗人之后,直接要了过来。

  狄光磊上辈子一心研究机械,偶尔看看小说电视剧,对于历史并不精通。

  狄光磊却是不知,陈子昂确实参与了这场战争,千年传颂的《登幽州台歌》也是在这场战争中写的。

  只不过历史上的陈子昂是武攸宜麾下幕僚,不知怎的到了权善才麾下。

  如今他在狄光磊麾下颇受重用,没了那种悲怆,狄光磊不好意思当着人家的面剽窃人家的诗,本世界未来的书生学文之时怕是要少学一首诗了。

  唐朝的儒生和宋明清不同,对于君子六艺要求很高,多有文武双全之人,有些甚至干脆就是武将。

  陈子昂不通武艺,不能上马打仗,文事方面却很擅长,是一个合格的“军师”。

  听到狄光磊发问,陈子昂赶忙说道:“敌人防备最松懈的时候最适合偷袭。”

  “那什么时候才是敌人防备最松懈的时候?”

  “时间方面,以黎明时期为最,那个时候人睡得最沉,就算有人起了,也是准备洗漱做饭,防备之心最低。

  心理方面,一种是刚刚打了个大胜仗,志得意满,一种是刚刚吃了个大败杖,草木皆兵,还有一种是四面楚歌,兵无战心。”

  “先生觉得,咱们现在是哪一种?”

  “今天是小年,士卒们不可避免的思念家乡亲人,刚刚打了胜仗,少不得有些志得意满,再过几个时辰就是黎明,那时候……”

  说到此处,陈子昂说不下去了,额头上流下了冷汗。

  “伯玉先生可明白了?”

  “卑职明白,这便去安排防御。”

  狄光磊从不会小觑蛇灵杀手,蛇灵杀手也没有让狄光磊失望。

  天色微明,贺兰驿的厨师和马夫早早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不多时,贺兰驿内传出了早饭的香味。

  九月的边塞已经有了冷意,在这湿冷的早晨,如果能吃到热腾腾的白米粥和香喷喷的肉包子,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能够带给士卒幸福感的将军,定然会得到士卒全身心的拥戴。

  纵然这位将军要人吹冷风守夜,想到白米粥肉包子,心中怨气也去了大半。

  更别说贺兰驿遭受突袭,加强守卫本就是应该的,不加强守备才是愚蠢。

  蒸笼热气和山中雾气交织在一起,释放出一股独特的香气。

  想着那咬一口汁水飞溅、肉香四溢的大肉包子,,贺兰驿的厨师和马夫早早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