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荣王殇 第214、将军琢磨应急策,总督改计变捉妖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说完这句,永琪转身而去。

  福灵安向波岩良大喊:“拦住他!”

  波岩良却自然而然的躲开了永琪,然后怕怕的看着福灵安。

  不用说,自然是因为永琪刚刚碰过福灵安,凡是看到这一幕的人,都不敢再接触永琪了。

  福灵安担心永琪太过于感情用事,给军中造成过更大的麻烦,也担心永琪去找刘藻,再生口舌是非。他想出去一趟,看看永琪会做出什么举动,也看看多日不见的外面有没有什么新情况。为免外面的人看到他心生恐慌,他戴上了一顶帽檐很长的草帽,把头部颈部都给遮住了,然后走出了营帐。

  外面,果然有了新情况。

  多日被路人避而远之的军营,忽然来了一个道士,一直围着军营打转,不停的说这里妖气冲天,已有妖魔在此处盘旋七日,掳去七七四十九条人命。

  不少将士都听到了,掐指一算,从百名士兵夜里外出寻人那日至今,刚好是七天,而百名士兵中已死去的四十八人,加上刚死的军医小徒弟,正好是四十九人,因此都觉得这道士很神,便报知刘藻。

  且说刘藻,从儿时就被亲友乡邻认为天生不凡,虽出身贫贱,却一路都有贵人相助,甚至参加科举时得到雍正帝亲自陪考,使得他仕途如鱼得水,步步高升。于是他深信天命,敬重神明,相信自己是被神明所庇佑的人。

  当下刘藻面对军中疾病,正是病急乱投医之时,又听到有如此神奇的道士,赶紧让人请了进来。

  这道士自称俗姓刘,道号无为,说军中的伤病都是妖气所致,而自己可以做法揪出妖魔,还军营太平无事。

  在场的士兵都议论纷纷,以为这事从一开始就不寻常。虽然从前也听说过一些瘟疫的泛滥,但从来没听说过哪个瘟疫可以在一夜之间从五花八门的伤开始,而且传染和致死的速度未免也太快了。况且兵们最初受伤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说不定就是妖魔作祟。

  刘藻细想,这件事的确无法用常理解释,左右自己也没什么好办法,不如让道士做法试试,说不定真的能解决问题。

  按照刘无为的要求,刘藻让部下在军营中间的空地上摆起了香案香烛、神牌及供品。

  围观的士兵站了一层又一层,都好奇的往这边看。

  福灵安看到这边人多,便走过来一看究竟。没想到他戴着草帽,还是很快就被人认了出来。

  突然有人叫了一声“总兵大人来了”,围观香案供桌的兵们都慌慌张张的往前边躲让,因为人多拥挤,不少人都被挤摔倒了,还有几个躲闪不及的被踩了几脚,跑的最快的几个,竟然把刚布置好的供桌给撞倒了。

  这个场面,实在不堪。

  当所有围观在供桌右半边的士兵全部躲到供桌左半边的时候,福灵安出现在众人的面前,他站得离供桌还有一段距离,其实并没走近人群,却已经吓跑了一大群人。

  “瘟神”是什么意思,福灵安此刻有了很切身的体会。

  在被怀疑染病之后还能自由出入军营各处的人,大约也只有福灵安了。刘藻虽然没有限制福灵安的行动,但对于福灵安突然出现在如此人多的地方,还是很生气,质问道:“总兵大人这是要做什么?”

  “下官正想问刘总督同样的问题。”福灵安往前走了几步,还是站在离士兵们有一段距离的位置,依然戴着帽子。

  刘藻答道:“最近怪事太多,可能有妖孽作祟,我请道长做法捉妖,或许将士们的病就能不治而愈了。在这之前,总兵大人应该离所有人远一点。”

  福灵安听到,身为云贵总督的刘藻竟公然在军营里设祭坛捉妖,无奈的一笑,幸而他的帽子挡住了他这般轻蔑的笑容,问:“总督大人把点将场变成了祭神台,敢问我们这里到底是军营还是庙宇?”

  刘藻顿时感到十分不快,反问道:“我要在点将场作何事,还要得到你的许可吗?到底我是主帅,还是你是主帅?”

  福灵安朝刘藻一拜,道:“下官不敢僭越,但总督大人既然身为主帅,竟然轻信鬼神之说,公然停止练兵,而在军营重地大肆做此‘捉妖’之举,若传扬出去,必然惹出非议和耻笑,还请大人三思。”

  刘藻冷笑一声,问:“不‘捉妖’?你能有更好的办法阻止将士们病死吗?”

  福灵安道:“有史以来,民间不知有过多少次瘟疫,严重时泛滥成灾,死者成千上万,也没见哪个说是妖孽所为。如今营中患病者不过百余人,死去数十人,就大张旗鼓的‘捉妖’,未免太荒唐了。”

  刘藻冷笑道:“你说的那些是‘瘟疫’,眼前这个哪里像是‘瘟疫’?明眼人都看得出,此事从一开始就十分诡异,说是‘病’,我看更像中邪!”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