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8章 相隔一个世纪的投稿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么说吧,不考虑设计上的差异,到目前为止整个泛亚地区一共有三十七座采用一代可控聚变技术的聚变堆,以及十数座氘氚提炼站与数百座储氢站。而东亚电力每年为此支付的维护费用,超过70亿信用点,占到总经营成本的40%。”



“而如果采用二代可控聚变技术,不但只需要一座聚变堆,就能替代掉这三十七座采用一代技术的聚变堆,甚至能量还有不少富余。”



听到这个直观的比喻,主持人脸上的表情瞬间变了。



一座二代聚变堆的发电量,能够抵三十七座一代聚变堆?!



这已经不只是牛逼了!



简直特么的开挂了好吗!?



紧张地咽了口唾沫,那主持人用激动到颤抖的语气,继续问道。



“真的……有这么夸张吗?”



“倒也不是夸张,二代可控聚变技术对于一代可控聚变技术,就和一代可控核聚变技术相对于核裂变发电一样。要说区别在哪里,可能就是两者之间没有隔着聚变能的那层窗户纸吧。”



说到这里,张院士的语气带上了一丝感慨。



“其实这都是小事了,关键还是在于二代聚变技术,能够用月球上储量丰富、且采集难度不高的氦三,来替代相对昂贵的氚。”



“若是想的再远一点儿,将二代聚变技术应用到航天领域,我们的星舰不但将比现在大上不止一倍,能够携带的燃料和续航里程更是将提升一个数量级。”



“哪怕是保守估计,我们的未来都将因为这项技术的诞生,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听着张院士口中这番惊人的话,脸上写满震撼的主持人,一时间竟是忘了词。



开合着嘴,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咽了口唾沫说道。



“……那三代可控聚变技术呢?”



“三代?”张院士微微愣了下,随即笑着说道,“那得是纯氦三聚变了吧,由两个氦三原子结合形成一个氦原子和两个质子……而这也是看传说中最完美的聚变公式。”



“不过,等实现了那玩意儿,得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因为张院士的发言,关于二代可控聚变的讨论,被再次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不少论文如同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站在学术的角度,开始论证起了技术的可行性,以及预期需要投入的成本。



只不过,这些论文的观点,大多谈不上乐观。



站在感情的角度,大多数人都愿意相信,曾经为这片土地带来光明的陆院士,会再一次的点亮更大的火炬。



然而科学是莫得感情的。



坐在自家的书房中,陆舟轻轻喝了一口2125年份的咖啡,在全息键盘上敲下最后一个标点,然后吩咐小艾将论文发送到了《未来》编辑部。



说起来他上一次给《未来》投的稿,还是关于ABC猜想的论文。



和老朋友们讨论数学问题的一幕幕,一切都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



若是不去看日历,陆舟甚至一点感觉都没有,上一次投稿居然已经是100年前的事情了……



-



(人在疫区,新闻沉重,心情压抑,本想着多更两章,但为消毒喝多了假酒……哎,今天就当我请假好了,和兄弟姐妹们说声抱歉,实在对不住。)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