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量子世界背后的神秘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段时间里,他除了偶尔关注下Arxiv上有没有人用他的超椭圆曲线分析法做出了开创性的成果之外,或者开发出什么新玩法之外,便是借助金陵大学的资源,满世界搜集关于黎曼猜想的重要文献。



在研究陷入瓶颈的时候闭门造车是大忌,多接触一些新奇的想法多,或者与从事同一领域的学者交流,才有可能擦出思想的火花。



也正是因此,法尔廷斯教授在临走送他的那份大礼,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回到家中,径直来到书房坐下,陆舟迫不及待地拿出了那本笔记,将它摊开在了桌上。



正如陶哲轩所说的,这本笔记上记录了许多很有意思的想法。



其中一部分是已经被法尔廷斯教授本人检验过,并证明行不通的,也有一些干脆就是纯粹的脑洞,或者说他觉得有点希望,但还来不及去尝试的。



这本笔记若是到了别人的手上,恐怕看懂都不太容易。



但对于陆舟来说,却正是他最需要的东西!



一行行翻阅着笔记,陆舟的眼神渐渐染上了几丝兴奋的表情,不过就在他翻到了一页折角的位置的时候,却是忽然微微愣了一下。



有别于前面那些碎片化的记载,在这折角的一页上,印着一行行工整的字迹。而有别于前半部分的内容,这一部分的内容是用德语书写的。



陆舟并不会德语,但所幸有小艾在这里。



在小艾的帮助下,他很轻松地便完成了对这一页内容的翻译。



令人意外的是,这一页的内容并非是记叙什么学术成果,反倒像是一篇……



日记?



【在研究希尔伯特教授的论文时,我在他著作中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猜测。如果将黎曼ζ函数的非平凡零点写成ρ=12+it的形式,则那些t与某个厄密算符的本征值一一对应。如过这一猜测成立的话,那么黎曼算符应该是一个特殊的随机厄密矩阵。】



【在马普学会的下午茶时间,我与物理研究所的克利青教授认真讨论过这个问题,我们都被自己的发现给吓了一跳。】



【令人意外,像是黎曼ζ函数这样纯粹的数学问题,居然会与量子力学产生联系!事后,我与爱德华·威腾在邮件中交流过这个问题,但很遗憾的是并没有讨论出什么有用的东西。】



【如果以前我有选修过量子力学就好了,让现在的我再去研究物理,恐怕已经来不及了……】



食指从折角的痕迹上轻轻滑过,轻轻将笔记放下的陆舟,脸上渐渐开始浮现了一丝震撼。



不只是蒙哥马利和戴森教授……



远在德国的法尔廷斯教授,同样注意到了黎曼ζ函数在量子物理中的投射,甚至还与他的另一位老朋友克利青教授、以及理论物理学界的大牛爱德华·威腾交流过这个问题。



然而遗憾的是,他们虽然不约而同地意识到了这其中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并没能成功地挖掘出这背后的秘密。



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如果将ζ函数的非平凡零点对应于某个量子力学体系的能级,非平凡零点的全体则对应于该量子力学体系的能谱,把这一体系的哈密顿量称为黎曼算符,如果黎曼猜想成立的话……将对应怎样神秘的量子力学体系?



反过来,如果能够寻找到一个本征值的全体与Riemannζ函数非平凡零点相对应的厄密算符,或者说的更通俗点,找到这样的“黎曼体系”,是否也意味着能够从物理学的角度证明黎曼猜想?



陆舟脸上那感兴趣的表情,越来越强烈了。



虽然他更倾向于通过纯粹数学上的研究去揭示黎曼猜想背后的物理意义,但这并不妨碍他对眼前的一切、以及从那未知的神秘中所揭露出的冰山一角而感到震撼。



两条毫无关联平行线,在跨越了一个半世纪的时间之后,居然交汇在了一起。



遥远的十九世纪,可不存在什么量子力学,然而却有那么一个函数,能够于之遥相呼应……



就在这时候,放在桌角的手机忽然响起铃声,打断了陆舟的思绪。



伸手将手机拿起,陆舟按下了接通的按钮,将它凑到了耳边。



就在他刚准备不耐烦地说一句“喂”的时候,电话那头的那位却是先开口了。



带着几分尴尬地意味儿,电话那头的那人轻咳了声。



“……那个,陆院士,您还记得我吗?”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