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最新网址:www.wx.l</p>西河县曹家庄。

  曹二郎在磨坊榨油,有些心不在焉。

  大哥大嫂前几年去了京城,偷偷买了房子,还找了活计。

  他们以为自己能瞒天过海,殊不知,他早就知道他们在京城买了房子。

  一直瞒着,无非就是怕几个兄弟分了他们的房子。

  曹二郎吐了口唾沫,朝家里房子方向看了一眼。

  他不惦记大哥的房子,也不惦记大哥的钱。

  虽然没分家,但他心里头早就默认,谁挣的钱归谁。

  大哥大嫂有本事,当初在京城难民营的时候,大哥是最早找到活计的人。

  大嫂也凭本事进了难民安置办,还学会了识字。

  听说大嫂在京城国子监山脚下,帮人看房子。就是因为她识字,又勤快,东家才肯请她。

  大哥则是在国子监找了个活计。

  两口子在京城勉强扎下了根,还将孩子接到京城读着免费学堂。

  曹二郎有些羡慕。

  但他有自知之明,他没大哥曹大郎那么灵活的脑子。

  他生性木讷,不擅钻营。

  小时候读过几天书,略微认识几个字,勉强算是个优点。

  再有就是他做事踏实,能吃苦。

  只是最近一两年,看着大哥大嫂一家日子蒸蒸日上,侄儿侄女也能在京城读书,心头难免起了心思。

  他也想让自己的孩子,无论男孩女孩都能读书。

  说什么女孩子不需要读书,那都是老皇历。

  大嫂就是靠着识字的本事,才能在京城拿着比缝补刺绣更高的收入。

  只是爹娘还都是老思想。

  舍不得拿钱给给孩子们读书,尤其是给女孩读书。

  曹二郎下面还有兄弟。

  他的孩子去读书,弟弟们的孩子肯定也会吵着去读书。

  负担就很重了。

  曹老爷同曹许氏,那么多孙子孙女,不可能让每个孩子都去读书。

  每次说起让孩子们读书的事情,就找借口敷衍,一直拖着。

  于是乎,一年拖一年,家里明明有积蓄,孩子们却没机会读书。

  还是大哥大嫂有见地,早早去了京城,偷偷在国子监山脚下买了房,果断把孩子接到京城读书。

  真令人羡慕。

  曹二郎心不在焉的榨完油。

  油坊是从祖上传下来的。

  油坊的收入都归公中。

  曹二郎在油坊榨油,没有一文钱的工钱。

  用曹老爷的话说,给家里干活,还要工钱,放屁!老子供你们吃喝,供你们娶媳妇养孩子,干点活难道不是应该吗?

  曹二郎在油坊干活,最多就是早去了京城,偷偷在国子监山脚下买了房,果断把孩子接到京城读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