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四七七年四月,荒芜的中原重新焕发了一些生机,大量农田在交战双方的默契之下,大量耕地被复耕出来。

  宗毓穿着蓝色布面甲,骑着战马在近平城周围视察,宗毓兵团大量装备着冶城产的武器装备,所以穿着异于帝京制式的褐黄色。

  为了给帝京减轻压力,宗毓和刘薏这段时间不断出击近平城一线,更是包围了林文立好几天。

  可惜原本的围点打援策略,因为宗毓的失误,导致补给线受到了攻击,刘薏兵团无奈撤围,现在只能在兰克城休整。

  近五万民夫被蛮人掠走,这件事给了宗毓很大的打击,由于缺乏民夫,刘薏的步军兵团已经无奈困坐,只能由自己不断扫荡蛮人后方了。

  收拾完蛮人侦查兵的卫队长前来复命,宗毓面色沉重地问他:“战果如何。”

  卫队长咧嘴一笑,没看到宗毓的面色,笑着说:“将军,那些蛮人全死了,一个没剩下。”

  “咱们的损失?”

  “伤了十几个兄弟了。”

  宗毓面色更加沉重,区区二十来人的蛮人侦查兵居然让自己精锐的百人卫队伤了十几个,自己的卫队都如此,军中其他部队可能更加不堪了,多日的作战加上补给受困,刘薏已经将为数不多能够送来的补给队全部给了自己。

  但是现在根本不给自己休整的机会,宗毓只能选择继续作战,帝京真的说不好能不能守住。

  而此时的帝京城中,战线依旧维持在北城内城面前,除了帝京港这个突出部以外,外城墙已经被蛮人肃清,现在复兴军将火炮架在城墙上不断压制着内城墙上的人类守军。

  杨欣被送到了皇城,王海不敢把皇帝放在内城墙之上,已经被摧毁的城楼将帝京守军的困境诉说的明明白白,没有火炮。

  是的,内城墙上没有一门火炮,原本布置的火炮早已搬运去了外城墙,不仅如此,连皇城上也没有一门火炮,整个帝京守军除了其他几座城门上的巨炮外,只有大量冶城制的手炮。

  王海面前还有一个更加头疼的问题,王沥跑到皇帝面前提交了一份出击计划,被说服的皇帝更是满脸期待地看着自己。

  王海翻着手中的计划书,花白的头发下憔悴的面容越来越多沟壑出现,抬头看向期待着的皇帝,只能轻声说:“陛下,这份计划我不能同意啊。”

  杨欣还没来得及开口,王沥抢先说话,愤怒地质问着王海:“为什么?现在我们整编了二十万公民兵,城外还有宗毓兵团和刘薏兵团,蛮人鏖战这么久,怎么面对这两股生力军?”

  杨欣也疑惑地看着王海,想知道大将军怎么解释,早先时候同意两支军团自由活动已经让皇帝很疑惑了,现在这份看起来很有操作性的计划为何还不能得到大将军地亲赖。

  王海抬起头,深邃的眼神传递给王沥,那不轻不重的话语缓缓吐出:“这么平稳僵持下去,蛮人必定失败,但是我们冒险,一旦失败就无法挽回。”

  “平稳?僵持?大将军是不是没有休息好啊。”王沥冷笑着对这位位高权重的族亲说:“现在是帝京和大阡的国人一直在流血,你听听外边的炮声,流血的是国人,而西境人和那些郊野之人都在城外头看戏。”

  杨欣对于此点也深有同感,郝乾宇也告诉他现在帝京对帝国的控制力正在缓缓下降。

  随着帝京守军大量的伤亡,宗毓兵团多数是近畿各个公家贵族的私兵和子弟,冶城兵团更不用说了,而原本支持帝京的弘农郡国人也被刘启的新军吸纳。

  环顾整个帝国,除了远在中原的禁卫军统领郝浩宇以外,真正归属于帝京的军队居然只有城内这几十万残军了。

  王沥的计划能够说服皇帝,最大原因也是这一点,必须把战场转移到城外,让刘薏和宗毓去流血。

  而杨欣还有更深地考虑,属于王家的第一兵团和第二兵团已经损失惨重,宗毓兵团说是归属自己这边的公家派系,但是自己要做的事必定和公家派系产生冲突,而公民兵已经被郝乾宇完全渗透,大量支持自己的青年贵族和中原逃亡贵族进入其中各个军职。

  现在这么牺牲公民兵,简直就是流杨欣的心头血,而原本极其期望的刘启,现在和王雪婷在一起,杨欣不得不考虑刘家倒向王家的后果,而且刘家不倒向王家,更多情况下也是站在公家派系这边。

  杨欣面色不快地看向王海,沉重地问道:“大将军,您应该考虑战后的情况,蛮人肯定是失败的,但是您也说了帝国必定失去西境和中原,这种情况下帝国该怎么维持稳定,面对蛮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