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京河(二)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宗毓的强烈反对,打消了刘薏急行军地打算,无奈之下只能等待帝京城的消息。

  大量骑兵被派遣出去扫荡周围的部落,冶城兵团只能依靠一个又一个聚居点掩藏自己,缓缓接近帝京。

  帝京来了一位文官作为使者,这位高大英俊的青年,别着宝剑,脏兮兮的官服在套着一件破烂的链甲。

  来到军营便大口喝着水,刘薏和宗毓急忙赶到帐篷。

  宗毓十分吃惊,来人竟是陛下的中书令郝乾宇,作为曾经帝京后勤总长的副手,现在居然也武装了起来!

  “郝中书,怎么你也这副打扮,帝京如此危险了吗?”

  “宗都尉,帝京港被上游来的尸体堵的死死的,我只能和护卫们从南岸上船,所以才这副打扮。”喝着茶水,郝乾宇终于轻松起来,这段时间自己和陛下根本忙得停不下来,太后和丞相再一次去后方主持工作了。

  没有了王雪婷,整个帝京都快乱套了,自己很努力了,但是面对蛮人进城的情况,只能无奈地拼命收集兵员。

  大量百姓根本没有武装和训练就被送到了前线,这次冶城兵团和宗毓兵团的到来,太及时了,先到的步兵已经填充进了前线。

  “帝京还好,只是压力太大了,目前东城丢了一半,依靠街道和内城墙还能抵挡蛮人。”

  郝乾宇不等他们回话便拿出了两封信件交给两位都尉,继续说:“陛下已经晋升两位为材官将军和鹰扬将军。”

  两人手握书信,跪倒在地,高呼谢主隆恩。

  终于步入将军阶级了,虽然只是杂号将军,但是帝国现在一共也才几位将军而已。大将军王海坐镇帝京,左将军刘启在弘农郡组建新军,武卫将军郝浩宇更是苦逼的在长白山脉跋山涉水,后将军张守仁在南部当宅男,还有一位楼船将军王波现在守着几艘破船在历阳城钓鱼。

  其他一堆各类将军几乎都在蛮人一波强推中战死或者投降了,比如西境的刘忠便是征虏将军,在近平城投降的杨帆表示镇护将军。

  而刘薏的父亲刘瑄混了那么多年,明面上的军职还是一个都尉,这就很气人。

  两人感慨完,立刻打开信件观看起来,这是陛下和大将军共同署名的军事计划,两人一边看,一边交换意见,郝乾宇慢慢喝着茶细细听着两位将军的讨论。

  刘薏最先开口了:“郝中书,将冶城兵团投入到帝京城内的巷战是不可取的。”

  一旁的宗毓也点认可,冶城兵团的重甲步兵极其强悍,这种精锐投入到消耗战中,简直是暴遣天物。

  两人将前两天讨论出来的计划书交给郝乾宇,刘薏向他详细介绍了目前两人对蛮人情况的了解。

  蛮人百万大军进入帝京城,自己这点兵力投入进去也不过是添油而已,与其这样不如入侵蛮人后方。

  郝乾宇不懂军事,根本无法判断出两位将军的意见是好是坏,但是大将军曾经提醒过,要尊重这两位指挥官地意见,毕竟他们才是前线指挥官。

  “两位将军请将详细的计划整理一份给下官带回帝京。”

  送走郝乾宇后,刘薏看着帝京方向说:“看来帝京不乐观啊,老宗。”

  “是啊,大将军没理由要求我们进帝京城的,一股机动力量对战局的重要性何其重要,大将军这么不管不顾地要求,或许是其他人给的压力太大也说不定。”宗毓仔细分析后觉得很有可能并不是大将军要求这样,信件中对于要求两人的用词并不强硬,而是让两人多多考虑。

  “不管怎么样,我们必须动身了,不管进不进城,我们也要给蛮人压力。”将手中的树枝掰断,刘薏也在犹豫帝京能不能坚持。

  宗毓也很苦恼,如果帝京真的出问题,那么不管自己和刘薏打的怎么样,都是无用功。

  统一意见的两人,只能选择进军了,不过也留了一手,打出的旗号是宗毓兵团,冶城兵团吊在骑兵后面等待时机。

  而此时的帝京城内,大火在东城区疯狂燃烧着,几乎损失殆尽的第二兵团已经全部撤向了内城附近,第二兵团王沥都尉死死盯着眼前的蛮人,这里是最后一处东城的防御点了,曾经的指挥部大教堂,身后就是内城墙。

  依靠内城墙,第二兵团死死维持住最后一条防线,内城墙上是残存的第一兵团和大量公民兵和民团。

  那位禁卫军副统领已经战死了,为了掩护第二兵团后退,老统领带着两千禁卫军和辅助的公民兵们守卫在东阁坊。

  现在蛮人出现在自己面前,喊杀声也消息了许久,王沥痛苦地闭上眼睛,重重地挥手,内城大量的火油弹投掷出去。

  一道火焰挡住了蛮人的进攻,这些天来,帝京依靠这样的手段不断地掩护部队后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