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新桃花村计划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桃村人计划的鸿门宴没有让南中走向分裂,而是走向的团结。

  当一个家族团结,这个家族将变得富有,当一个民族团结,这个民族将强大,当一个国家团结,这个国家将给周边带来压力。

  部落的首领走了,留下2万多吃饭的大军等着爨哲安排。

  部落的首领希望桃村人尽快去丈量土地,他们等着年底的白花花的银子。现在如何经营南中已经不是爨哲一个人的事情了,这也是整个桃村人的事,经营好,南中的人都会跟着混,经营不好,桃村将会受到整个南中势力的报复。

  爨哲想如何先解决两万多人的吃饭问题,他找到了长史毛亮和司马李特。

  爨哲向两人一拜:“毛长史、李司马一定要帮帮我,小侄初来宁州,不知道如何才能养好城外那两万多人马。”

  司马李特和长史毛亮连忙扶着爨哲,司马说:“少主这是折杀我俩,我俩能为少主分忧已经万分荣幸。不过这养兵之事确实很难。”

  长史毛亮也摇着头说:“少主刚来宁州,也许不了解宁州的情况。下官先向少主说下宁州的现状。先说说各族情况,汉氏族人积聚的地方多是宁州易于耕种的地方,大族建立庄园,大的庄园有几十上百百平方公里,雇佣佃农,曲部进行农业生产,小的家族也有几平方公里,以自己耕种和雇佣佃农耕种。其余少量的土地归自由农民耕种自己的田地。夷部聚集的地方主要以丘陵,山区,草原为主,主要以部落为基本单位,部落首领和酋长掌控着部落民众,并拥有大量通过购买和战争掠夺来的奴隶。部落首领靠收取部落族人部分劳动成果过上优渥的生活。族人通过监督和安排奴隶生产,自己也生产来保证生存,奴隶基本只能得到最低的生存条件。”

  爨哲点头说:“庄园经济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经济结构,男耕女织,生产工具和大部分收获都是庄园主掌握,底层民众自耕自己消费,很多底层的民众一辈子都没走出庄园,基本没有对外的消费需求,有的话可能就是盐和装饭的陶器。难怪我听村里人讲前几年的产品如玻璃、香水、香皂、瓷器等主要卖给上层的贵族阶级,从他们手里换回粮食。桃村商会和宁州交易的主要以部分农耕,放牧和狩猎的族人居多,大规模外交易主要是部落首领组织进行,把多余的马匹,牛羊,毛皮卖出去换取盐,茶,陶器等不能自给的生活物品。”

  李特问道:“消费需求是什么?”

  爨哲对这两个完全没有受到桃村教育熏陶的人也不想多解释,就说简单的解释道:“想买的东西的意识。”

  长史毛亮很惊讶爨哲的分析,奉承的说道:“少主说得有理,夷族首领由于掌握了大量资源,也崇尚汉氏的生活方式,和桃村交易换回精美的工艺品琉璃产品、瓷器、铜钱和香水香皂,丝织物品也是应该的。下官花了半年的俸禄才买到桃村的一对琉璃花瓶。”

  爨哲对毛亮说道:“长史大人以后不要花那冤枉钱,到时我让村里送几对上好的瓷器和琉璃给两位。那如果需要对外作战,宁州又是如何对付?”

  司马李特白得了几件礼物,高兴的说:“谢少主赏赐,对外作战的时候,汉氏大族和部落会派出部分武装参与州郡组织的军队,宁州府提供补给。战争结束后,士兵那里来回那里,只有部分优秀者会让其继续留在军队。”

  “那宁州的收入主要来自那里?”爨哲点头继续问道。

  毛长史赶忙回道:“在郡县附近由于交易比较方便且相对安全,会多一些自由民,城里有些工商业者从事酒楼、裁缝、马市羊市、粮食、茶盐铁等。

  宁州官府能掌握的就是自由农民、工商业者的的税收和大族和部落也会交一点。宁州府提供必要治理和军队保证社会结构的安定。州郡县的官员主要是大族和部落任命,由首领或者族长担当。此外,宁州一直维持着2万左右的军队,主要是从自由农民和部族、大族抽出的兵役,负责宁州城和郡县的防御,如果有外敌入侵再抽丁迎战。官府提供官兵的粮饷和部分装备。大晋只是宁州名义上的统治者,早已经失去了驻军、委任官员的机会。宁州的大族部落分配好官员后经宁州府往上一递,走个手续,基本就完成了。爨氏统治多年,多地的主要官员都是爨氏任命。”

  爨哲听后说:“现在宁州真的拿不出更多的钱养这两万多军队了?”

  司马和长史都摇头说:“除非加赠税收,否则现在的税收只够维持现有的军队和官员们的俸禄。”

  爨哲大概了解了宁州的情况,又请两位喝了下桃花的新茶。毛亮和李特对桃村的饮茶方式都非常欣赏,向爨哲请教了些泡茶之道和手下爨哲送的茶叶就满意的离开了。

  爨哲想着,现在桃村势力要续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