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旧事宇文泰计收二州心,虑今难完颜洪谋定双族联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然有北境恶夷,不思恩惠,常怀二心,及至寒冬,便引群贼南下,或百或千,荼毒害民。待我天军亲讨,自求臣服。三军班师,又复劫掠。此等恶径,实为群恶之首,终招天怒。

  而后百年征伐,家国受难,百姓困苦,死者遍地,生者难安。为护佑安民,夏主元检不得已与金夷修好,自后开境通商,两国渐定。

  然金夷人面兽心,贼心不改,明为通商,暗行劫掠之事。数代夏主虽知,但性皆弱,不敢迫贼以战,尽皆粉饰太平。后至先帝元洋,方才派兵征伐,重显天国神威。只叹此间不幸,天下纷乱之际,金贼逞凶南侵,祸乱冀幽二州,荼毒百姓生灵。

  泰本薄德之人,幸得天命护佑,方至齐主位。今见夷贼窃乱害民,泰便心如刀绞,恨不能提兵北上,驱贼护民。然权贼常侵,青徐难定,每念于此,便觉泰山压肩,难以自持。幸有肱骨相助,今诸事方安。于是亲提三军北来,誓将驱除鞑虏金夷,护我华夏百姓安康。

  只未料平原、黎阳二郡守为贪小利而通夷,郡中豪族如震胜等为得夷奴之位而卖国,群贼联兵相阻。泰为国家大义,不得已而除之,方使天下误解。故今书此表,以抒己志。

  泰今举兵,必不滋扰百姓分毫,世家豪族亦可如往日安定。此来只为‘攘除鞑虏,光复二州,遵义伐恶,护佑安民。’世人若知泰心,自当勉力相随,共举义事,以图富贵。万莫从贼相抗,自污于史。”

  未几日,信表传遍河东各州郡,百姓士族闻知,喜不自胜,自发来投。世家豪族虽亦有所改观,然又不知真伪,恐蹈平原、黎阳覆辙,皆不敢有所决断。

  这日,安平郡守崔民庆与左右计议,不知降金降齐哪方为妙,左右虽各执己见,然多倾降齐一派。

  崔民庆亦心向齐国,只恐宇文泰欺诈行事,故不敢决断。正迟疑之际,忽见有报传来,称宇文泰已克南皮,城陷之时,泰善待俘虏,只除迎金汉奸。

  民庆急问方知细情。原是宇文泰发布昭示后,急率兵攻打南皮。六月中旬,泰便兵至南皮,时南皮令未及布防,便被泰轻取城池。

  而后泰依苏卓之计,只击杀亲金官吏,未取百姓世家分毫。此外又开城中府库,南皮百姓受恩奔走相告,临近州县闻讯亦皆附齐军。

  民庆闻之大喜,再无顾虑,于是更旗易帜,遣使往宇文泰处献降。

  数日后,泰见崔民庆上表来降,心中大喜,即令使者回告,授崔民庆归义侯兼任安平郡守之职。

  周边郡县闻知后,争相归附。冀州果如苏卓之言,除邺郡被金军所控外,月余便定。

  泰见战事极顺,于是以凌霄为先锋,发兵一万攻打邺郡。

  霄领命急往,虽挟胜威与贼厮杀,然金军骁勇善战,霄攻城数月却是难有胜机,两军陷入僵持。

  寒冬渐至,泰见邺郡久攻不克,军中士气低迷,心中焦急万分,于是亲至邺郡督战。

  是夜忽见城头火起,百姓自为内应,趁金人疲乏无备时,攻打城门。

  泰见状大喜,急率三军攻城。战至天明时分,终取邺郡。

  金将完颜智自知不敌,急引残部自北门逃出。正欲渡河北遁之际,忽见宇文弘率兵自东杀出,金人死伤无数,溺死者甚重,完颜智亦被宇文弘一箭射杀。

  泰见得了邺郡,大喜过望,率军入城休整。这日正设宴庆贺间,忽见宇文邕来报,称吴军北寇犯境,已被凌云击退,高行明亦重伤身死,高裕承嗣王位。

  泰听罢大喜,满饮手中杯酒后,笑谓众人道:“邕儿如龙,凌云似虎,再有众臣相助,孤纵横天下有何惧哉!今高贼已死,其子庆亦心向齐国,只恐宇文泰欺诈行事,故不敢决断。正迟疑之际,忽见有报传来,称宇文泰已克南皮,城陷之时,泰善待俘虏,只除迎金汉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