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裕挂帅征江都,世忠殒命黄父林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唯宇文邕大加赞赏,执意率军前往广陵。左右执拗不过,只得依令而行。

  邕至广陵后,先往颁奖凌云众将,而后检阅三军。因其仪表威严、行事沉稳,众军多为臣服。

  见广陵再无他事,邕本欲归去,但因郑仕玄极力相阻,邕只得勉强再留几日。这日正觉无趣时,忽见众将来报。邕甚是欢喜,赶忙出迎。

  入府站定,邕知众人来意后,便问计众将有何计议。李世忠道:“臣闻吴军此番乃是高裕挂帅,其是高行明世子,初出茅庐之辈必不知战。臣请率军出击,一战便可平之。”

  凌云劝阻道:“前日虽破敌一阵,但敌军势未减。今日复来,必有准备,切不可轻敌冒进。”

  李世忠心生不悦,因前日退敌自己未立寸功,恐失势于三军,闻言驳道:“汝何须长他人志气。想我用兵数十载安能不如高裕乎!”

  凌云道:“我并非此意。料想高行明连日用兵,军马疲惫,吴国此刻必已空乏,军心不稳。此战我军只需坚壁清野,扼守险要与之相持,敌军不日必自溃矣。”

  宇文邕不悦道:“敌军前日连败士气低落,今我军若行此计示弱于敌,敌势必起矣。不若以逸待劳,趁其远来疲乏时大军齐出,必能一战克之。”

  见凌云还欲相争,邕摆手道:“此事议定,凌将军既觉不妥,便留守广陵,吾当亲往迎战。”众将闻言,皆拜伏受命。

  凌云知事定难改,只得领命离去。临行前恐世子有失,遂遣徐常明率部相助。

  次日,宇文邕亲率大军而出,前往江都拒敌。

  且说高裕自得令出击后,一路引军北上,临近江口时,见江面上仍有残尸漂浮。

  谋士陈晏手指岸边,谓高裕道:“世子当记,此乃吴国受辱之地!”

  裕闻言叹道:“据此可见前日战事之惨烈,吾万不能忘!然吾久居高堂从未领兵,今日如何取胜,望先生教诲。”

  陈晏道:“我料敌已知此战世子为帅,其觉世子无名,必以此相欺。世子正可借此示弱于敌,待敌大意未防之时,再出奇兵相击,必获大胜。”

  高裕大喜,道:“皆如先生之意。”

  事后,裕又将此事告于周德麟,问其计议如何。德麟乃高裕亲信,久经沙场之宿将,闻此计亦叹精妙。

  裕知晓后,心中方定,号令三军依计而行。

  未几日,双方相遇江都郊外。当下两军对圆,宇文邕扬鞭骂道:“贼子安敢犯境,莫不知死乎?”

  高裕对骂道:“奉主讨贼,神军何惧生死!”

  邕闻言大恼,回视众将道:“何人杀贼?”言未毕,一将策马杀出,众人视之,正是昭明校尉郑信玄。

  高裕见此,亦遣将应战。二人交手十余合,信玄便持枪突刺,将敌击落马下。

  正耀武间,吴军中又有两将杀出。信玄大喝一声,持枪迎上,拼杀三十合后,两将不敌落败,皆被信玄击杀。齐军见状,皆喝彩助威。

  高裕恐军生乱,急令周德麟迎敌。德麟应声而出,握刀直取信玄。

  郑信玄刚杀一阵,身力颇为交瘁,见周德麟势如熊虎,心中生惧欲退,但恐失面于众人,只得勉力相迎。

  交战仅十合,信玄便力不能支,疲于应付。德麟见此,再起神威相攻,眼见信玄危境频现,郑仕玄赶忙来救。

  两将合力下,堪堪挡住德麟杀招。五十合后,德麟佯装不敌,拖刀拍马便走。

  郑信玄在后紧追,临近身时,忽见德麟怒喝一声回转马头,大刀抡圆下劈,似有开山之势。信玄未防此击,被德麟自肩至腰斩为两半。吴军见状,齐声叫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