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蜀中在手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


大唐的地缘短板被补齐。



身在邓州的李晔,收到捷报,也是喜不自胜。



当初出兵的时候,只想着能收复成都,把马殷挡在东川,便已经是大胜了。



如今却是八千银枪效节都横扫两川,大败马殷。



到底还是低估了杨师厚。



不过这也是大势所趋,在一个蒸蒸日上的大唐面前,王建、马殷都被蜀中人心抛弃了。



大唐彻底有了席卷天下的本钱。



不过,在于马殷角力的过程中,银枪效节都也阵亡了近两千人,蜀军殁于王事者近两万,伤亡不可谓不大。



“蜀军也按照唐军的规制,由成都府库抚恤。”李晔一阵心疼。



两千精兵可不是说来就来的,银枪效节都在长安训练两年,每一名将士的吃穿用度远远高于其他军。



其他诸军每三日一肉,银枪效节都顿顿都有荤腥。



盔甲、银枪、横刀、弩机等等,无一不是上乘。



强大的战力也是国力培养出来的。



不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父皇,杨崇本乃是武人,成都天府之国,不宜令其常镇西川。”



太子李裕冷嗖嗖的一句话,把正在沉思的李晔吓了一跳。



这一瓢冷水下来,让李晔的兴奋劲去了一半。



其实有杨鉴镇守剑阁,李晔倒也不怕杨崇本闹什么幺蛾子,这只鹰的野性早就被熬的差不多了。



不过回头一想,太子这么说也有一定的道理。



蜀中只是军事占领,离大治还差的很远。



杨崇本本来就是军事将领,若是在西川呆久了,难免不会生出其他事来。



“太子所言不错,传诏,升杨崇本为上将军,吕师周为中将军,令杨崇本部回驻地松州。”蜀中一战,佼佼者是杨师厚,杨崇本、吕师周多少沾了他的光,对杨师厚的封赏,李晔想等淮西大战之后。



李晔瞥了一眼李裕,“那么太子以为谁可镇守成都?”



李裕面不改色,“回父王,儿臣举荐兴唐府知府崔源照。”



李晔一愣,原本以为他会举荐崔胤,没想到会是崔源照。



崔源照在兴唐府的确出色,能力也是上乘,是新一代世家中典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