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天灾应对方案(完)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咳咳,那个什么,徐爱卿不必那么激动,朕的话还没说完。

  你稍微退后一点可否?”

  朱由检退后半步后道。

  徐光启这时候也反应过来自己太过激动了,忙退后两步拱手道:“老臣太过激动,惊扰了陛下,还请陛下恕罪!”

  朱由检摆了摆手:“无事,徐爱卿也是因为这土豆和红薯的产量太高,为了我大明百姓着想才会如此激动,朕理解。

  只是徐爱卿还请先听朕说完可好?”

  “陛下请讲!”

  徐光启一脸惭愧的低头答道,随即做倾听状。

  朱由检这才继续道:“关于这两种高产作物朕也早有耳闻,所以在潜邸之时便已命人寻来种子开始种植。

  你也应当知晓,那煌明商会正是朕手中的商会,所以这两种作物这两年朕也利用煌明商会的便利在全国各地有分会的地方大肆购买土地进行了种植。

  到今年为止两种作物已储备了三十多万石,用这三十万石为种进行扩大种植的话,等明年就能收获数百万石的产量,到那时在将其推广开来,朕也有了足够的推广种子储备,一旦完全推广,哪怕你个钦天监所推测的天灾正的来了,朕也丝毫不惧!”

  听完朱由检的讲述,徐光启的眼睛登时亮的就跟两个灯泡一样,一脸崇敬的看着朱由检道:“不愧是陛下,竟早有准备,臣的这点眼界跟陛下果然还是不能比,我大明有陛下这么一个未雨绸缪运筹帷幄的君上,当真是我大明亿万百姓之福也!”

  听了徐光启这番恭维,朱由检的嘴角不由自主的微微勾起,这可是以前历史书上的名人,大科学家的徐光启的夸奖,那能跟一般人的夸奖比吗?

  不能!

  这个更有含金量好不好!

  说实话,朱由检有些飘了。

  哪怕明明心里很开心,但表面上朱由检却还是一脸谦虚的摆了摆手道:“哎!徐爱卿过誉了,朕也只不过是做了些自己应该做的事而已,朕既然身为大明天子,自然要为了大明的亿万百姓未雨绸缪。

  这大明江山万里,其中各种事情繁乱无比,若不未雨绸缪如何能做好各项适宜,需知朕的每一项决定可都关乎这亿万百姓的生计,朕又怎么可能不竭尽全力,仔细做事呢?”

  “陛下能有此想法便是极好的了,百姓有福了!”徐光启笑着恭维道。

  朱由检也露出了笑容。

  ……

  随后,两人又就徐光启入阁后的一应适宜做了商议,最后君臣尽欢,朱由检还留徐光启吃了顿午饭,随即才放其出宫。

  这边大明内部一片祥和,而在辽东原沈阳,如今的盛京城皇宫内。

  崇政殿

  肥胖的皇太极端坐在上首,底下八大贝勒分列两排正在议事。

  “大汗,关内的粮食什么时候能到?要是再不到,勇士们便只能杀了家中吃粮的尼堪节约粮食了,但我们如今的尼堪又得不到补充,一旦杀了,家中的地就没人种了,长此以往是要出大问题的啊!”

  拄着拐棍的济尔哈朗脸色严肃的冲上首的皇太极说道。

  在五月份的宁锦之战中,济尔哈朗被一枚不知从何处飞来的炮弹擦着腿撞了一下,因为女真的医疗落后,所以修养了大半年伤都还没好,到如今都还需要拐棍才能行走。

  济尔哈朗的话也是此刻殿内其他七大贝勒今天齐聚这里的原因,自今年开春以来,辽东的天气就变得恶劣无比,粮食也开始大规模减产,要不然五月份皇太极也不会聚集起大军进攻明朝,实际上想的就是从明朝那边得到补给从而让己方度过难关。

  但让整个后金都没想到的是,一向面对明军都是处于优势地位的他们这次居然被拦住了!

  被死死挡在了宁锦两城之外没有占到半点便宜,这也使得后金方意图通过劫掠明朝补充物资度过难关的想法彻底破产。

  眼看再打下去就得不偿失了,为了节约损失,再加上黑甲军在背后拼命偷家,一方面为了止损,一方面为了安抚家人尽在后方的将士们,皇太极只得选择率众退回。

  但事情却还是要解决的,缺粮的情况不会因为他们的撤退而消失,他们依然要面对这个难关。

  关键时刻,作为大贝勒的代善提出了解决办法。

  那就是既然抢抢不到粮食了,那就换一种方法,通过范家等与他们有联系的商人在大明境内购粮,反正他们历次劫掠的金银堆在库房兄没有用处,不如拿出来买粮食度过这个难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