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北上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江州夏夜。

  几场暴雨过后,雨季退去,盛夏总算来了,洪水折腾得大陈君臣俱是焦头烂额,有太多的人口要养。天一热起来,城外猪马牛狗……甚至人的尸体遍地,被江水冲上来搁浅的死鱼到处都是,天气一热,来不及清理,散发着恶臭。

  如此一来,恐怕瘟疫又要蔓延,城中上下俱在忙碌,清理被淹死的人尸,黑甲军倾尽全力,每天都在忙碌奔波。各地受灾的陈情书马不停蹄地送进江州,送到内阁,由内阁批注后再呈于皇宫,交到李衍秋面前,等待帝君的批复。

  李衍秋的身边也换上了四班黑甲军侍卫,轮流顶替,每半个时辰便有将士入宫一报。直至深夜时分,外头有人通传,谢宥求见。

  李衍秋吩咐让他进来,谢宥一身便装走进,站在御书房里头。谢宥不吭声,李衍秋也不说话,君臣便这么各自沉默,书房中唯有翻奏折的纸声。

  许久后,李衍秋方停下手头事务,从堆积如山的奏折中抬起头。

  “太子在做什么?”李衍秋问。

  “在批阅折子。”谢宥答道,“近日间不知为何,倒是勤于军务。”

  黑甲军侍卫将东宫阅后的奏折抱了过来,这几天里,蔡闫主动承担了日常政务,李衍秋则负责批阅有关洪灾的奏折。内阁已筛选完,只是蔡闫看过的折子,李衍秋偶尔还会抽查几本。

  李衍秋翻开其中一本,目光落在最后的批复上。

  “记得太子回宫时,写过几封书信。”李衍秋说,“其中一封,是呈于太庙的悼先帝书,谢宥,去替朕取来看看。”

  谢宥眉头深锁,却没有多问,传人出去取。不片刻,一名黑甲军侍卫将黄锦交予谢宥,谢宥两手捧着,呈于李衍秋。

  李衍秋把黄锦铺开,用案畔的玉璜压着,目光逐行掠过,落在“李氏江山”的“李”字上。

  东宫灯火通明,蔡闫昏昏欲睡,一手支着额头,险些扑在折子上。

  “殿下?”冯铎说。

  “什么时辰了?”蔡闫问道。

  冯铎答道:“三更了,殿下不如先歇下,还有一会儿就要预备上早朝了。”

  “睡不了多久了。”蔡闫答道,“乌洛侯穆。”

  郎俊侠坐在一旁,应了声。

  蔡闫说:“去把我的玉璜取来,待会儿上朝。”

  郎俊侠起身,离去,殿内静了一会儿,冯铎取过热毛巾,给蔡闫擦手。

  “怎么样了?”蔡闫低声问,

  “已派出三队。”冯铎同样低声答道,“共四十八人,百里、令狐、南宫带队,预计一月后便可抵达邺城,将埋伏在赭石山下。”

  影队由大陈开国太|祖创立,每一任编制都不多不少,刚好一百人。而这一百人,则以百家姓命名,作为代号。不管入影队前真名唤什么,入队后一律隐去,取一姓氏为称。

  四十八人,又都埋伏在暗处,随时会传递回消息,蔡闫一听便放心了许多,于是也打起精神来,勤于处理政务了。不多时,郎俊侠带着玉璜回来,蔡闫与冯铎便停下了对话,各自心照不宣。

  郎俊侠看了蔡闫一眼,并未说话。

  夏季的官道绿荫葱翠,段岭离开江州,已有近一月时间,越往北走,气候便越是宜人。渐渐地,他也认全了这一路上追随自己的人,并能挨个叫出名字。

  武独在众人面前,始终表现得像个忠心耿耿的守护者,甚至较之在丞相府内更为严肃,未有任何逾矩之宫带队,预计一月后便可抵达邺城,将埋伏在赭石山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