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乱生洛阳、星坠辽襄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曹叡虽然不完全信任司马懿的忠诚,可是他却完全信任司马懿的能力。此番辽东之战,倘若能够彻底灭了公孙氏的割据,那自己的功绩岂非是可以超过父皇?

  一想到这里,病重之中的皇帝心中便升起了一股绵绵不绝的动力与欣喜。

  ————

  不久之后,辽东大雨终于停了下来。

  司马懿见天公开颜,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立即命胡遵、牛金、司马师、司马昭、胡奋等将率军在辽隧城周围堆起土丘,建造望楼,还准备了大量的石头以及弩弓,开始向城中投石。

  不仅如此,司马懿还亲自率领了精锐魏军开始围城,很快便将辽隧围的水泄不通。

  城中杨祚的部队终于开始慌了。

  此次守城,由于后方道路通畅,且他们认为魏军远来,补给不便,他和大将军卑衍并没有准备过多的粮草,可如今襄平通往辽隧的粮道都被夏侯玄截断了,城中很快便开始缺粮。

  夏侯玄由于占据了有利地形,攻掠了周围的小县,因此暂时不缺粮草,但燕军大将军卑衍却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自己倘若回收辽隧,非但会给夏侯玄乘胜追击的机会,而且还会加剧辽隧城中的缺粮困境,因此此刻他只能死守,别无退路。

  没几日,辽隧城中的粮食终于还是吃完了,由于饥饿,燕军中很快便发生了人吃人的惨状,死者不计其数。燕军终于军心涣散。

  杨祚以及麾下大小将校觉得自己大势已去,绝望之下,率部出城投降了司马懿。辽隧城池终于破了。

  夏侯玄见辽隧已下,立即便和曹羲率领一万魏军精锐铁骑果断朝着襄平城而去了。

  卑衍不敢停留,只得弃了辽隧,朝着夏侯玄进军的方向猛扑而去,企图和襄平两面夹击锁死夏侯玄和曹羲。

  此刻的他,已然顾不上身后还有司马懿的数万大军了。但司马懿却并没有忘记卑衍这个略微有些难缠的对手,他立即便命长子司马师率领了五千精锐骑军朝着襄平扑去。

  就这样,司马师与回师掉头的夏侯玄、曹羲两面夹击,彻底击溃了卑衍。而后,两军合兵一处,开始与已然大胜,且已进逼襄平城下的幽州刺史毌丘俭一同猛攻起了襄平。

  八月的一天晚上,一颗长约十丈的大流星,从首山的东北面坠入襄平城的东南面。

  辽东的军民本就人心惶惶,此刻见天有异象,举县投降的地方数不胜数,燕军终于开始崩溃了起来。

  壬午日那一天,襄平城在夏侯玄、毌丘俭、曹羲、司马师的围攻之下,崩溃了,公孙渊全军溃败,他与儿子公孙修带着数百骑兵向东南突围而逃,企图先保性命。但毌丘俭与夏侯玄的大军在后面穷追不舍,终于还是在流星坠地的地方,杀死了公孙渊父子。

  辽隧城被攻破之后,一向不显山露水的司马懿入城后,居然开始大肆屠起了城!

  他诛杀了“燕国”公卿以下及兵民七千余人,但凡城中十五岁以上的男子,都无一幸免,不仅如此,司马懿还用辽东军民百姓的血肉,筑起了一座高大可怖的“京观”!

  所谓“京观”,便是将屠城后杀死的军民尸体堆积成一座小山,以震慑人心。另外,司马懿让那些早年迁居辽东的中原人悉数南迁,以充实中原人口。

  终于,辽东、带方、乐浪、玄菟四郡之地尽皆平定了下来,但原本人口富饶、算是一片乱世乐土的辽东,经司马懿屠杀迁徙之后,几乎变成了千里无人烟的白地。

  自汉时起,从公孙度到公孙渊,这三代人励精图治,一度使得辽东成为了一个汉侯玄进军的方向猛扑而去,企图和襄平两面夹击锁死夏侯玄和曹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