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连壁初见、紫微西徙【贰】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那竹枝离了李丰之手,紧接着传入夏侯玄手中,再入毌丘俭之手,又传回了曹叡之手,上次的座主李丰正好叫了停。

  “殿下,还望恕臣之罪。”

  曹叡手执竹枝,微笑道:“李公子何罪之有,孤也赋诗便了。”

  本就是出题之人的曹叡,并没有磨蹭太久,坐北朝南的他转瞬便吟唱了起来:

  “众星拱北辰,群贤辅圣君。文武群贤集,吴蜀二方平。”

  “殿下千岁,臣等,敬殿下早日前星正位,祝愿大魏一统天下、万年永安!”

  曹叡听着众人的贺词,没来由的,想起了他十五岁时,数年前,他与父亲......,他与皇帝陛下,一同坐于殿顶的那个夜晚。

  “叡儿,只有到了最高处,你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保护好自己身边的人......”

  皇帝的嘱托,就好像还在耳边一般,曹叡一饮而尽。

  “再来!”

  曹叡一饮而尽,豪气干云,卫烈再次击起了小鼓。

  这一次,正好轮到了李丰席旁的夏侯玄。

  夏侯玄已历两轮酒令,自然早就有了成诗。

  夏侯玄微整白衫,离席而起,左手执竹枝背于身后,右手执酒觞举在胸前,鬓发如龙蛇般随风飞舞,双目如日月样炯炯有神。众人包括曹叡,不由的都对夏侯玄产生了一丝莫名其妙的敬重。

  “皓月西行兮,素金传音。国士东望兮,天下归心。”

  “好!”曹叡听了这句诗,不由得对夏侯玄的评价又高了一层。

  “夏侯公子,皓志如月,气吞天下,果然名不虚传!”

  曹叡原来以为,夏侯玄不过以文采见长而已,今日看来,此子,真是心怀天下,气吞河山。

  真乃,明日之国士也。

  ————

  曹丕还师西向,龙舟船队不觉已驶了三日。

  “前方,是何郡界?”

  曹丕立于龙舟之上,远眺着远处阡陌交通的好地界,不禁开口问了问身旁的散骑常侍、秘书监王象。

  “启禀陛下,前方,乃是南阳郡界。”

  “南阳……”

  曹丕闻言,原本微笑的脸上顿时生了一丝阴云。

  如今的南阳太守,正是当今竭力辅佐过曹植的杨俊,杨季才。

  杨俊乃是河内获嘉人。乃是陈留大名士边让的得意门生。

  此人本来也是个大才,如若得曹丕欢心,早就入台入阁,出将入相了。

  只可惜,当年种种,早已成了曹丕心中拔不去的尖刺。

  当年,尚是临菑侯爵的曹植,与这杨俊乃是莫逆之交。

  当年,正是武皇帝选嗣未定,心中犹豫之时。这杨俊,便在武皇帝耳旁说了无数临菑的好话,使得曹丕原本就摇摇欲坠的的地位愈发岌岌可危。

  少有人知道,曹丕当年因此遭受了多大的委屈与惶惧。

  因此,曹丕常以此为隐恨,甚至,想要找机会杀了杨俊!

  王象见皇帝沉思不语,想要说些什么,可是又不敢说。

  曹丕见王象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开口问道:“羲伯,你这是有话想说?在朕面前,不必有所隐瞒,不妨直说。”

  王象小心翼翼的施了一礼,这才说了出来:

  “伏见南阳太守杨俊,秉纯粹之茂质,履忠肃之弘量,体仁足以育物,笃实足以动众,克长后进,惠训不倦,外宽内直,仁而有断。自初弹冠,所历垂化,再守南阳,恩德流著,殊邻异党,襁负而至。今境守清静,无所展 曹丕立于龙舟之上,远眺着远处阡陌交通的好地界,不禁开口问了问身旁的散骑常侍、秘书监王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