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吴襄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厮也是个实诚人儿,在信里把吴三桂骂了个狗血淋头、体无完肤,甚至要与之断绝父子关系。

  吴襄的心情崇祯皇帝可以理解,但说这些没用啊!给一个叛徒讲什么忠君爱国这不是指着和尚骂贼秃吗?

  虽然他不知道吴三桂什么脾气,但一个正常人既然做了这等决定,你再骂他肯定是适得其反。

  “这样,你回去重新写封信,就说是朕说的,只要他肯带着人回来,朕恕他无罪,你之前的罪过朕也能免。”崇祯皇帝想了想道。

  “不过兵是别想再带了。”

  “罪臣……有愧,罪臣谨遵陛下旨意。”吴襄脑子有些混乱,但他没功夫想崇祯皇帝为何变成这般性子,但即便到了这等地步,陛下仍旧还念着旧情,这让他的眼睛都浑浊了。

  崇祯赦免了吴襄之前的罪过,允许他回自己的府宅居住,但却派了锦衣卫的人看守,在吴三桂的事儿解决之前吴襄一家人暂时被软禁了。

  不论如何关宁锦防线终于回到了他的手里,崇祯皇帝心里的石头也终于落地,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崇祯八年正月十六,孙传庭于秦州大败李自成,毙敌三千四百余,缴获马匹四千多匹,李自成率残余部队三千多人仓皇逃入泯州与曹操汇合。

  二月初,秦兵另一部由参将赵宝山提领的部队,雪夜翻山越岭将张献忠部包围于渭源,苦战一整日斩杀贼寇张献忠,余者三千多贼寇全部投降。

  此战是惨胜,秦兵为此也折损了三千多人,此后赵宝山与孙传庭合兵一处,继续对李自成、曹操展开围追堵截。

  三月中旬,走投无路的李自成终于在曹操的劝说下,带着各自的残余人马六千多人向孙传庭跪地请降,自此祸害北方数年的流寇终于被完全消灭。

  但崇祯皇帝心里十分清楚,问题的根源从来都不是李自成这些流寇首领,只要朝廷不能解决山陕的灾情,不能让当地的百姓吃饱饭,以后还会有王自成、孙自成。

  经过锦衣卫、东厂的不屑努力,红薯和土豆倒是都找到了,不仅如此,就连辣椒也被寻摸了来。

  说起来也够搞笑的,其实辣椒早在数十年前就传到了大明,但也不知道是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还是怎么的,辣椒竟然被江南富人当作观赏植物来对待。

  但崇祯皇帝并没有直接把红薯和土豆拿过来推广,一来是收集到的种子并不多,二来崇祯皇帝也不知道这时候的红薯和土豆与后世有多大区别。

  他不敢贸然的直接命令山陕等地的百姓耕种,倘若出了岔子,保不准王自成、孙自成真的会蹦出来。

  崇祯皇帝最终将这批种子交给了宋应星,眼下刚开春儿,崇祯皇帝打算让宋应星先试着种一季,一来倘若成功了可以收集到更多的种子,二来也是先观望观望,如果能成,也不耽误夏末再推广种植一茬。

  倒是如何安置李自成却让崇祯皇帝发起了愁,直接遣散倒是干脆,但跟着他们与孙传庭打追逐战打好几个月的士兵,战力应当都是不错的。

  再加上绝大部分都是骑兵,直接遣散了实在可惜。

  但是这些流寇这些年可谓干尽了坏事,倘若直接整编,放到哪儿都不被当地人待见。

  ……感谢书友溪畔流年、雪VV梅打赏的500币,感谢老哥醉里挑灯看斧打赏的100币。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