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民智与格局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譬如天不是圆的、地也不是方的、会拉犁的不止是牲畜,这些你们知道吗?你们不知道,朕的子民更不知道。

  所以,这外务府必须成立,或许你们现在不理解,但是以后总会理解的。”崇祯皇帝意味深长的道。

  近代的屈辱史他再也不想看到,他忘不掉、也不敢忘,更不希望他的子民三百年后,还会愚昧无知到去吃人血馒头治病,麻木不仁到列强打到家门口还只会看热闹。

  说白了就是让他们明白国家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两个,有国才有家。

  民族主义虽说极端,但在这个时候却必须觉醒并加以利用,至于儒学,他不否认有很多精神上的助益,但在战争面前,敌人是不会与你讲仁义礼智信的。

  在崇祯皇帝的计划中,外务府只是个开始,穿越一回,若是只看着大明这一亩三分地,格局就太小了。

  “可是陛下,民智与这些又有什么关系?”温体仁被崇祯皇帝的一番话给说的一个头两个大,愣是没听明白。

  什么浪山角、墨利加,天圆地方就是三岁的娃娃也知道,会拉犁的当然不止牲畜,人不也能拉吗?

  这都哪儿跟哪儿?难道陛下是想开海吗?陛下忘了倭寇吗?一旦开海来的可不止是倭寇了,还有红毛番人!

  可这些与百姓开不开智有什么关系?

  虽然觉得陛下一通言辞不明觉厉,但温体仁心里还是不安生。

  “朕给诸位举个简单的例子吧,今年年初时,国库里没钱,朕没钱,就调动不了军队、更无法征召和训练军队,而且大明官兵在百姓心目中是什么样子,你们应当也知道吧?”崇祯皇帝谆谆教导道。

  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匪过如梳,兵过如蓖,老百姓不信任当兵的、看不起当兵的,外敌来了也自然不会帮助当兵的,这就是民智不开启的弊端。

  他本来不想解释了,可眼前的几人都是朝廷重臣,若是中低级官员不懂也就罢了,他们也蒙在鼓里,长此以往不算好事。

  见温体仁等人都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崇祯皇帝又道:

  “朕之所以整顿军备,就是要改变这些情况,朕要组建的外务府,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让百姓们知晓,朝廷的军队是为了保护他们,让士兵们有荣誉感,同时在外地入侵时,让他们明白谁才是敌人。”

  愚民政策只会自误,这是毋庸置疑的,如今已经是十七世纪,资本主义都萌芽了,大航海时代也已经如火如荼了,还搞愚民政策就是止步不前。

  他将穷尽毕生,让这块土地上的百姓吃饱穿暖,让他们明白什么是荣辱,同时作为回报,他也希望他的子民在外敌入侵时,能挺身而出,而非置身事外、计较是否有人给钱。

  这件事后世的伟人们做到了,他也想试试。

  正当君臣们讨论到焦灼时,殿外的王承恩突然踏着小碎步兴高采烈的走到崇祯身边小声道:

  “皇爷,宋大人请见,老奴瞧见他手里拿着一杆火铳,怕是那遂发火铳有眉目了!”

  ……

  PS:新书期追读就是一切,恳请诸位书友,如果喜欢这个故事的话,千万不要养,养文就没追读,没追读就没推荐,没推荐书就死了,寒寒会努力多更回馈大伙儿的支持。感谢书友核武皇帝、Warbreaker打赏的100币。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