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指鹿为马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依旧是温体仁打头阵,其余六部官员与东林党人互相攻讦,争的不相上下,崇祯只好又说容后再议。

  只是东林党人明显感觉崇祯在拉偏架,厂卫的缇骑、番子都已经满地跑了,不议论就是纵容,东林党人心中自是不满。

  “陛下,前几日锦衣卫指挥使韩山河无故抓捕吴宗达、文震孟等几位老大人,不知陛下可知晓此事?”督察院左佥都御史张旭道。

  锦衣卫没有崇祯的命令怎么敢随便抓人,更何况这几位老大人前几日还都是内阁大学士,张旭这么说很明显带着情绪。

  “哦,此事是朕下的令,吴宗达等人身为朝廷重臣,不思为朕分忧解难,却暗地里贪污腐败、草菅人命,简直是天怒人怨,令朕很失望。”崇祯故作生气道。

  “不知几位老大人犯了何罪?还请陛下告知。”张旭回道。

  “韩爱卿,将这几个罪臣罪证呈上来吧!”崇祯对后排的韩山河道。

  韩山河早等这一刻了,他看着朝堂上文武吵作一团,无聊的甚至想回去继续看那解阎王用刑了。

  韩山河以前虽然也在锦衣卫任职,但对于北镇抚司的酷刑还只是知道些传闻,这几日亲眼看着解阎王对钱士升、吴宗达等人用刑,算是大开眼界。

  在他看来这些贪官都是罪有应得、死有余辜,陛下既然已经知道这些官员的罪行,竟然还能与这些东林党人虚与委蛇、谈笑风生,实在令他想不通。

  韩山河将整理好的罪状交给随堂的王承恩,王承恩上前两步准备将罪状递给崇祯。

  “念!”崇祯不耐的道。

  王承恩将厚厚的一摞文书平铺在一旁,拈起最上头的一张清了清嗓子开始宣读:

  “查,天启六年,时任吏部尚书吴宗达收授都转运盐使司吴文龙贿银四万两,为其谋得都转运盐使司副使之职,有吴府前管家薛四可为人证。

  崇祯二年八月,时任工部尚书吴宗达以权谋私,将九边过冬棉服下放给宗族吴昌化代为生产,吴昌化以次充好,致使九边将士冻毙者过百,冻伤者数千。

  崇祯三年四月,时任户部侍郎吴宗达宗族吴明巧取豪夺宜兴县田亩三百八十顷,致使宜兴县张四举家自缢,吴宗达不仅不约束宗族,甚至以官威放任,致使族人为祸乡里、草菅人命,此有宜兴县诸多百姓可为人证。

  崇祯三年六月,时任户部侍郎吴宗达收授山西范家贿银五万四千两,为范家谋求商路上的便利。

  崇祯五年七月,吴宗达以五十六岁高龄,强纳顺天府秀才孙庆之女为妾,致使其女悬梁自尽,有其父孙庆可为人证,其女之遗书可为物证。

  ……”

  王承恩读的嗓子眼都干了,才堪堪读完了吴宗达等人的罪证。

  崇祯似笑非笑的看着东林党人的表情,顿时舒坦了不少,心说人证、物证齐全,看你们还如何辩解。

  可接下来的一幕差点让崇祯直接气炸。

  “启禀陛下,吴宗达、文震孟几位老大人想来两袖清风、一心为国,此皆是锦衣卫一家之言,多半是锦衣卫屈打成招。

  臣以为应交由三法司重审,以还几位老大人清白!”张旭上前一步直言,仿佛没听到刚才的罪证似的。

  “臣也认为吴大人是被锦衣卫屈打成招,恳请陛下下诏重审!”大理寺卿梁阳道。

  崇祯一下子就火了。

  “你们知道吴宗达府上查出来多少银两吗?足足白银三十二万两!只这一项,够这狗官死个一百回了。

  人证、物证皆在,尔等还替此人开脱,是在指鹿为马吗?”

  ……感谢书友醉里挑灯看斧、核武皇帝、宛飞令月打赏的100币。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