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风过千山(1)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小朋友们不仅懂茶,还懂家谱,后生可畏啊。”

  吴老欣赏陈堂主的发问。

  “此地离吴国几千公里,离豫章只有百里地,因此采用江西欧式族谱的排版,在百年前就顺理成章了,何况欧式还有很多优点呢。”

  我在心里盘算:

  按他的年龄推测,如果当年此地有造币厂的话,应该是有耳闻的。

  我直接进入主题:

  “73年前,红军有一个造币厂在此地建成,不知吴老是否耳闻?”

  他摆摆手:

  “造币重地,岂能让普通百姓得知。不过村里倒是住过不少红军,我家里也还住过几位,家族还与他们有生意上的往来,吴地的生丝,甚至是中草药,特别是疗伤的药品都有交易。”

  看来吴老除了对山洞怪声提供了说法外,其它往事知之甚少。

  我们告辞。

  出发前的会议很简单:

  如何看待山里的怪声?我和陈堂主的意见基本一致:

  肯定有什么原因,让吴老没有说出山里的真相,但肯定有一条真实的原因,山里的怪声,阻挡了人们前往探视,因此那个地方,恰恰是造币最好的隐身之地,因此,我们探究的范围,就从方圆几百公里的百花山脉,缩成一座莲花山了。

  为了避免村民围观,决定下午的探访只是我和陈堂主,小梁三人前往,其它人留在苗圃,等待消息。

  小梁特意让张先生找到一盒香,并拿了一瓶白酒,说要仪式一番,保不准马上要动土,多有得罪那些冤死的鬼魂了。

  张先生用车把我们三个送到地点后,就回苗圃了。

  小梁找到一处平地,清理了一下周边的杂草,用一根树棍就地把土松开,然后三根一堆,杵了许多堆香,再把酒瓶开了,分别洒在这些土堆上,点上了火,嘴中念念有词。

  虔诚是成功的一半。

  他代表团队,把我们每个人的名字,一一念过,并表示如果将来能找到高僧大德,一定将他们操度到天国,等等提前许诺,最后,他拿出了一袋米,把它们都撒在香的周边。

  陈堂主只是围着这座山转着圈,不时停下来看下罗盘,然后拿出本本计算着,山上树木森森,保持了野山的原生态模样,由于没有人工干扰,山上的树木杂而多。

  小梁点的香已烧到了根部,大约一个小时过去了,陈堂主仍然没有计算出答案。

  此时山中无风,除了鸟鸣,安静得没有一点声音,这反而让我有点害怕,难道冤魂们都午睡了?

  虽然昨天风高天黑,与小梁吓得屁滚尿流不同,在黑暗中陈堂主还是留下了记号:

  一把桃木短尺,插进泥土中。

  这让小梁配服得五体投地。

  在最慌张中还能从容地做下记号,陈堂主的定力惊人。

  这是他听到怪声的地方,因此它用罗盘把这个点定位了。

  然后他指给我看,用这个点,分出45度角的两条线,在这个范围内,寻找目标。

  陈堂主把经纬有计算出答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