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造金国的反,比造南宋的反要容易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自古以来造反的人很多都是因为被逼着活不下去了,所以揭竿而起,为的就是活下去,混口饭吃。



而当这个最直接的目标被满足之后,他们就开始迷茫了,不知道要去做什么了。



不仅首脑如此,底下人也是如此,为了吃饭而造反,等吃上饭之后,就不知道自己还应该做些什么。



于是混乱与内斗就开始诞生,最后导致官军毫无难度的把这些起义镇压下去了。



苏咏霖吸取了这些失败经验,知道光会打仗、搞经济和情报还不行,也要懂政治,否则造反就是单纯的暴乱,而没有重要的可持续性政治目标,注定失败。



造反是手段,真正的目标是应该是政治方面的目标。



大家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远大的政治目标,比如建国。



在这个大目标之下,设定一个个小目标,每一个阶段都能得到成就感,得到成就感之后,又能继续往下一个阶段去奋斗。



这样才能把一个造反团队带起来,带成拥有问鼎天下霸业实力的争霸团队。



古往今来绝大多数造反团队都倒在了转型成争霸团队的路上。



苏咏霖不能吃这个亏,他需要政治目标,更需要一大批有政治思想的人才。



统治手段可以后期学习,政治思想必须要先期具备。



目标和理想这种东西,不能只有苏咏霖一个人有,大家最好都要有,有的人越多,才能影响更多的人,争取更多人站在自己这一边。



于是苏咏霖把苏隐带回来的情报整编为教材,把核心团队和制盐工人们编成数个学习班,自己亲自上阵,轮流给他们讲课。



把北方金国的基本情况掰开揉碎了讲给他们听,对南宋也直呼南宋,毫无顾忌。



讲北方金国的基本政治生态,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官府的行政现状等等。



同时也会回答他们提出的一些问题。



比如苏咏霖讲述北方汉人在金国的生活状态时,有人提问说听讲北方汉人生活很苦,很期待南国王师去拯救,这是不是真的。



当时是两个学习班混在一起的大课堂,苏咏霖面对一百二十多双眼睛,笑出了鹅叫。



那场面就特别好玩。



苏咏霖一个人在台上笑的差点背过气去,下面一百二十多号人傻愣愣的看着。



笑完了,苏咏霖擦了擦眼睛。



“王师?北方汉人需要王师去解救他们?诸位,我为什么从来不带你们去淮南贩私盐?你们知道吗?”



他们纷纷摇头。



苏咏霖收起笑容,叹了口气。



“淮南人都吃金盐,因为金盐远比南宋的盐便宜,淮南边界那帮贩私盐的人,把金盐卖到淮南,给淮南百姓吃,转手能赚五六倍利润,比我们赚的还多。”



人们感到十分吃惊。



那么赚?



“有件事情你们可能都不知的看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