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兰若之对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破庙之中——</p><p>二人相对独坐,篝火彤彤火光,摇曳不定,将两道面孔映照的清晰可见。</p><p>阎先生左手掌中托着白玉之龟,白龟周身道道灵气四溢,化而五彩,道韵无声流转。</p><p>阎先生探手如电,自彤彤篝火之中,捕捉一簇火焰,引入左手,指尖点在龟背上,顷刻之间,就见龟背响起一阵噼里啪啦声音,条条蛛网裂纹现出。</p><p>阎先生注视着白玉龟背的裂纹,手指连连掐动,过了许久,眸光微闪,面上似有几分意外之色。</p><p>“如何?”</p><p>苏照抬眸,期待问道。</p><p>阎先生默然片刻,迎着少年君侯的湛然目光,徐徐道:“但行好事,莫问前程。”</p><p>苏照:“……”</p><p>心道,卜算之后,却来一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实在是……</p><p>阎先生自也觉得这话难免有几分戏弄之意,解释道:“苏侯如何应敌、却敌,只管遵循本心而为,阎某若告知苏侯结果,恐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变数。”</p><p>苏照点了点头,其实他大致能猜得到,卜算出的结果应该不错,但如果告知于他,影响了他的选择,反而会引起一些天数变化。</p><p>这般一想,面上神情倒也释然了许多。</p><p>苏照微微一笑,转而问道:“那就先不说卦象,阎先生何以看出南方郑国,竟有犯苏之意?”</p><p>“人道争龙,气运交锋,自然引起天机变易,况天下人道争龙逐鼎,局势鼎沸如水,凡有识之士,无不察觉平静水面下的暗流汹涌,郑国欲霸中原久矣,遍观诸国,都非轻易可以鲸吞蚕食,唯君侯之苏国,处于北境,地当冲要,最为合适。”</p><p>其实,并不难猜,大国交锋,动辄要赌国运,在进行决战之前,先清扫一波小国,积蓄力量,也就成了应有之意。</p><p>苏照当然不是以此来考较这位阎先生,而是借此引出话头罢了。</p><p>他不信这世上有什么偶遇。</p><p>阎先生续道:“而阎某这些时日游历诸国,也隐隐听得一些传闻,郑国大司马庞灌,已坐镇颖阴,调度军马,此人为兵家鬼谷门徒,颇具将略,以此人坐镇颖阴,足见郑灭苏之心,昭然若揭。”</p><p>“那先生觉得豫州诸国,哪一国有肇始大业,雄霸一方之相?”苏照面色沉寂,凝声问道:“我苏国当此飘摇局势,当何去何从?先生或有一言教我。”</p><p>此刻的苏照,终于看出来这位阎先生的意图……投效于他!</p><p>啊,这……</p><p>心头已然惊疑不定。</p><p>他何德何能,能让一位至少是归阳或者洞虚境界的卜道中人投靠,这里面莫不是藏着什么阴谋诡计?</p><p>苏照面上不动声色,但思忖不停。</p><p>冷峻目光投向那白玉乌龟,暗暗自嘲道,莫非是王八之气?</p><p>阎先生道:“治国之策,君侯心中有数,不需阎某妄加置喙,只有一事,郑国和昊阳宗双方同气连枝,昊阳宗主虽短时期奈何不得人道龙气,但仙家秘法玄妙莫测,昊阳宗掌教一定会另寻他法。”</p><p>“阎先生……”苏照面色微顿,道:“阎先生之前,暗中窥伺于孤?”</p><p>语气平静无波,声音也听不出喜怒。</p><p>阎先生摇了摇头,道:“只是适逢其会罢了,君侯在洪河之上,面对昊阳宗金阳道人怡然不惧,白日里,和昊阳宗主李鹤远交锋而不落下风,阎某皆有幸一赌君侯风采。”</p><p>苏照倒没有深究此事,沉吟片刻,正色问道:“阎先生,莫非觉得孤有成事之相?”</p><p>他当然对自身有着十二万分的信心,哪怕是在四面皆敌的中州也能崛起,但他如今还是第一次见到仙道中人看好他。</p><p>还是善知天机之人……</p>龟,暗暗自嘲道,莫非是王八之气?</p><p>阎先生道:“治国之策,君侯心中有数,不需阎某妄加置喙,只有一事,郑国和昊阳宗双方同气连枝,昊阳宗主虽短时期奈何不得人道龙气,但仙家秘法玄妙莫测,昊阳宗掌教一定会另寻他法。”</p><p>“阎先生……”苏照面色微顿,道:“阎先生之前,暗中窥伺于孤?”</p><p>语气平静无波,声音也听不出喜怒。</p><p>阎先生摇了摇头,道:“只是适逢其会罢了,君侯在洪河之上,面对昊阳宗金阳道人怡然不惧,白日里,和昊阳宗主李鹤远交锋而不落下风,阎某皆有幸一赌君侯风采。”</p><p>苏照倒没有深究此事,沉吟片刻,正色问道:“阎先生,莫非觉得孤有成事之相?”</p><p>他当然对自身有着十二万分的信心,哪怕是在四面皆敌的中州也能崛起,但他如今还是第一次见到仙道中人看好他。</p><p>还是善知天机之人……</p><p>以至于有些不真实的感觉。</p><p>阎先生道:“在温邑之时,阎某观察过君侯,君侯行事虽为一些人诟病躁切、刚愎,但阎某却觉得君侯成竹在胸,以快刀斩乱麻,对于这大争之世……似乎早有准备,苏国虽国小地狭,但如果乘时而动,未必没有一争之力。”</p><p>“先生观察还真是细致入微。”苏照不置可否说着,默然片刻,问道:“苏国七郡之地,如何一争?”</p><p>阎先生沉吟半晌,道:“拒郑灭卫,北上轸灭中山、聂等国,据乾天之位,俯视九州,可立王霸之基!”</p><p>苏照闻言面色微变,眸光闪烁。</p><p>盖因,这阎先生竟然说中他在内心酝酿许久的部分战略。</p><p>他的战略,就是灭卫之后,再与郑国一较高下,但这阎先生的战略,却是北上夺取冀州,略有出入。</p><p>首先要意识到一个问题,而今苏国处晋,郑,卫,鲁诸国夹缝之中,可以说朝任何一大国攻略都不合适,唯有……卫国。</p><p>卫国处洪河上游,地处冀豫二州之通衢,疆域广袤,土地平旷,曾经也是拥地二十三郡的大国,但经过西北方向的晋国蚕食,到此代卫君,只辖地十五郡。</p><p>以七郡之地对阵十五郡,虽仍有鲸吞之嫌,但相比郑国这样拥地三十六郡的庞然大物,令人绝望,灭卫无疑还是有几分可行性的。</p><p>况卫国内患隐生,也没有昊阳宗这样的仙道宗门为之张目。</p><p>一旦苏国灭卫功成,括其疆土,拥地二十多郡,无论是北上,还是南下,可以辗转腾挪的余下就大上许多。</p><p>这可以说是在苏照心头思索许久,才确定的战略,甚至前一段时间,天听司的探事方向,都已朝卫国调整。</p><p>但眼前的阎先生却一语道破,不亚于隆中之对。</p><p>额,现在应该是兰若之对。</p><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