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文馆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沈婵微着一袭青色流苏罗裙,一双眷烟眉之下,丹凤眼不见应有凌厉之色,反而是温宁如水,声音轻轻柔柔,让人发不出火来。</p><p>但那妇人打量着身段窈窕的沈婵微,脸上横肉却跳了跳,眼底不由闪过一抹嫉恨,嘴里讥笑道:“沈姑娘长这样好颜色,如没有银钱,可以前往棠花胡同去挣嘛。”</p><p>棠花胡同是永业坊内有名的暗娼,这妇人所言之恶毒,可见一斑。</p><p>沈婵微,丹凤眼深处,隐隐有寒光一闪而逝,但灰一块儿、白一块儿的脸上,却现出委屈之色。</p><p>这时,屋内的沈钧听到声音,披了衣衫走出,脸色阴沉着,厉声道:“你这泼妇,刚刚在门口嚼什么蛆!”</p><p>青年虽是脸色苍白,尚在病中,但此刻抱刀而立,一双凛然虎目,光芒凌厉,做疾言厉色之状,让人心生畏恐。</p><p>毕竟是后天武者,又是饱经厮杀之辈,横刀怒视,就令妇人心头一突,不敢对视。</p><p>但片刻之后,就是想起这是苏国国都,岂容这等虎狼之辈造次,将腰一叉,讥诮道:“呦呦,你们兄妹两个拖欠租银,还有理了。”</p><p>沈钧冷声道:“房租多少钱,给你就是,刚才的话,向我妹子道歉。”</p><p>横了一眼妇人,却是放出杀气。</p><p>那妇人直面沈钧的凛然杀气锁定,嘴唇翕动了下,竟有些不知如何是好。</p><p>下方正在算账的单掌柜,听着动静,上了楼梯,壮着胆子,呵斥道:“你这厮,是要学强人行凶吗?我告诉你,巡检司可离着不远,李大人就负责这一片。”</p><p>温邑作为苏国国都,在四城都设了巡检分司,而在韩岱的有意“关照”之下,北城巡检更是兵力颇重,说来,李巡检也不是旁人,正是前任长水郡尉之子李虎,当初走通了禁军统制彭堰的门路,在北城巡检分司,做着一个管辖五十来巡丁的队官。</p><p>许是男人在旁边,那妇人胆子也壮了几分,摊开胖乎乎的手,“三钱银子,赶紧拿吧,然后搬出这里,我们这里容不下这位好汉!”</p><p>沈钧面色冷肃,从怀中取出一个玉佩,道,“小妹,你去当铺将这块玉当了,一会儿,我们就搬离此地。”</p><p>“哥,这是你娘留给你的呢。”沈婵微看了一眼那玉佩,容色微变,却是没有接。</p><p>沈钧摩挲着那玉佩,浓眉之下的虎目中,隐隐有些不舍,“活卖就是,又非绝卖,赶明儿,我还赎回来。去吧,小妹。”</p><p>二人虽仅仅是同族堂兄妹,但这段时间,经历着出生入死,倒也结下了不下真正兄妹的情谊。</p><p>沈婵微深深看了一眼沈钧,接过那玉佩,出了屋舍。</p><p>这时,天色虽然阴沉,但雨已住了。</p><p>出屋舍,行了一段路,就见到一队巡丁,敲打着铜锣,在巷弄前的教民亭中张贴布告,领头之人正是李虎,周围就有围拢过去的闲人,听着李虎念诵文字。</p><p>“李官人,布告上面写的什么?”一个推着豆腐脑的老头,好奇问道。</p><p>李虎嘿然笑道:“君侯有命,有什么官吏欺压良善,就可以投匿名之书到御史台举告,御史台就在城东的安乐坊,您一去打听就知道……张老汉,我们这些巡丁,平日里可没有仗着权势,欺压您老人家吧。”</p><p>从头到尾,在苏照的设想之中,匿名之书检举,都仅限于民告官,并不包括百姓之间的争讼,因为苏国脆弱的司法系统根本就承受不了百姓之间的相互告奸。</p><p>此举,正是自下而上,更为普遍的群众监督。</p><p>否则,在和光同尘的官场,凭借官僚阶层实现自我的内部监督,几乎不可能。<屋舍。</p><p>这时,天色虽然阴沉,但雨已住了。</p><p>出屋舍,行了一段路,就见到一队巡丁,敲打着铜锣,在巷弄前的教民亭中张贴布告,领头之人正是李虎,周围就有围拢过去的闲人,听着李虎念诵文字。</p><p>“李官人,布告上面写的什么?”一个推着豆腐脑的老头,好奇问道。</p><p>李虎嘿然笑道:“君侯有命,有什么官吏欺压良善,就可以投匿名之书到御史台举告,御史台就在城东的安乐坊,您一去打听就知道……张老汉,我们这些巡丁,平日里可没有仗着权势,欺压您老人家吧。”</p><p>从头到尾,在苏照的设想之中,匿名之书检举,都仅限于民告官,并不包括百姓之间的争讼,因为苏国脆弱的司法系统根本就承受不了百姓之间的相互告奸。</p><p>此举,正是自下而上,更为普遍的群众监督。</p><p>否则,在和光同尘的官场,凭借官僚阶层实现自我的内部监督,几乎不可能。</p><p>“李官人说笑了。”那老者讪讪一笑,心头思索,原来是升斗小民举告官人,心头生出疑惧,却是摇头而去。</p><p>而这时,沈婵微恰在一旁路过听着,眷烟眉之下的丹凤眼微动,思忖道,“我前几年走遍中州诸国,还未听到哪位国君这般苛待官吏,这苏侯,年纪轻轻,就这般折,不怕那些做官的撂挑子吗?”</p><p>沈婵微暗暗摇了摇头,拿着玉佩前往当铺了。</p><p>……</p><p>……</p><p>用罢午膳,苏照就来到了温邑东城的燕子坊,正是先前弘文馆所在,此地屋舍俨然,占地广阔,其中一楼名为文华楼,高有七层,朱檐碧甍,飞檐斗拱。</p><p>“君侯,士子都在馆中,依着敬公的意思,治修经史、律集,平时则是以诗词歌赋唱和。”</p><p>方任少宰的韩岱,微微躬身,对着轻车简从出了王宫的苏照介绍着。</p><p>一旁还有署宣安慰司事的邵维带着几个官报的文士陪同,虽是轻车简从,但众星捧月,气度俨然,在弘文馆之前的街道上,显得分外惹眼,一些青衣蓝巾的士子,就是惊疑不定地看着苏照一行。</p><p>有的士子,心思机敏一些,就猜到身份。</p><p>苏照此刻一身玉色长衫,腰间悬着碎星级神兵——星鸿剑,少年君侯,年方二八,气度英武,正如芝兰玉树,听着韩岱的话,微微颔首。</p><p>他的老师,若论典事之才还是可以的。</p><p>念及此处,苏照忽而抬眸,问道:“韩卿,我记得温邑之前是有官学的,似乎建在城南。”</p><p>哪怕是他所在的华夏历史上,在西周时期都有官学存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