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求贤令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就在苏照在心底渐渐快进到“大清洗”之时,陈韶面上现出一抹了然之色,沉声说道:“君上,巡检司架构条制,臣回去后会迅速拟制。”</p><p>“而今苏国弊政丛生,百废待兴,一切有劳陈卿了。”苏照神情郑重说着,心底叹了一口气,觉得国内能用的人才实在太少,他要是有某组织那样的战斗力,都横扫天元,仙宗俯首了,破山伐庙,横扫一切牛鬼蛇神……</p><p>“孤最近有意发布求贤令,建弘文馆,陈卿以为如何?”苏照问道。</p><p>没有人才,那就自己培养。</p><p>陈韶闻言,看着对面励精图治的少年君侯,默然片刻,斟酌着言辞,道:“君上,此事,敬公那里,恐有阻力。”</p><p>敬弘道肯定是一切以不折腾,君主垂拱而治为治国之要。</p><p>苏照目光微动,一下子就明白了陈韶的潜台词,朗声道:“招贤纳士,弘扬经学,老师岂会反对?老师他没有反对的理由。”</p><p>敬弘道没有可以说得出口的反对理由,但却有反对的动机。</p><p>前世苏照读史之时,李斯的《谏逐客书》,看似是郑国渠一事引发,其实根源还在于,来自列国的新晋权贵,侵夺了秦国公卿的固有利益。</p><p>一个朝廷,位置就这么多,一个萝卜一个坑,来自六国士人占据了原属于秦国公卿的位置。</p><p>秦国公卿自然是要趁机进言于秦王,驱逐这些来自六国的士人。</p><p>观古知今,苏照发布求贤令,在选官任官之上,势必要会侵吞原本苏国公卿的利益。</p><p>至于敬弘道,私心或许是有,但恐怕还是担心会激化苏国朝堂的矛盾,引发一波新的动乱。</p><p>可如今的苏照遍识满朝公卿,发现除却寥寥几人可堪一用外,皆是不思进取,作威作福的尸位素餐之辈,偌大一个苏国,结果也就陈韶能够跟上他的治政思路。</p><p>这……</p><p>陈韶这边厢,沉声道:“若能说服敬公,君上让敬公起草求贤令最佳。”</p><p>从出身来看,陈韶也是外来士族,如果其人主张发布求贤令,和苏国公卿的矛盾就会摆在明面上,显然不如让敬弘道来提出此事。</p><p>“明日孤会说服老师,后日的朝会上,和枢密院、尚书台等诸般事务都可一并提出。”苏照点了点头,一下子就明了陈韶言语之中的关节,说着同时,心底也不由感慨,这种君臣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默契,的确有些风云际会的感觉。</p><p>陈韶点了点头,也不再多言。</p><p>二人又饮了一盏茶,苏照忽而想起一事,转口问道:“对了,陈卿,那位申屠樊,现居何处,孤最近有意拜访此人。”</p><p>他这几天也没有闲着,让人找了申屠樊的一些资料,一看之后,不由惊喜交加。</p><p>因为申屠樊在北境赫赫有名,曾经帅师伐国,下齐国五十余城,名震列国,但这样一位柱国大才,祖籍却是苏国人。</p><p>至于申屠樊,其人担任燕国国尉之时,曾经侍奉过燕国三代君王,武道修为据说已是宗师之境,按说这等柱国之才,应该得燕君倚重,不应该被逼迫得离国隐居的结局。</p><p>细索其由,问题在于新任燕王色厉胆薄,外宽内忌,又听信奸佞谗言,对掌握燕国军政大权,功高震主的申屠樊很是猜忌,欲,劲往一处使的默契,的确有些风云际会的感觉。</p><p>陈韶点了点头,也不再多言。</p><p>二人又饮了一盏茶,苏照忽而想起一事,转口问道:“对了,陈卿,那位申屠樊,现居何处,孤最近有意拜访此人。”</p><p>他这几天也没有闲着,让人找了申屠樊的一些资料,一看之后,不由惊喜交加。</p><p>因为申屠樊在北境赫赫有名,曾经帅师伐国,下齐国五十余城,名震列国,但这样一位柱国大才,祖籍却是苏国人。</p><p>至于申屠樊,其人担任燕国国尉之时,曾经侍奉过燕国三代君王,武道修为据说已是宗师之境,按说这等柱国之才,应该得燕君倚重,不应该被逼迫得离国隐居的结局。</p><p>细索其由,问题在于新任燕王色厉胆薄,外宽内忌,又听信奸佞谗言,对掌握燕国军政大权,功高震主的申屠樊很是猜忌,欲除之而后快,施展权术剪除羽翼之后,申屠樊也就心灰意冷,遂带着族人回到祖籍,置办田产,归隐不出。</p><p>闻听苏照问询,陈韶道:“申屠樊就在温邑城东的三槐村居住。”</p><p>苏照感慨道:“不想大贤就在身侧,孤明日当登门拜访一番。”</p><p>相比于申屠樊,陈韶似乎更想推荐晏昌进入苏国朝堂,沉声道:“齐人晏昌有治国安邦之才,而今就在青天河结庐而居,君上若想遂凌云之志,得其相助,定能如虎添翼。”</p><p>这已是陈韶第三次推荐晏昌,可见其推崇备至。</p><p>苏照自是知道陈韶的为人,不会无的放矢,凝了凝眉,正色道:“陈卿极力推荐此人,此人既有如此才干,为何还会在楚国折戟?”</p><p>他其实对于晏昌也是心存疑虑,因为,不是主张变法的都是商鞅。</p><p>说来,楚国作为苏照此世母亲的国家,甚至从现在来说,此代楚王熊盛,论其辈分来,还是他的表兄。</p><p>陈韶闻言,微黑的面容之上现出一丝唏嘘,感慨道:“君上有所不知,楚国公卿势力庞大,掣肘重重,当时的楚灵王也是摇摆不定,对于晏昌主张之法三废三起,如此迁延徘徊,犹豫不决,焉能不生祸乱?”</p><p>楚灵王,灵可不是什么好谥号,不勤成名曰灵,乱而不损曰灵。</p><p>楚灵王重用晏昌变法,让楚国公卿释放隐户、逃户,清丈田亩,结果这番激进操作,大为损害了楚国公卿的利益,到了后来甚至酿成了宫廷政变,灵王之弟在楚国公卿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