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复仇利剑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田楷派斥候打探,逐渐掌握了刘和三路大军的情况。他先率大军迎战刘和,两军在鲍丘一带鏖战。刘和没想到田楷敢主动出击,急忙指挥两万拼死冲杀,但州兵战斗力并不高,初战失利,败退三十里。这时田楷一边派人通知公孙瓒截住西面阎柔大军,一边趁机追杀。

  刘和无奈,派鲜于辅、齐周和鲜于银三路夹攻田楷,田楷一马当先,以一敌三不落下风。正要挥军追杀刘和,不料阎柔大军从左路杀出,乌桓骑兵从右路杀出,两军夹攻,田楷大败,被斩杀上万人。田楷急忙败退,途中与公孙瓒大军聚集,再度回军冲杀,与刘和大军在鲍丘厮杀十余日,最后又被斩首上万,不得不败退。

  公孙瓒率军近万人逃奔,途中又遭到麹义大军截杀。原来单经早被麹义五十回合斩杀,连广阳的上万守军也被冲散。麹义、颜良、文丑三路夹攻,围住了公孙瓒。公孙瓒大怒,一边率军迎战麹义,一边命田楷突围。公孙瓒挥舞刑天槊,直取麹义。麹义手持应龙枪迎战,两人天雷战地火,杀得难分难解,谁也占不了半点上风。左路田楷迎战文丑,五十余回合战败,不得不掉头往麹义大军冲杀。公孙瓒与田楷两路齐攻,麹义大军被撕开了口子,公孙瓒率军趁机逃走。

  由于公孙瓒平时睚眦必报,不体恤百姓,导致战败消息一传出,各州纷纷起义。代郡、广阳郡、上谷郡与右北平郡等州郡士兵纷纷袭杀公孙瓒委任的官吏,投奔刘和大军。刘和军强势大,挥军追杀公孙瓒。公孙瓒收集败军,再次迎战,却是屡战屡败,不得不逃到涿郡。

  在涿郡故安县附近的易京挨着易河挖掘十余重深沟防御,在中间堆起一个高达五六丈的土丘,在土丘上建造营垒防御,又建设数十座楼观供自己和亲眷居住。又屯粮三百万石,供数万大军消耗。同时开展屯田,兵农结合,战时上阵杀敌,闲时种田养鱼。麹义率领大军包围了易京,却始终无法攻下,只能苦苦围困。公孙瓒躲在易京享清福,逐渐沉迷温柔乡,与众将士逐渐疏远,甚至连田楷也很少召见,以至于身边宾客离散,没有一个亲信。鲍丘一战标志着公孙瓒彻底失去了对幽州的控制,从此只能苟延残喘。

  不久刘和也率军围住了易京,同样久攻不下,最后不得不撤军。阎柔等人希望刘和继承刘虞基业,不料刘和推辞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父亲去世了,幽州牧理应由朝廷重新选贤任能,我不能僭越。何况我是朝廷的侍中,陛下当初派我来,是为了请我父亲勤王护驾。如今我的使命没有完成,我得回去向陛下请罪。如果你们有心报国,不如随我救出陛下,如何?”

  阎柔、鲜于辅、齐周、鲜于银等人纷纷低头,乌桓单于大笑道:“本王出来太久了,还不知道乌桓现在是什么情况。眼下公孙瓒已经是惊弓之鸟,只凭你们的兵力完全可以应付,本王还要要事需要处理,先告辞了。”乌桓单于率先告辞,率领本部人马离去。

  见乌桓单于离去,阎柔趁机苦劝:“少主,天下分裂,群雄割据,人人都把天子当成掌上玩物,你何必把他当成宝?如今的汉帝早就名存实亡,就看废在谁的手里。咱们不如趁机夺回幽州,一来可以完成主公的遗愿,二来也可以实现少主的抱负,保幽州百姓平安,岂不是一举两得?”

  刘和义正严辞道:“我父亲一生忠于大汉,他老人家一直教导我要食君禄,尽君事,现在他尸骨未寒,你们要我违背父亲遗愿吗?再说,如果我领了幽州牧,袁绍必定入侵,凭他的实力,咱们如何能抗衡?到时候幽州百姓又要受苦。行了,其他的不必再说,诸位相助之恩,我刘和感激不尽。这次回长安,我一定替诸位请功!”见刘和执着,众将纷纷叹气,最后各自散去。刘和也不得不前往长安赴任。

  听说公孙瓒战败,刘备无奈叹气,自从刘虞被杀,他已经看出了公孙瓒的结局。如今公孙瓒被围困易京,他也无能为力,只能希望他留得青山在,保全性命。不久刘备亲自挥军攻打豫州,郭贡也引军迎战,两军尚未交手,袁术派大军陈兵广陵和下邳东城,虎视眈眈。刘备大惊,急忙撤军回援。虽然袁术没有下令进攻,却给刘备造成了不小的压力,迫使刘备不得不放弃攻打豫州,全力防御。刘备被袁术束缚住了手脚,江东孙策却趁机席卷吴会。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