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二袁分天下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请问明公,在家族名望方面,你与袁绍比如何?”

  韩馥轻叹一声:“袁本初四世五公,汝南袁氏名震四海,我不如他。”

  “那我再问明公,在招贤纳士方面,你与袁绍比如何?”

  “袁家门生故吏遍天下,袁本初又擅长笼络人心,我不如他。”

  “那我最后问明公一句,在计谋权术方面,你与袁绍比如何?”

  韩馥挠挠头,满脸无奈道:“当初诛杀宦官是他当机立断,后来又当了联盟盟主,多次排军布阵,指挥众人,唉,我不如他。”

  荀谌趁机劝道:“既然明公样样不如袁绍,凭袁绍的地位、声望和权谋,他怎么肯一直屈居明公下面?北面公孙瓒带的是边军,骁勇善战;西面袁绍带的是部曲,骁勇异常。随便来一个,明公都不是敌手,如果将来两边夹击,明公还能自保吗?不如将冀州拱手让给袁绍,明公既可以博个让贤的美名,又能得到袁绍庇护,一举两得啊!”

  韩馥向来性格怯懦,急忙询问谋士辛评和郭图意见,两人都出身颍川望族,也早对四世五公的袁绍十分仰慕,纷纷劝说韩馥让出冀州。韩馥见民心所向,便决定顺应民意,退位让贤。

  当时沮授在韩馥手下担任骑都尉,急忙前来拜见韩馥,苦苦劝道:“主公,万万不可呀!冀州虽然狭小,可良田遍地,人口众多,储粮足够支撑十年,能披甲上阵的青壮年多达百万,为什么要拱手让给袁绍?袁绍虽然大兵压境,可大军粮草都掌握在咱们手里,只要断了他的军粮,他的数万大军一夜之间灰飞烟灭,望主公三思啊!”

  韩馥叹息道:“古人有让贤的美德,比如尧舜禹禅位。我的德行比不上袁绍,如今退位让贤不是应该人人称颂吗?”

  沮授见劝不动韩馥,只好书信联络驻守孟津的从事赵浮、程涣等人,赵浮忙率领一万弓兵返回邺城,请求抵御袁绍。但韩馥执意将冀州让给袁绍,又派人将印绶送给袁绍,搬离了官邸。

  袁绍不费吹灰之力得了冀州,自领冀州牧。又任命沮授为从事,招揽冀州名士田丰为别驾,还重用了郭图、审配、辛评等人。这些原本都是韩馥属下,但大都都郁郁不得志,这次效忠袁绍,自然希望能够大展宏图。

  这时袁绍的谋士已经多如牛毛,如沮授、田丰、许攸、郭图、审配、逢纪、荀谌、辛评等,简直像集邮一般。

  一日袁绍向沮授询问如何振兴大汉,沮授献计道:“横扫冀青幽并四州,一统黄河以北,网罗天下英雄,休养生息,养兵百万,然后剑指长安,迎陛下还洛阳,挟天子令诸侯,礼乐征伐自主公出,天下谁敢不服?”

  袁绍大为震惊,激动地紧紧握住沮授的手,惊叹道:“你就是我的张子房啊!”当即表奏沮授为奋威将军,命他监军。监军有协理军务,督察将帅的权力,可见袁绍对沮授的信任。

  公孙瓒见袁绍抢先占了冀州,这才知道上了当,心下恨得咬牙。都说馅饼旁边是陷阱,他今日才知道。又听说袁术请公孙越讨伐袁绍,被袁绍部下射死,他更是怒火冲冠,不断咒骂袁绍,准备伺机报复。

  袁绍夺取了韩馥的冀州,原来反董联盟的其他人也纷纷闹掰。先是兖州刺史刘岱袭杀了东郡太守桥瑁。东郡属于兖州,刘岱算是桥瑁的顶头上司,两人常常不和,于是刘岱索性杀了桥瑁,任命王肱为东郡太守。后是曹操借故袭杀王匡。当初讨伐董卓时,董卓曾派执金吾胡母班劝降袁绍,袁绍不仅严词拒绝,而且派王匡斩杀了胡母班。胡母班的亲属因此怨恨王匡,投靠并劝说曹操袭杀王匡。

  公元191年夏,轰轰烈烈的反董联盟彻底土崩瓦解!

  联盟瓦解后,袁绍北面与公孙瓒交恶,担心公孙瓒报复,急于拉拢盟友为自己壮胆。谋士许攸建议他与曹操联盟,于是袁绍派人去联络曹操。两人都曾在大将军何进手下共事,还曾一起被选列西园八校尉,更一起诛杀过十常侍,讨伐过董卓,算得上老相识。

  这时曹操还没有一席之地,只是依附于陈留太守张邈。他刚刚击败掠夺魏郡和东郡的黑山军,暂时占据了东郡。曹操犹疑不决,没有立刻同意。为表诚意,袁绍上表让曹操担任东郡太守。曹操大喜,加上别部司马荀彧极力劝谏,于是袁曹结成了联盟。随后荀彧为曹操推荐了颍川名士戏志才,曹操高兴得合不拢嘴,当即让戏志才做了谋主。

  袁绍与曹操结盟,袁术与公孙瓒结盟,以二袁为首的对抗联盟逐渐形成。兖州刺史刘岱、荆州刺史刘表站在袁绍这边,豫州刺史孙坚站在袁术这边,一场对抗在所难免!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