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荣归故里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现在怎么样不清楚,以前知道一些,效果非常89年我担任良庄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从良庄中学送走两位教师,送行时教育局同志说当年中考,我们思岗教师支教的那所中学,两个毕业班88名学生,22人考取中专,26人考进县内外重点高中人均考分、升学率在蒗宁各校名列前茅”

  良庄出人才,老卢最重视教育了,聊起这些如数家珍

  他得意地笑了笑,接着道:“之后几年,该地区的语文、数学、政治学科的‘状元’,全出在我们思岗教师支教的中学,一炮打响!”

  “思岗教师水平高啊!”一位在教育系统工作过的随行干部感叹道

  “主要是领导重视”

  老卢习惯性地把功劳往自己身上揽,又说道:“当时两县的领导同志或许没有意识到,他们以‘木材换人材’的想法会惊天动地:在全国开群体支教的先河,比党-中央号召西部大开先行了1o年!”

  好不容易来一趟,有机会当然要争取

  王继微笑着问:“卢调,您说我们雨山能不能群体引起一批高素质教师回去?”

  退休了,说不不算

  就算没退休,这么大事一个副调研一样说了不算

  老卢挠挠头,嘿嘿笑道:“王县长,这事要研究研究,要争取不过我觉得借中央电视台来采访这股东风,希望还是比较大的回头我做做工作,晓蕾,你也帮着做做工作”

  虽然把皮球踢过来了,但总算没大包大揽

  李晓蕾越想越好笑,微微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不知不觉,车已进入良庄地界,“良庄人民欢迎您”的牌子非常显目,紧接着是一个接一个大广告牌

  第一个是小平同志的大肖像,下面一行大字“展才是硬道路”

  第二个是镇政府的良庄行政规划图,大路小路全有名字,紧邻柳下河的良庄工业园标注得很明显然后是企业广告牌,一块接着一块,一两百米一个,从丁湖一直绵延到镇区

  公路宽阔平坦,街道整洁,两侧不是农民自建的小洋楼就是一排排商品房

  兴业路、乐业路、建业路、创业路……镇区的几条主要街道一条比一条漂亮,银行、商城、市、饭店、商铺应有尽有,这哪是一个边远乡镇,这比雨山县城还像县城

  王县长一行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被眼前的一切震撼到了他们不知道的是,良庄这样的百亿元镇全思岗县就两个,找不出第三个

  “王县长,陈县长,这就是良庄派出所,全国公安系统一级所,韩博一手建起来的当时我是党委书记,他是乡长助理兼派出所长,后来升格为镇,我去县委推荐,让他进入镇党委班子,成了镇党委委员兼派出所长”

  “这个营业厅也不得了,以前的农基会,现在南港城市商业银行的前身,晓蕾在这儿工作过很长一段时间,长江后浪推前浪,我卢惠生没办成的事晓蕾办成了,把我一手搞起来的农基会变成正儿八经的银行!”

  ……

  回到根据地,老卢兴致勃勃、兴高采烈,介绍起良庄展历程

  总结起来只有一点,这里的一草一木,这里的每一栋房子、每一条路、每一个企业,都是他一手搞起来的,都有他这个老书记的汗水

  别人或许会认为他是在给自己脸上贴金,李晓蕾不这么认为,打心里眼承认良庄能展成现在,他这个老书记功不可没

  “卢书记好,欢迎卢书记回良庄检查工作!”

  “卢书记,这段时间身体怎么样,王大姐呢,王大姐怎么没回来?”

  “卢书记,李行长,想死我们了,西南怎么样,衣食住行方面你们习不习惯?”

  车开进镇政府大院,在家的镇干部不约而同迎出来,连镇政府对面的几个商铺老板都跑过来看热闹,气氛非常之热烈,王燕站边上根本挤不进来

  如今的老卢有几分当年黄书记回乡时的样子,一边挨个握手,一边激动不已地说:“好好好,同志们,我才离开几天,用不着这样,用不着这样”

  “陈书记好,麻烦陈书记了”

  李晓蕾则表现得比较谦虚,先跟镇领导挨个打完招呼,转身提醒道:“卢书记,介绍一下客人,王县长正等着呢”

  “哦,光顾着高兴”

  老卢反应过来,立马清清嗓子,抑扬顿挫地说:“同志们,我给大家隆重介绍一下,这位是中-共雨山县委副书记、县长王继同志,这位是雨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祥辉同志……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王县长一行,来我们良庄镇参观考察”(未完待续)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