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全文完我亦只会追随你,我的皇后。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第一百七四章



  永隆二二年, 当然,也可以说是顺和元年。



  这一年年末,实在可以说是彻底『乱』了套。



  是郢王世子谢珣与长平郡主沈绛, 在边关蕲州城, 大败北戎大军。



  让北戎八彻底覆灭。



  谁知这大捷好消息还没传到京城,倒是京里传来一道圣旨。



  永隆帝退位,九皇子登基为帝。



  刚一位, 一纸诏书就让长平郡主解甲归京。



  同时也急召郢王世子回京。



  打了大胜仗功臣,不仅没有赏赐,居然还让人交还兵权。



  别说沈绛不愿, 便是北大营将士都不会答应。



  况且永隆帝本还算春秋鼎盛,为何要突然退位,传位给九皇子。



  天下人都明白, 这定然又是一场夺位之争。



  只是谁都没想到, 一直固守边关北大营, 居然会在长平郡主沈绛带领下, 打出了‘清君侧’旗号。



  一路杀至京城。



  雍州城至京城不算近, 可是沈绛却率领大军, 在一月之内, 便赶至京城。



  只因为沿途各地,均不敢反抗。



  北大营常年驻守边关, 面对乃是草原狼,北戎人早已经用生命将他刀磨锋利。他所到之处, 所披靡,无人敢逆其锋芒。



  在沈绛他抵达京郊之时,京城便已经到了讯息。



  城内人心惶惶,都知道这若是北大营入城, 必是少不一番厮杀。



  不少人拖家带口,想要趁着北大营打进来之,赶紧逃出去。



  哪怕暂避锋芒也好。



  这会儿北大营驻扎之地,沈绛正与林度飞在商议,若是到了京城该如何攻打。



  林度飞这会儿一边讨论,一边还恍惚。



  连沈绛都瞧出了他漫不经心,忍不住问道:“你这是怎么了?”



  林度飞道:“虽说走了一路,却还是没想到,我这是要带兵打回京了?”



  不是带兵回京受赏。



  而是打了回去。



  这……



  沈绛淡笑:“林将军,你了贼船,已经下不来了。”



  林度飞苦涩一笑。



  不过他凝视沈绛,低声问:“郡主,事到如今,我少不要问你。若咱真进了宫,你欲何为?”



  他既是打着清君侧旗号,便是彻底反了。



  如今帝座那位,如何是都留不了。



  既然不想要这个皇帝,总再选一个。



  “难不成我还别选择?”沈绛眨了眨眼睛。



  林度飞失声一笑:“倒是我问有些蠢笨了。”



  沈绛如此行事,显然她心中已了帝位最合适人选。



  此刻谢珣不在大帐内。



  但是外面却传来喧哗声,很快,一个亲卫入帐,喊道:“郡主,方来了一群山贼。”



  “山贼?”沈绛愣住。



  连林度飞都有些疑『惑』,他说:“山贼?从何而来?”



  说完,他自个便都气笑了:“这帮山贼,难不成没看见我大军驻扎在此地?”



  亲卫『摸』了『摸』脑袋,说道:“我也不知,只知道这些山贼骑马,直奔咱大营就来了。”



  还有这样送??



  “造反路,还要再顺便剿个匪吗?”林度飞嘀咕。



  沈绛险些又要被他逗笑,还是她说:“出去看看吧。”



  她也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一群山贼,这么不要命。



  居然敢打劫到北大营头。



  哪怕是再不长眼睛『毛』贼,看见这么多旗帜,还有如此大驻扎营地,也早该跑没影了。



  沈绛走出去,还没到营门口,就外面大吼:“我要见世子殿下,我要见郡主。我是御林军统领。”



  “你是御林军,老子还是锦衣卫呢。”门口士兵回骂。



  沈绛却出这个声音格外耳熟,赶紧跑出去看了一眼,这不看不了。



  居然还真是熟人。



  只见任郁身穿着也不知从哪儿吧啦衣裳,哪还有当初御林军统领英俊潇洒,确实是看起来像个刚落草山贼。



  “任郁,你……”沈绛望着他。



  任郁一瞧见沈绛,整个扑通跪下:“任郁叩见郡主。”



  沈绛赶紧让人他请了进来,又立即派人去请谢珣。



  没一会儿,谢珣赶到大帐。



  任郁看见他,险些要落泪,说道:“殿下,九皇子伙同端王、英公霍远思造反,臣无法救出皇帝,力敌不过,只能率领一些忠心下逃出京城。”



  谢珣皱眉,问道:“我父王与母妃呢?”



  “我逃出皇宫之后,本想去王府中接王爷和王妃一同离京,可是待我赶至王府,王爷与王妃俱也不知下落。”



  别说谢珣,就连沈绛到这个消息,都错愕站了起来。



  她立即转头看着谢珣:“你不要激动,说不定王爷早早发现了异常,带着王妃躲了起来。”



  谢珣身牵丝虽已解开,但此毒毕竟在他身,潜伏了太多年。



  一时半会,他身体都未能彻底恢复。



  这也是一路,沈绛都与林度飞商议打仗之事,尽量不劳烦他。



  “嗯,我知道。”谢珣颔首,似乎下了她劝说。



  沈绛见他神『色』如常,反而越发担心。



  倒是谢珣问道:“你离京之后,藏身何处?”



  啊,这也是沈绛想要知道。



  任郁面『露』出几分尴尬,这才低声道:“卑职本想往北大营寻殿下,但是后来知郡主率赶赴京城,便留在京郊附近一处山头等着。”



  “山头?”林度飞吃惊,他突然说:“你该不会是卧龙寨给占了吧。”



  任郁没想到,这位英俊少年将军,居然一句话就猜中。



  林度飞立即说:“在下林度飞。”



  “原来竟是林将军,失敬失敬。”任郁有些激动。



  他说道:“我躲在山之后,我每日都派人到山下打世子和郡主消息,知道你打了胜仗,大败北戎。其中林将军名字,更是不绝耳。”



  “客气客气。”林度飞说道。



  谁知任郁还没说完,突然空气中传来一阵咕噜咕噜声音。



  众人震惊望着他肚子。



  任郁无比尴尬,恨不找个洞钻进去。



  他也算出身不错,又一直在御林军当差,岂遭过这样窘境。



  沈绛也不废话,赶紧派人给他生火做饭。



  任郁离开后,谢珣留在大帐内,眉头紧锁,愁眉不展。



  沈绛,轻轻环住他腰身,低声安慰说:“你放心吧,王爷王妃两位都是贵人,贵人自有天助,一定能平安等到你回去。”



  谢珣伸将她抱住,在她耳边轻语:“我想尽快回京呢。”



  “嗯。”沈绛应他。



  即便谢珣不说,沈绛也一定会答应。



  第二天,大军再次开拔,直奔京城。



  而原本拱卫京城北大营,则立即入城,同禁军一起,共同守卫城门。



  等到了京城门外,沈绛没想到自己居然迎来一个旧故。



  显然如今在帝九皇子,也知道,若要真打起来,什么北大营、禁军、御林军,加起来都不够北大营。



  北大营士兵都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



  “郡主,营外有位姓温,来求见。”



  沈绛到这话时,微微一恍,竟一下便猜出是谁来了。



  直到温辞安一身官袍出现,她才有种,自己真回到了京城感觉。



  “温大人,一别经年,不知大人可还好?”沈绛含笑问道。



  温辞安抬头,望着面穿着银『色』轻甲少女,她容貌依旧绝丽无双,倾倾城,偏偏身多了几分在军营中历练而出英气,飒爽英姿。



  他双抬起,行礼问安:“温辞安,见过郡主。”



  随后,他又冲着沈绛身侧谢珣行礼:“微臣见过世子殿下。”



  “你今日来,可是九皇子让你传话?”谢珣淡然道。



  他未称呼九皇子为皇,一开口便让温辞安明白了他心意。



  温辞安道:“微臣受托,给殿下带来一道圣旨。”



  谢珣冷笑起来。



  只是很快,他淡然说:“那便念念。”



  寻常朝臣若是接到圣旨,都是要沐浴焚香之后,再挟一家老小,一齐接旨。



  如今不管是谢珣还是沈绛,都不打算跪。



  温辞安似乎也不在意他态度,平淡念起了从怀中掏出圣旨。



  一个随意,一个念随意。



  大家都太过随意,让一旁站着林度飞和任郁都无语起来。



  这好歹也是涉及到造反大事,大家都认真些,可以吗?



  林度飞觉他都差点喊出来。



  只是不知是被沈绛传染,还是被现在气氛感染,他居然也能沉着脸,一直了下来。



  原来九皇子旨意吧啦吧啦,写了一通他与谢珣乃是足血肉,他知道彼此之间有些误会,所以邀谢珣入宫商讨,且保证绝不伤害他『性』命。



  重点是,旨意还说,只要谢珣愿意入宫,便让他阖家团圆。



  沈绛脸『色』微变:“王爷和王妃在九皇子中?”



  温辞安停了下来,他想了想,说道:“自从出事之后,微臣便未曾见过王爷和王妃,我只知太后和皇目都在宫里。”



  沈绛知道谢珣最担心,就是太后还有郢王夫『妇』安危。



  至其他皇室宗亲,生有命富贵在天。



  能活下来,那便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若是活不下来,是命数所定,也怨不旁人。



  “不过我在来之,守城门傅大人,特意让我带一样东给郡主。”温辞安说完,便从怀中掏出一样东。



  一枚小小耳环,不精致。



  谢珣在看见这枚耳环时,整个人登时激动起来,他急问道:“是傅柏林让你带来吗?”



  “正是。”温辞安颔首。



  谢珣伸接过耳环,放在掌心中,许久,『露』出一丝笑意。



  “明日咱便进攻京城北门,正式入宫勤王。”



  沈绛被这突如其来转折,弄有些不知所措。



  他一路赴京,最担忧就是郢王夫『妇』安危,更怕让九皇子他狗急跳墙,到时候危及郢王夫『妇』安。



  沈绛望着他里耳环,突然问:“难道这是王妃耳环?”



  “这是我亲自打造,送与母妃生辰礼物。”谢珣握紧耳环。



  沈绛惊喜:“没想到,师兄居然提救下了王爷和王妃,等入了京,我一定好好感谢他。”



  她话刚说完,发现众人都望着她。



  特别是林度飞一脸,郡主你还没嫁人呢,怎么胳膊肘就拐成这样了。



  “对了,我师兄守是哪个门?”沈绛一点儿都不避讳问温辞安。



  温辞安直言说:“我离开京城时,乃是从北门而出。”



  那傅柏林就是守是北门了。



  傅柏林乃是锦衣卫指挥使,大敌当,他出现在城门口,倒也不是说不过去。



  沈绛大喜:“那边进攻北门。”



  与北戎人打仗,那是保卫家,天经地义。



  可是如今自己人打自己人,虽是处迫不已,沈绛依旧想要降低这场大战中伤。她不希望那些本该无辜士兵,在这里丢掉自己『性』命。



  所以沈绛看着温辞安说道:“温大人,你此番虽是代九皇子来传话,但是我相信以你为人,也必不希望看到我与京城守备军之间相互残杀。”



  “北大营将士不怕,但是他可以在边境线,在守护家战争中,而不是在争权夺利之中。”



  温辞安神『色』温和,只见他冲着沈绛微微俯身,声音微哑:“我还方才还未来及恭喜郡主,大败北戎,偿所愿,替沈侯报了仇。”



  沈绛突然又想起了那个梦境里,关她与温辞安那个梦。



  那是在一个下着大雨亭台,她安静等着他来。



  对眼这个人,她始终抱着不一样态度,是欣赏、敬佩。



  如今他说出这样话,沈绛突然明白,他竟是懂自己。



  她笑了起来。



&em>

  “明日咱便进攻京城北门,正式入宫勤王。”



  沈绛被这突如其来转折,弄有些不知所措。



  他一路赴京,最担忧就是郢王夫『妇』安危,更怕让九皇子他狗急跳墙,到时候危及郢王夫『妇』安。



  沈绛望着他里耳环,突然问:“难道这是王妃耳环?”



  “这是我亲自打造,送与母妃生辰礼物。”谢珣握紧耳环。



  沈绛惊喜:“没想到,师兄居然提救下了王爷和王妃,等入了京,我一定好好感谢他。”



  她话刚说完,发现众人都望着她。



  特别是林度飞一脸,郡主你还没嫁人呢,怎么胳膊肘就拐成这样了。



  “对了,我师兄守是哪个门?”沈绛一点儿都不避讳问温辞安。



  温辞安直言说:“我离开京城时,乃是从北门而出。”



  那傅柏林就是守是北门了。



  傅柏林乃是锦衣卫指挥使,大敌当,他出现在城门口,倒也不是说不过去。



  沈绛大喜:“那边进攻北门。”



  与北戎人打仗,那是保卫家,天经地义。



  可是如今自己人打自己人,虽是处迫不已,沈绛依旧想要降低这场大战中伤。她不希望那些本该无辜士兵,在这里丢掉自己『性』命。



  所以沈绛看着温辞安说道:“温大人,你此番虽是代九皇子来传话,但是我相信以你为人,也必不希望看到我与京城守备军之间相互残杀。”



  “北大营将士不怕,但是他可以在边境线,在守护家战争中,而不是在争权夺利之中。”



  温辞安神『色』温和,只见他冲着沈绛微微俯身,声音微哑:“我还方才还未来及恭喜郡主,大败北戎,偿所愿,替沈侯报了仇。”



  沈绛突然又想起了那个梦境里,关她与温辞安那个梦。



  那是在一个下着大雨亭台,她安静等着他来。



  对眼这个人,她始终抱着不一样态度,是欣赏、敬佩。



  如今他说出这样话,沈绛突然明白,他竟是懂自己。



  她笑了起来。



  “温大人,你我虽相处不多,但我一直引大人为平生知己。”



  说完,沈绛同样还礼:“谢过大人。”



  温辞安说道:“自从皇突然下旨传位给九皇子之后,我老师,也就是首辅顾敏敬大人,便率领朝臣进宫求见。谁知惹如今圣大怒,下旨关押在宫中。所以请郡主,务必救下老师。”



  九皇子位不正,温辞安即便有忠君之心,也不是忠他。



  所以他要帮沈绛他,没有丝毫心理负担。



  “他为何让你来?”



  温辞安轻笑:“是因为在沈侯案子中,我为了郡主陈情,他便觉我与郡主有旧交。”



  沈绛笑了起来,坦然说:“我与温大人本就有,大人对我帮助,沈绛终身都不会忘记。所以我一定会救下顾大人。”



  是众人商议,决定不再拖延,即刻入京。



  自然入城,也有入城好法子。



  少不要内外呼应。



  京城这些日子,始终是一个紧绷状态,突然变了天不说。



  就连远在边关北大营,都突然打出了‘清君侧’旗号,赴京勤王。



  眼看着大军已到了城门外,探马不停来回,时刻禀告着消息。



  直到方再次出现动静,只是这次却只是一人一马。



  只见骑在马背,乃是一个身着官袍男子。



  待他骑马到城下,喊道:“锦衣卫指挥使傅大人可在?”



  没一会儿,傅柏林出现在墙头边,低头问道:“不知温大人唤我,所为何事?”



  “傅大人,我奉圣之命,出城劝说郢王世子与长平郡主,如今二位幡然悔悟,愿意与我进宫,一同面见皇。还请大人打开城门。”



  城墙守将,到这话,立即说:“指挥使大人,小心有诈。”



  可是温辞安已经从怀中掏出明黄圣旨,高举在中:“皇圣旨便在此处。”



  傅柏林冲着他抬了抬下巴,转头问方才说话守将:“温大人出城,你不是也瞧见了?难不成连这圣旨,你都要怀疑?”



  “下官不敢。”守将说道,只是他说:“万一咱开了城门,让叛军趁机进城,咱就是千古罪人。”



  傅柏林点头:“也是。”



  是他再次喊道:“开门可以,但是必须只有他二人进城。”



  温辞安颔首,他从怀中再次掏出一枚长哨,一声利啸响起。



  城墙所有人都抬头望着远处,然后遥远天际,终出现了两个身影。



  只见他一人骑在一匹马,悠悠朝着京城而来。



  倒不像是让京城所有人都胆战心惊叛军,反而是像一对正在游历小夫妻。



  两人骑在马背,就这么晃晃『荡』『荡』到了城门下。



  然,身后未跟着其他人。



  傅柏林低头看着他,突然喊道:“打开城门,让他进来。”



  一旁守将还是不放心,再次说:“大人,还是小心为。万一他身后就跟着兵马呢。”



  “那好,你与我一起下去。”傅柏林断道。



  是守将跟着傅柏林,两人到了城门,傅柏林命令士兵打开城门。



  巨大城门,在数个士兵奋力拉动下,终吱吱呀呀打开。



  方不远处骑在马背三人,见状,策马悠悠而来。



  待到了跟,守将立即呵斥道:“我即刻派人护送你入宫。”



  话音刚落,他挥舞臂,周围士兵立即围在了他马周围



  “等等。”突然沈绛笑道。



  守将怒道:“还等什么?”



  沈绛笑眯眯看着他,不紧不慢说:“自然是等我北军。”



  守将大惊,大喊道:“你竟敢使诈,快,关城……”



  最后一个‘门’字还没说出口,他突然发现自己脖子一疼,随后鲜血喷溅而出,而对面站着锦衣卫指挥使傅柏林,不知何时,拔出了绣春刀。



  对准他脖子,一刀割喉。



  守将想要抬『摸』自己脖子,可是掌抬到一半,整个人轰然倒地。



  周围士兵被这突如其来变故惊呆。



  而此刻远处尘烟滚滚,大地仿佛在震颤。



  整齐沉闷奔雷声乍然响起。



  可仔细去,这雷仿佛是从地发出。



  “是北大军,北大军来了,”站在城墙守城士兵大声吼道。



  可是站在城门甬道里士兵,已经尽数被傅柏林带来锦衣卫制住,他望着众人,说道:“今日万北大军进京勤王,胆敢反抗者,不过是螳臂当车。我不杀你,是因为你本是无辜。但是谁敢妄动,就别怪我刀不客气。”



  傅柏林中绣春刀,此刻刀刃血迹,还未彻底干。



  血珠从刃缓缓滚落而下。



  待城门守城士兵冲下来,傅柏林再不客气,带人直接杀了过来。



  只是战斗未持续多久,因为转瞬间,北大营主力队,已经到了城门口,迅速占领城墙。



  北大营士兵或许不错,但是跟他一比,就是没见过血少爷兵。



  沈绛在北大营占据了北城门之后,再不迟疑,带人直扑皇宫。



  一直到他打到皇宫,其他几个城门,到城内震天彻底厮杀喊叫声,陷入了一种彻底『迷』茫。



  北大营什么时候进了京,是哪个城门失守了?



  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



  沈绛直接让人守住了通往皇城主干道,让其他城门人无法救援皇宫。



  至她自己则带人直奔东华门。



  北大营铁骑犹如一股黑『色』浪『潮』,在夕阳映照下,涌至宫门口。



  残阳如血,黑甲如云。



  站在皇宫城门御林军,登时倒吸了一口气。



  他是世代生活在京城人人,从未见过大漠荒凉,草原辽阔,更从未体会过北戎人弯刀有多犀利,北戎铁骑有多迅猛。



  他同对面黑甲军队不同,从未见过真正尸山血海。



  而在这为首黑甲最方,两骑肩。



  穿着银『色』轻甲少女,长发束成马尾,随风飘扬,飒爽英姿。



  而她身侧穿着白『色』锦炮男人,玉冠飘带,一如往日仙人之姿,清冷出尘。



  “是世子殿下。”城墙守卫认出了谢珣。



  谢珣仰头看着城门,朗声道:“九皇子谢时闵位不正,如今『奸』臣难制,唯以誓清君侧,除佞臣。”



  “如今圣已经登基,你这是反叛。”



  很快,城门统领喊道,此人便是任郁弃逃之后,被端王委以重任。



  既然如此,便无再说必要。



  沈绛举起长刀,高喊着:“杀佞臣,清君侧,杀!!”



  北大营所有将士,在冲锋长号吹奏那一瞬,冲了城门。



  只是让城墙人没想到是,此刻正有一小波士兵,正从城内,离开自己位置,悄然到了城门口。



  原本正在守城门士兵,怎么都没想到,他没被外面人杀。



  却在自己人里。



  “任大人此刻就在外面,我打开城门,迎接世子和大人入内。”



  原来这一小波人,便是任郁当初离开时,留在城中内应。



  这些人平时看起来不起眼,跟任郁关系也不近。



  因此端王一系在掌握城门守卫之后,即便将任郁大分下都调走,可是短短时间内,他无法做到彻底筛查。



  依旧还是留下了一批漏网之鱼。



  正是这批人,在短短时间内转变了战局。



  落日余晖笼罩着天际,晚霞如火,将天地都映照成赤红『色』,这一刻赤『色』洒遍整座皇宫每一寸土地。



  耀眼夺目赤红『色』,一如当年沈绛出生那日。



  直到宫门大开,黑甲军队『潮』涌而入,直奔金銮殿。



  而殿那片巨大而空旷广场,被大军尽数占据。



  赤旗环绕,耀眼如血。



  “皇,不好了,叛军入宫了。”



  一个尖细声音传来,随后一个人跌跌撞撞闯入金銮殿。



  此刻满朝文武尽数聚集在殿内,纵然他也对九皇子登基有所怀疑,可是无论如何,这份怀疑都比不对外面那支气势磅礴军队恐惧。



  北大营打着‘清君侧’旗号,一路杀至京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