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打造大汉帝国的军工产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二十多万汉军将士与西域联军成功会师,合兵四十余万、声势浩大。











经过平西将军、安远侯郑吉与昆弥翁归靡的商议,双方决定一同向天路原进逼,却被匈奴铁骑的强势反击拦截了下来。











西域联军一战而退,让汉军将士不得不立即后撤,交战双方再次陷入了僵持之中。











消息传回长安城的时候,天子刘洵已经赶到了杜县,在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以及度辽将军、平陵候范明有的陪同下,视察了新军大营的各处附属项目和设施。











此时,在新军营垒之中,已经陆续修建了各类工坊,其中包括铁匠铺、制衣坊、制车坊等等,这些工坊已经全部修筑完毕,并且招募到了足够的匠人,此时已经开始运转起来。











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为天子刘洵介绍道:“天家请看,这是为新军将士配属的铁匠铺,负责为大军将士修补损坏的兵备,以及打造一些随军使用的铁器。铁匠铺中建有二十个打铁台,以及十座铁匠炉,全都是按照天家设计的样式修建的,配有鼓风机,用耐火砖垒砌,很是好用!同时,铁匠铺中配有三十多名铁匠和一百二十多名学徒,人手充足,可以应付大规模铁器的打造。”











天子刘洵点了点头,说道:“很好!眼下铁匠铺每月可以炼制多少精铁?”











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想了一下,说道:“如果铁料充足的话,铁匠铺每月可以炼制精铁十万斤上下。不过以目前铁料的供应情况来看,铁匠铺每月出产的精铁应该在六到八万斤左右!”











天子刘洵点了点头,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所说的数据还算是中肯的。











虽然乍一听月产十万斤精铁的数量很是惊人,但是放到整个大汉帝国的范围内却并不显眼。











大汉帝国自从孝武皇帝以来,便开始全力发展炼铁业,并且将炼铁业作为官方事业来发展,其范围逐渐扩大,从北方的辽东、西部的陇西,再到东部的淮水,大汉朝廷一共设立了四十九名铁官,对炼铁业进行管理。











由此,大汉帝国的炼铁业得到了极大的促进和发展,不但炼铁的技术不断更新,发展出了低温炼钢的工艺,而且精铁的产量更是惊人,也由此支撑起大汉帝国惊人的兵备产量!











天子刘洵清楚记得东海郡武库上报的方册中,储存的兵备就可以武装数十万人的大军!











而大汉帝国有多少个郡?











足足一百零五个!











再加上汉军将士的披甲率非常高,按照天子刘洵的估算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当年在孝武皇帝时期汉军的披甲率更高,甚至一度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可见汉军兵备之强盛!











根据天子刘洵的估算,按照此时大汉帝国兵备产量来看,整个帝国一年出产的精铁应该在数十万斤左右,甚至算上一般的铁料出产,整体的产量甚至有可能突破了每年一百万斤以上!











正是因为如此,天子刘洵对于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给出的数据并不感到吃惊。











再加上汉军将士的披甲率非常高,按照天子刘洵的估算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当年在孝武皇帝时期汉军的披甲率更高,甚至一度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可见汉军兵备之强盛!











根据天子刘洵的估算,按照此时大汉帝国兵备产量来看,整个帝国一年出产的精铁应该在数十万斤左右,甚至算上一般的铁料出产,整体的产量甚至有可能突破了每年一百万斤以上!











正是因为如此,天子刘洵对于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给出的数据并不感到吃惊。











接着,天子刘洵又问道:“这些出产的精铁运往何处?”











“启奏天家,所有出产的精铁都会运往新军兵仗局的附属府库进行储存,稍后臣会引天家去查看。”











说着,众人便来到了制衣坊的院门前。











新军所有的工坊都修建在营垒之中,集中部署在营垒的东面,自被向南以此是制车坊、制衣坊、铁匠铺、兵仗局、武库等。











天子刘洵走进制衣坊,只见数十架织布机正在运转着,上百名匠人游走期间,正在搬运布匹、成衣,或是在缝制衣料,非常的忙碌。











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说道:“启奏天家,制衣坊主要负责为新军将士缝制战袍、戎服,以及大军所需的各式战旗、帐篷、御寒皮袍等等。制衣坊缝制完成的成品会登记造册,而后运往营垒武库储存。”











天子刘洵点了点头,眼神却是看向了那数十家织布机。











此时大汉的织布机比较简单,同时效率也比较低。当然所谓的效率低也是与后世相比,在此时算是最为先进的存在了。











天子刘洵试图从脑海里搜刮出关于织布机的知识,想要对大汉的织布机进行改进,提高织布效率,说不准能够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可是天子刘洵毕竟不是万能的,沉思了一会儿之后,根本想不起一丝一毫有用的知识,只好无奈的放弃了。











众人在制衣坊看了一阵之后,便来到了制车坊。











一进院门,天子刘洵便眼前一亮,只见院子当中正好停着一架半成品的武钢战车!











天子刘洵对此非常感兴趣,走上前去观摩了起来。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紧跟上去,度辽将军、平陵候范明有也陪在左右,其余一众人也是纷纷围了上去。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