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东市的酒肆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给“贵人”们设置的雅间用心,给大众食客的“娱乐”,也不含糊。沈韶光与邵杰商量,在一楼大堂开出一块地方来,砌成舞台,自家的张二郎等可以在这表演《报菜名》和《扶墙出沈记》。

  邵杰拊掌:“很是应该!我们这‘戏弄’在东西市可是独一份。全不似他们弄两个歌姬咿咿呀呀的,都没几个人听……”2

  像这种戏剧小品形式的席间表演,在此时不是没有,只是大多都在权贵豪富之家的宴会上,而东西市的酒肆,有些会请平康歌姬来弹唱揽客,邵杰说的便是这个。

  邵杰又道:“那日我跟随家祖父去赴行首周家的宴席,席间便有‘戏弄’,听说那两个杂戏人从前在王府里伺候过呢,我看也不过尔尔,关键是——段子太老。”邵杰嫌弃地撇撇嘴。“段子”这个词显然是从沈韶光那里学的。

  沈记的“段子”确实新,却不是沈韶光脑洞大,擅原创,或者她记性好,储备了几个g的笑话,而是她发动了人民群众。

  沈韶光早便觉得“剧本”才是这种表演的灵魂,就像菜品一样,不断出新,才有生命力和吸引力。

  然而不原创段子,不知道自己的幽默细胞匮乏,靠着前世看的《笑林广记》之类笑话书,也撑不了多少时候。沈韶光想起从前听说的聊斋先生以茶换故事的典故,便决定也加这么个互动——请食客投稿,题目限定与吃饭相关,要求滑稽有趣,凡是投了的便赠应季花糕一碟。

  这一举措已在沈记四家老店实行,果然群众的力量是无限的,收集上来不少有趣的段子。沈韶光便把这些段子编纂改造在一起,除了吝啬贪吃客张二郎系列以外,又加了读书人们喜欢的雅谑系列、略有些香艳的闺阁系列、大众喜闻乐见的痴愚系列,故事大多与吃有关。

  沈韶光创作不行,选择编撰的本事还是过关的,立意不正的、太黄暴的、涉及政事的等等全不取,只取那些“全家坐在一起吃饭都能看的”——毕竟,我们就是为了逗个乐子。

  食客们,能讲出这样幽默故事的人,都是好这一口儿的,此时见自己的笑话被演出来,颇感自豪。有自恋的,问准了什么时候演,不断重复来看,不光自己看,还约着亲朋好友来看,沈记无端又创了一波收,圈了一波粉。

  邵杰便是“戏弄”粉,闲着没事便听几段,也所以才格外看不上人家的——无他,胃口被养刁了。

  沈韶光却又道,“光戏弄到底单调,我们莫如与东市演百戏的、跳胡旋舞的这些签个契,让他们每旬来一两次,客人们的打赏他们自留,我们再额外付他们些钱。”

  “那更好了!”

  沈韶光没提请平康坊的歌舞妓子来,倒不是她清新脱俗三观正,而是请不起——有名的、漂亮的、弹唱好的,请一次,太贵;不那么好的,请来做什么呢?

  进了腊月,东市沈记酒肆开业了。

  站在二楼围栏边儿,看着云来的食客,听着许四郎那经典的开场《报菜名》,沈韶光问专门来捧场的林晏:“是不是觉得还不赖?”

  “不是不赖,是甚好,”林晏笑道,“特别好。”

  沈韶光生出些圆满感来,笑得眯起眼。

  “也不枉我在你那里虚等喝的那些茶水。”

  沈韶光扭头看他,林晏眼角翘起,神色中带着三分调笑,两分委屈。

  因着新酒肆开业并老酒肆换季度菜单、迎新年等事,沈韶光确实比较忙,甚至偶尔还有外宿的时候。林晏也忙,抽出空儿去探望她,她却又不在……

  沈韶光舔下嘴唇,学着浪荡子的声调,斜睨他:“是不是有‘悔教夫婿觅封侯’之感啊?”

  林晏忍不住笑了。

  沈韶光以为他不会回答,他却笑着点头:“悔得很。”

  作者有话要说:

  1王海鸰《大校的女儿》,很多年前的书了。

  2当时管这种表演叫“戏弄”。

  依旧是韶光忙事业忙调戏的一章。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