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感言(13000字!)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它的好处是,帮助我坚持了下来,功不可没。)

  (但它也有无法抹杀的缺点,因为屯稿是封闭式创作,对于我而言,第一章和第五十章,写作技艺上不可能有明显的变化,基于这种封闭式的眼界,再加上初步成为作者能力上的严重残缺,我前面免费章节的20万字,就如很多读者的评价一样,小毒点密密麻麻,以至于如今的我回过头来看,都会觉得,哇,果然写得很烂呀!)

  (题外话,关于前面的文章,其实有几段毒点已经反复修改过了,和最开始的时候不一样,最开始我记得,我都不敢把一个无关紧要的配角写死……)

  (同样的,不止一次,我在思考要不要大修免费章节,写到一百多万字的时候觉得要,因为前面写得真的太差了,读者的普遍评价是越往后越精彩,因为前面太烂,导致流失读者,这对于创作者来说何其煎熬。)

  (但截止目前,我完结之际,思维反复跳跃,我目前又不想大修了,因为我觉得,修改前面一百章的内容,最起码投入半个月的时间,基于故事的基调和设定本身存在的缺陷,可能修改出来的内容,也只能从20分提升到30分,并不能解决本质问题。)

  这样的话,还不如尽可能真实的,留下我初始的文字,然后在下一本书投入时间精力。

  尽量规避已经踩过的坑,尽量把这本书留下的遗憾和期望,交给后面的书补足。)

  —————————————

  ●【痛苦挣扎的中期】

  创作中期,大概是100万字朝上,直到250字的程度,是我压力最大的一个阶段。

  原因大概有几点,一个就是刚刚说到的,初始写得不好,好不容易吸引十个读者,能够坚持到付费章节的可能只有一个,杯水车薪。

  这个阶段,无论是收益还是新进来的读者数目,所有的数据没有大幅滑落,但也没有大幅增长过。

  (可以用来安慰自己的话是,这好歹说明我还在进步,没有哪里出现特别严重的断崖式大崩,有趣的一面勉强能盖住无趣的一面,那么不应该奢望太多,继续执行初始的愿景,即:练笔的意义大于收入,收获的经验大于其他的一切,如此便好。)

  另外的原因,创作这玩意,真的很累呀!

  我个人觉得,我本身属于热爱文字的人。

  即便如此,开始写文之后,有一百种方式,可以打压我的热情。

  最直截了当的,虽然说了那么多,我满足不了所有读者,的确是我个人能力的不足,写出了充满诟病和争议的桥段。

  但每一次看到负面评价,无论是极端的喷子,还是客观的正常读者,这都相当于一次打击,否定我至今的努力。

  (这一点不需要同情或者安慰,既然选择这条路,那便是我应该承受的东西,我只能尽可能做好我自己,尽可能取悦我能取悦的读者,其他的,随缘佛系就好。)

  更多的打击,可能还是来源于,一个故事再怎么精彩,写着写着哪哪都是问题,随着世界背景的揭幕,大小势力的不断出现,需要构思的设定,有时候比正文还要麻烦。

  (我的正文300万字,我的大纲接近50万字,乱七八糟的废稿加起来也有50万字……)

  (再估算一下,书里出现的超凡物种,肯定超过1000个了,说不定有2000-3000个,这些都是献祭脑细胞和头发的成果,咱也不知道应该哭还是应该笑~)

  最后一个,也是这本书最隐蔽的困难点。

  身为萌新的我,第一次写书,不仅设定这么庞大的原创世界背景,一写就奔着300万字冲刺……这是标准的作死行动。

  「地狱难度」这个标签,是我自己给自己套上的。

  而且,我的想法其实还要大于这本书已有的框架。

  但有限的写作技艺,根本没有办法将我勾勒的幻想世界,展现其中的一半。

  所以无法回避的事实是,从中期开始,我有意无意加快进程,尽可能保留核心的看点,其他旁枝末节的内容,能减少就减少,哪怕剧情节奏快,也比温水煮青蛙,流逝更多的读者要来得好。

  (解题思路之一,其实是增加更新量,如果每天6000字,其实就能减少一部分“短小”和“水”的评价,但这本书的创作阶段,我没有能力通过这个方式解决,此路不通。)

  总之,中期的煎熬和初期完全不一样。

  没有了新鲜感,一切数据陷入瓶颈。

  面对各种负面评价,我慢慢从自我消耗,变得日渐麻木。

  属于熬着熬着,回头一看,咦,写了150万字了?咦,突破200万字了?咦,忙忙碌碌,不仅我长大了一两岁,白无伤也从一个16岁的少年郎,变成超凡世界有头有脸的大人物了?

  ——————————

  ●【快乐摆烂的后期】

  自我反省,写作中期我的作息最为混乱。

  开书前我还算一个养生boy,中期的时候却无数次看到朝阳升起,伴着清晨的鸟叫声入睡,整个人的皮肤状态、身体状况,就是往亚健康方向发展。

  幸好,我目前扭转这一点,往早睡早起的方向发展,这是“快乐摆烂”的一大根基。

  大概从250万字开始,在某一天,我梳理基本的大纲走向,确认最终的敌人就是「太初邪灵」,确定收尾的方式,指向「战争」和「守护」,心里有点底以后,我的担忧和焦虑,少了很多很多。

  虽然在那个阶段,我依然无法确保,一定能将心中所想的剧情,高质量地呈现出来。

  但我反复告诉自己,新人新作,能够走到这一步,你的收获已经足够巨大。

  如果努力过了,挣扎过了,后期还是崩了,并不代表你很差劲,相反,你应该开心起来,因为每一次失败都是反思的机会,从中汲取营养,便能帮助下一次更好的跳跃。

  (不是鸡汤,对我而言,确实是这么思考的。)

  (如果真的崩了,崩也有崩的经验,意义非凡。)

  (唯一顾虑的,大概就是被读者喷吧,毕竟我不希望辛辛苦苦写出的故事、设定的人物,先是被人喜爱,然后被人厌恶。)

  当然,值得高兴的是,实际创作完毕后,我认为我后期的剧情没有崩。

  就算瑕疵不少、谈不上完美收场。

  但整体还是处于水平线上,对我而言,已经达到练笔的要求。

  想要再多,那就显得有些贪婪了。

  ————————

  回归正题,为什么说后期是“快乐摆烂”呢?

  关于这一点,我想结合「心态」一起说。

  成熟的写作者,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态。

  心态不好,面对太多的负面评价,很容易陷入自我的怀疑。

  (我感觉我是一路被喷过来的,已经有太多太多的读者,针对我故事中的一些问题,或礼貌、或不礼貌,或客观、或不客观地发表评论了,有些当然说得非常之对,给我很大的启发和帮助,有些素质太差动不动激活国粹技能的,却是纯纯的搞我心态。)

  (从本我的角度,我其实非常欢迎评价,因为这是一面面镜子,可以告诉我,在读者的眼中,我的文字呈现出什么样的效果,哪些有趣,哪些无趣……这就是「市场检验」,非常重要。)

  另外,排除「抗挫」相关的心态,我更加看中的其实是「心态的自我调节」。

  写作其实很孤独。

  尤其是全职写作,只要你愿意,完全可以天天呆在家里,没有领导,没有同事,如果家人理解,甚至不会有人管你。

  看起来很爽,对不对?

  但,体会这种状态,时间长了,人很容易「堕落」。

  你会一次又一次放低下限,比如原本白天就能完成的码字工作,不知不觉拖到了晚上(拖延)

  甚至,为什么那么多作者断更后,直接太监。

  有一种原因就是,今天不想写了,到了明天,我还是不想写。

  这样的念头多了,不仅影响创作的思路和节奏,还会潜移默化告诉你,伱随时可以放弃。

  我从来不觉得,我是个心志坚定的人。

  促使我710天没有断更的核心原因,不是真的有这么大毅力,而是因为「开书前对自我的要求」+「有不少读者喜欢这本书认可这个故事」+「断更会影响收入」+「断更一次,就有可能会有无数次」+「因为一直在坚持,100天打卡,200天打卡……已经形成正向循环,不想轻易中断」……

  是这些原因不断叠加,再加上运气尚可,没有出现严重的疾病,没有出现其他不可抗力的因素,我才能实现「没有断更」这个小小的成就。

  当然,虽然没有断更,但是拖延写作,依然给我造成不小的麻烦。

  熬夜很伤身体,而一个不健康的身体,怎么能够投入长期的创作呢?

  我先后经历前期的「作息正常」,中期的「作息紊乱」,再到后期,我又慢慢往规律的方向调整过来了。

  关于期间心态转变的心路历程,我不具体展开说。

  只说结果——

  【两年的写作,让我更加坚信,写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一个人如果没有生活,只有写作,那他要不了多久,就会失去写作这个能力。】

  【如果你想要长期写作,除了写作技艺的提升,一定要学会掌握自己的心态。如果作者的心态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再好的剧情,再好的设定,也会被他写得一塌糊涂。】

  上面这两句再浓缩一下,大概指的就是,在我的认知里,一个写作者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作环境、创作节奏,创作心情,这些东西看似虚无缥缈,但一定有它存在的意义。

  有的作者,只要能呆在家里,该码字的时候码字,码完字了,追剧打游戏研究食谱等等,不用去社交,他就非常开心非常舒适。

  但我发现,我不一样。

  也许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需求,不过就我目前而言,我更喜欢「多姿多彩」。

  准确的说,我还年轻,我喜欢「体验生活」。

  没接触过的东西,可能喜欢的东西,只要在我能力范畴内,我都愿意尝试。

  手办、机械键盘、数码设备、游戏、穿搭、探店、美食、剧本杀、电影、逛街、购物、、视频拍摄、运动、和不同的人聊天……

  有些东西接触过,过了新鲜感以后,我就不在乎了。

  也有些东西,会继续陪伴我,持续更长的一段时间。

  用我的话来说,写作这两年,我的生活「还算丰富」。

  ————

  这些内容说出来的时候,其实我比较担心看到的是,有读者说,原来我还有这么多时间,去做别的事情,怪不得“短小”,怪不得“水”。

  但我也想重复上面那一句话,我认为写作应该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只写作不生活,或许能维持短期的稳定,但绝不是长久之计。

  更直观的形容,写作能带给我快乐,但大多数时候,它也是枯燥的、繁琐的。

  我需要用其他的方式,去平衡我的状态,以此衰减我的疲惫和麻木。

  同时也是为了扩增我的灵感,增加我的输入,反过来去帮助输出,避免表达欲的缺失。

  (这几点,主要体现在写作中后期,随着日复一日的创作,早期开书的激情和热情都消失得差不多了,维持我继续创作的,主要是收益和责任,以及形形色色的生活体验。)

  我已经找到了适合我的节奏,并为之欣喜,为之憧憬。

  未来,也许到了新的阶段,我的需求,我的节奏,又会变得不一样。

br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