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这也太快了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第一周放假,徐浩搭乘学校里的免费载人车回到家中。



并非所有的学生都乘坐这种校车的,有些家长是专门在星门外接人,毕竟条件好的还是大有人在。



比起徐浩家里条件差的也有,甚至还有出生于偏僻乡村的。



他们也是搭乘学校的校车回家的,可能就是考虑这些学生,校车是直接去学生家门口接送,以后每周都是如此。



“小,把我送到惠民广场吧。”



号载人机器人调出路线,“好的。”



“不,先把我送回家吧,之后再送我到惠民广场好不好?这样正好你能认认我家。”



号肯定没意见,在这徐浩回到小区前。



不少小区的居民看到徐浩,笑眯眯的打招呼。



徐浩问候了小区的熟人,对号道“小,先等我会儿,我把书包送回去就下来,两分钟。”



“可以。”



回到家,先和爸爸打过招呼,麻利的蹿出家门,和经过的人问好,跳上号,去了惠民广场。



惠民广场这边油条小吃街,张彩月白天就在这边摆摊,这附近有两所学校,一所高中,一所中学,每天中午不少学生都会来这里买吃的,生意一直都很不错。



想到儿子今天回来,张彩月就有一身的力气。



“妈!”听到熟悉的声音,张彩月看去,发现徐浩已经过来了。



“回来了?”她高兴的看着儿子,精气神别提多好了,“怎么样?在学校还好吗?和同学相处的怎么样?”



“挺好的。”徐浩取出塑料袋,将做好的凉皮撞到塑料袋里,熟练的取了酱料包和辣酱包,递给前面的年轻女子。



“在家住到什么时候?”张彩月继续切凉皮。



她做这个买卖已经有六七年了,生意一直都很好。



再加上她的凉皮摊整天都被擦拭的干净锃亮,而且凉皮厚薄均匀,尤其是辣酱更是她自己钻研了很长时间,口感是独一无二的,习惯这种口味的年轻人,基本上三天两头来这边买,生意特别稳定。



晚上会去更远一点的夜市,当然就不是卖凉皮了,而是热干面。



只能交错着卖,一起买的话,他们夫妻俩撑不住。



热干面比起凉皮要简单些,准备工作少很多。



“明天晚上七点钟,学校的载人车就会来这边接我。”



能住两天一夜,张彩月也是高兴的。



“今晚不出摊了,咱们在家里做顿好吃的。”



“好!”



海城下边有一个较为偏僻的村落,半上午,一辆轻便漂亮的校车驶入村子。



不少在村中溜达的人看到这辆小车,好奇的多看几眼,发现里面做着的事村子里考出去的高中生。



“狗娃儿,回来了。”



“这可是咱们村里第一个高中生,喊啥狗娃儿,叫人家大名。”



旁边有中年女人看不下去,阻拦几句。



“……”



三两个人愣着,“狗娃儿大名叫啥?”



“季彰,表彰的彰嘛,钱会计给取的明儿。”



“哦,对对对!”大汉连连点头,“哎,狗娃儿喊习惯咯。”



季彰不在意这个,这些都是看着他长大的熟人,村子里多多少少是沾亲带故的。



村子里比较穷,但是这个穷也是分和谁比。



在牛洼村,村民的生活还是很不错的,自来水,通了电,也有信号塔,都是大瓦房,家里也都有彩电冰箱等等,当然村子里老房子也不少。



不到两百户的村子,老房子就有不下四分之一。



这些都是家里子女在外打工,留在了别的地方,有的把老人接走了,有的老人过世了的,空置下来的。



前两年,上面有扶持项目,村子里也都铺设了水泥路,村民保养得好,现在瞧着还平坦的很呢。



只是有一点,如果不出去打工,在村子里只靠着种地等,收入有限。



季彰家里做的是蔬菜大棚,每年去掉各种的肥料种子等等,净收入能达到一万五。



劳动力自然也算在这一万五里面的。



在季彰小学前,家里是养蚕的,这行当是真的辛苦。



季彰唯一的念想,就是曾经跟着父母摘桑叶时,能吃到酸酸甜甜的桑葚。

<

在牛洼村,村民的生活还是很不错的,自来水,通了电,也有信号塔,都是大瓦房,家里也都有彩电冰箱等等,当然村子里老房子也不少。



不到两百户的村子,老房子就有不下四分之一。



这些都是家里子女在外打工,留在了别的地方,有的把老人接走了,有的老人过世了的,空置下来的。



前两年,上面有扶持项目,村子里也都铺设了水泥路,村民保养得好,现在瞧着还平坦的很呢。



只是有一点,如果不出去打工,在村子里只靠着种地等,收入有限。



季彰家里做的是蔬菜大棚,每年去掉各种的肥料种子等等,净收入能达到一万五。



劳动力自然也算在这一万五里面的。



在季彰小学前,家里是养蚕的,这行当是真的辛苦。



季彰唯一的念想,就是曾经跟着父母摘桑叶时,能吃到酸酸甜甜的桑葚。



不过桑树并非是专门为了桑葚的树种,因此桑葚的数量和个头有限,但是对于村子里的大人孩子来说,还是一道难得的美味。



很多情况下,孩子们和大人去桑树林里摘桑葚吃,还会帮着他们家摘桑叶,父母那边也不会为了点桑葚和村子里的人要钱。



都是朴实的村民,没有那么多的心思,能帮点是点。



和长辈们打过招呼,季彰给号指路,最后在季家门前停下。



季彰家里是八间大瓦房,之前住的只有四间,余下的四间是养蚕室。



后来家里开始种植蔬菜大棚,那四间屋子留做了杂物间,他们一家三口,住着四间房也够了。



“这里就是我家了。”



号转动着拟人化的大眼睛,“那我明天晚上七点准时来这边接你。”



“……”季彰站在门口沉默。



号跟着沉默半分钟,“我走了。”



“我想着给你带点我家的蔬菜呢。”



号笑的特别可爱,“我不吃菜,能自己转化电量,不需要这个的。”



“嗯!”季彰点头,“回去要小心,不要让大车碰到你。”



在学校里呆了一周,季彰和同学经常搭乘小车车,食堂、寝室和教室三点一线。



“放心吧。”号笑眯眯的模样,“我是校车,所有的外骨骼都是防弹的。”



“……”季彰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你们是国家的未来,你们的安全是重中之重,我这种规格的载人车,每一辆的造价都在千万级别。”



号的车头液晶屏上的表情变得别提多骄傲了,甚至还做了个叉腰的表情。



“我很贵!”



季彰这才不由得笑了,“对,你很贵。”



聊完后,号和季彰打过招呼,自己调转车头离开了。



“明天晚上见。”



“好!”



看着校车自己离开,季彰打开家门走了进去。



他的父母不在家里,一天的时间基本上都在蔬菜大棚,休息日没有作业,放下书包他也去了。



又是一周,学生们穿着现代唐制校服离开学校,返回家长。



不少人拍到这个画面,发布到网上,引来了很多人的围观。



关于星城私立学校的校服这一话题,很快引爆热搜。



在如今普遍都是那种宽松肥大的校服情况下,这种清新脱俗的校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