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38章 贾复在冀州闯出的祸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t;p>然后人数快速的突破了十数万。</p>

<p>贾复觉得自己瞒不住了,把握不住了,就赶紧给鱼禾写信求助。</p>

<p>鱼禾长叹一声,道:“我也觉得不太可能。但我问过四海货铺的人了,贾复在第一次讨要了一万石粮食以后,又多次向沿途的四海货铺讨要粮食。</p>

<p>粮食的数额刚好养十万人。”</p>

<p>冯英张着嘴,道:“冀州叛乱不是已经被平定了吗?为何……”</p>

<p>为何会有这么多百姓会赌上性命追随一个来历不明的人。</p>

<p>杨音一脸感慨的道:“如今看来,冀州的叛乱虽然被平定了。但朝廷根本没管冀州百姓的死活。冀州的农桑、吏治,应该都没有恢复。</p>

<p>百姓们食不果腹,才会闹出这种景象。”</p>

<p>说到此处,杨音感叹道:“若非主公,江水以南的各处,恐怕也是这副景象。”</p>

<p>冯英沉吟了一下,重重的点头。</p>

<p>看不到域外混乱的人,根本不知道鱼禾治下到底是怎样的乐土。</p>

<p>看到域外混乱的人,才清楚鱼禾治下是当今世上唯一的乐土。</p>

<p>鱼禾看了看杨音,又看了看冯英,道:“江水以南,能有今日,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功劳。你们无需吹捧我。</p>

<p>眼下也不是吹捧我的时候。</p>

<p>你们说说,贾复的事情,该如何处制。”</p>

<p>十三万多的人,仍在江水以南,不算什么。</p>

<p>各地缺少丁口的郡县,能轻而易举消化他们。</p>

<p>甚至,一些偏远的县为了吸引丁口,还会给出一系列优惠的政令。</p>

<p>毕竟,鱼禾考核官员的标准中,有一道标准,就是跟丁口有关。</p>

<p>最早完成鱼禾定下的这一标准的一些官员,如今已经调任到其他地方充任了大员了。</p>

<p>各地官员知道其中的好处,再加上鱼禾如今选士的名额,是依照官员大小分配,底层的官员自然是削尖了脑袋捞政绩,往上爬。</p>

<p>所以别说十三万多的人了,就是三十多万人、三百多万人,江水以南也能消化。</p>

<p>但现在这十三万多的人,在冀州。</p>

<p>一个鱼禾管不到的地方,一个已经快要没人管的地方。</p>

<p>鱼禾若是不管他们,那他们很有可能会一直跟着贾复。</p>

<p>鱼禾若是驱散他们,那他们很有可能会变成一股又一股即将造反的义军的资粮。</p>

<p>而他们一旦加入到了其他造反的义军当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带着其他义军攻占四海货铺。</p>

<p>因为他们跟着贾复走了一路,清楚的知道,四海货铺有粮。</p>

<p>鱼禾若是留着他们,如何安置,这又是一个问题。</p>

<p>冯英和杨音也想到了其中的利弊,所以在听到鱼禾的问题的时候,并没有让鱼禾驱散他们。</p>

<p>杨音思量了一下,道:“要不就让贾复留在冀州,带领他们攻陷一些城池,占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