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 持续削权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最新网址:www.wx.l</p>大周虽然占据中原,以天朝自居,实际上版图并没有多大。

  北至幽云,西北至灵州,西至巴州,南到湖南,而荆南以下长江以南皆属唐,靠海还有个吴越,柴宗训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汴梁再也没有遥领的节镇,军心稳定下来又花了半年。

  这一年柴荣的梓宫也终于下葬,庙号太宗文皇帝。

  又是一年春天,柴宗训决定将削节镇进行到底。

  一道道圣旨传至各地方节镇,朝廷将选派官员赴任各地方刺史和转运使,敕令各节镇在官员到任日予以办理交接。

  当然,也不是白让节镇交权,凡交权的柴宗训都给与大量赏赐。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大多数节镇接到圣旨后当即上表谢恩,不过嘛,凡事总有例外。

  “好个黄口小儿。”昭义军节度使,潞州都督李筠接旨大怒:“吾与太祖太宗皆曾同殿为臣,且为他郭氏社稷常年驻守边关,让我北面事小儿也就罢了,居然还要夺我财权与牧民之权。”

  “是可忍孰不可忍,来人,速传吾军令,集结三军,吾要打进汴梁城。看看这江山,姓郭的坐得,我姓李的坐不坐得。”

  李筠军队一动,便被北汉察觉,打探到他欲对大周不利后,北汉当即驰递蜡书,约他一同出兵。

  李筠问讯大喜,当即便要出兵。

  此时在外调拨粮草的李筠长子李守节赶回来劝到:“父帅,潞州一隅,恐不足当大梁,还乞父帅持重,幸勿暴举。”

  正在兴头上的李筠被泼凉水,怒到:“你晓得甚么?若是削去财权与牧民之权,我等便是待宰的羔羊。”

  “父帅便要起兵,师出何名?”

  李筠冷冷到:“这削节镇之事,乃宋王赵匡胤在皇上面前搬弄出来的。”

  “赵匡胤为一己权欲,置我等生死于不顾。将士们早已义愤填膺,亟盼讨逆,我等要‘清君侧,诛匡胤’,就使不成,死亦甘心。”

  李守节见事情无可转圜,仍是劝到:“父帅即欲起兵,亦须预策万全,依儿想来,不如将北汉来书,寄上汴都,皇上见父帅效忠,自然不生疑忌。那时父帅可见机行事,袭他不备。”

  李筠略一思索:“这却是条好计,我就遣你南去,賫递北汉来书,一面窥视朝廷举动。若遇故人,亦可预约内应,事关机密,你当慎行。”

  李守节领了父命,即刻启程前往汴梁。

  到达汴梁之后,一刻也未耽误便朝见柴宗训,并呈上北汉书信。

  柴宗训看着北汉书信及李筠奏章,在心里偷笑。

  这瞒天过海的疑兵之计,一千多年后我就知道啦。

  正史上赵匡胤登基后,欲削弱各地节镇权柄,大多数节镇都表示臣服,唯有潞州都督李筠和淮南节度使李重进,二人接召后便起了兵。

  李守节麻痹柴宗训,柴宗训自然也要麻痹他:“朝廷有此忠诚,朕深嘉慰。若天下节镇都计,我就遣你南去,賫递北汉来书,一面窥视朝廷举动。若遇故人,亦可预约内应,事关机密,你当慎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