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当涂大捷(四千)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司超站在舰首,手按刀柄,远眺岸边。</p><p>南唐水军正被李处耘和王环率领的两支登陆部队正从左右两面往岸上冲杀。</p><p>两人登陆地方相距一里左右,带兵风格却截然不同。</p><p>王环领兵十分保守稳重,少数人上岸之后抢占滩头,刀盾手在前,构筑稳固阵地,后续部队上岸列阵,随后才向前开始推进。</p><p>李处耘领兵更加激进和大胆,第一批人上岸杀败南唐军后没有就地构筑阵地,而是很快命人抢占四方哨塔和高地,没等在滩头集结。</p><p>南唐水寨有战船数百,水军众多,不过多数船只都被他们的奇袭堵在军港中出不来。</p><p>这个计划是昨夜他和李处耘、王环共同商议得出的,在上游距离涂山远的时候不起帆,待到距离涂山几十里,风向对时,突然起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顺淮河飞流而下。</p><p>然后李处耘、王环率先锋船队直接冲撞渡口停靠的南唐船只,封锁渡口,让南唐军船出不来。</p><p>一旦把水战变成陆战,南唐军绝不是他们的对手。</p><p>司超见两人请战决然,便答应下来。</p><p>......</p><p>远处,李处耘已经占据东面滩头,在河滩上展开周军最擅长的偃月阵,随后往前推进。</p><p>东面抵抗更加激烈,后方虽有大量南唐军往南逃走,前方也有不少人在抵抗。</p><p>数百人聚集的唐兵在滩头阻止他们登陆。</p><p>他们的人手乘坐小船一波波登上滩头,起初必然十分困难,如果先头精锐站不住脚,后方的人很可能被赶下水。</p><p>这时情况就完全反过来,李处耘利用占据的高地和哨塔到处发起攻击,让围过来的南唐军一时难以聚拢,后续部队陆续登上滩头,支援各处,两面夹击,刺倒砍倒不少南唐军,滩头安全阵地在不断扩大,后续登陆的人越来越多。</p><p>反观王环,虽然稳固住滩头的阵地,但被四面围上来的众多南唐军困住,四处的哨塔高地都被南唐军占据,不断往下用弓弩射箭,把队伍困在滩头,往前冲就要顶着箭矢,伤亡不少。</p><p>后续部队一时没法上岸,双方僵持在一处。</p><p>即便王环自己手持长刀,奋力往前突杀,依旧被众多集中的南唐兵困在滩头,和东面的李处耘处境完全是另一种情况。</p><p>司超看在眼里,心中也有些着急。</p><p>主力船只无法靠岸,因为岸边停靠众多南唐出不来的水军船只占据渡口,此时他们距离岸边至少百步以上。</p><p>河中波涛颠簸,加上距离,想要支援完全没有可能。</p><p>李处耘在东面稳住阵脚,后续正在登陆上岸,可王环那边情况越来越不妙!</p><p>司超心里的焦急还有重要的原因,他不想辜负史从云对他的信任!</p><p>他是农民出身,少年时在渤海沿岸做过不少事,慢慢被提拔起来,可始终无法进入中高层将领的行列,他也没妄想过。</p><p>因为他没有权势,没有家世,也不认识高层的将领和官员,如果没人在管官家面前为他说话,他即便这辈子再有本事,也只会碌碌无为。</p><p>机缘巧合之下,他在正阳给史从云当了向导,目睹了正阳大捷。</p><p>以多打少,指挥若定,赢下一场他认为赢不了的大战,那时起他就对年纪轻轻的史从云另眼相看。</p><p>不过其父亲是殿前司高官,他自己也是禁军高层将领,司超很识趣,没想过去攀关系,免得被人看不起。</p><p>没想到的是,史从云回京之后居然向官家请求,让他回去担任新建水军的副都指挥使,之后更是让他领整个驭浪直水军!</p><p>这种程度的重用和厚待令他心中无比感激!</p><p>他依旧是副都指挥使,可已经有独领一军的机会,所行职权和王审琦、高怀德、赵晁那些将领已经没有区别了!</p><p>史大帅在官家面前没给任何一个人说过话,只给他这个毫无背景权势的人说话请功,那样的恩德他没齿难忘。</p><p>史从云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如此信任看重,如果不能顺利攻下涂山水寨,他觉得对不起那样的信任和提拔。</p><p>王环虽然勇武,但比不上李处耘有远见,如果他一开始也和李处耘一样缘巧合之下,他在正阳给史从云当了向导,目睹了正阳大捷。</p><p>以多打少,指挥若定,赢下一场他认为赢不了的大战,那时起他就对年纪轻轻的史从云另眼相看。</p><p>不过其父亲是殿前司高官,他自己也是禁军高层将领,司超很识趣,没想过去攀关系,免得被人看不起。</p><p>没想到的是,史从云回京之后居然向官家请求,让他回去担任新建水军的副都指挥使,之后更是让他领整个驭浪直水军!</p><p>这种程度的重用和厚待令他心中无比感激!</p><p>他依旧是副都指挥使,可已经有独领一军的机会,所行职权和王审琦、高怀德、赵晁那些将领已经没有区别了!</p><p>史大帅在官家面前没给任何一个人说过话,只给他这个毫无背景权势的人说话请功,那样的恩德他没齿难忘。</p><p>史从云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如此信任看重,如果不能顺利攻下涂山水寨,他觉得对不起那样的信任和提拔。</p><p>王环虽然勇武,但比不上李处耘有远见,如果他一开始也和李处耘一样,此时滩头应该早拿下了。</p><p>起初李处耘到军中担任都虞侯,诸将军士颇有微词,连他也不解,为什么不让王环这样打过仗的老将来担任?难道因为他曾经是蜀将和史从云打过仗被记恨么。</p><p>现在回想顿时觉得羞愧,史大帅是那种会记恨私下算计别人的小人吗?</p><p>显然是李处耘这个新人更有本事,史大帅慧眼识人,他们却看不出来。</p><p>“待会如果还打不下来,你看着船,某亲自领兵去支援王环。”司超按着腰间的刀对身边指挥道,他下了决心,无论如何不能辜负云哥儿,实在不行他亲自去。</p><p>太阳逐渐西斜,滩头鏖战已经过去半个多时辰,浅水逐渐被染成红色,时不时有尸体被冲到河中,喊杀声没有一开始那么激烈了。</p><p>远处,东面滩头李处耘率部已经向前推进一里左右,滩头到处都是残肢断臂,南唐军已经支撑不住,不断后退,后方高地哨塔都在他们手中,弓弩手居高临下不断射击。</p><p>可王环那边形势就要差不少,前锋上岸百步不到,后续军队还没有及时跟上,推进很困难,滩头南唐军队列整齐,正在有条不紊的阻击。</p><p>司超有些着急,战已经打了半天,他必须及时拿下水寨,他怕濠州方面的支援!</p><p>正当他准备亲自披挂,支援王环的时候,水寨背后的南面山坡上,出现大量人马,旗帜招展,而且还在汇聚之中,人数越来越多,在灌木和草丛间甲胄于日光下闪着光,满山都是粼光。</p><p>“那是什么人马?”司超心头一突,心想不会是南唐濠州方面的援军吧?</p><p>又一想不对,濠州距离此地六七十里地,等消息带回去,濠州就算立即派出援军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到。</p><p>“赵字旗。”身边的将领道。</p><p>司超立即就反应过来,殿前都虞侯赵匡胤!</p><p>出发前史大帅就告诉过他,赵匡胤会从滁州北上,与他们夹击涂山!</p><p>随即按捺住心里的激动,仔细眺望确认,随着远处人马越来越近,他们终于看清了,看甲胄形制和旗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