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僵局(下)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武威城头,李延圭沉默看着远处,周军在两里外的江畔大道旁扎营,一副要长久与他们对峙的态势。</p><p>“没想败在一个小辈手中.......”李延圭感叹。</p><p>身边诸将羞愧低头,沉默不言,不少人身上还挂着伤。</p><p>武威作为蜀国陈仓道上的重要堡垒,要冲之地,囤积很多粮草辎重,但他们没多少人了......</p><p>昨日五千大军出城,最终之逃回一千一百多人,加上城中守备,此时池中只有两千守军。</p><p>而城下的周军只是前锋。</p><p>后方大军应该就在路上了......</p><p>“虎父无犬子,某如今算是见识了。”历经昨日一战,李延圭似乎苍老了一截,六十六岁的他如今老态尽显。</p><p>“大帅见招拆招,应对得当,是士卒不敌周军。”有人不服气的道,他的话确实说得有见地。</p><p>李延圭身为沙场老将,见招拆招,确实应对周军的变阵。</p><p>可惜的是投入数倍兵力的左翼战场依旧被周军堵住了,虽然后来周军主将直接带兵陷阵冲锋,也没改变江边战场蜀军人数至少是周军两倍以上的局面。</p><p>可偏偏在这样局面下,蜀军居然无力突破左翼反包抄周军,不敢和悍勇的周军正面长时间厮杀,以致中军被围困,被绞杀,全盘皆输。</p><p>李延圭的部署很到位,战场经验也丰富,只可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士兵不敢打不能打,主将部署得再好也没用。</p><p>毕竟将帅不可能以一当十,以一当百,真正决定战场胜负的关键还是每个士兵。</p><p>“败就是败了,何来那么多借口,多找些借口说得好听些能让你们心里好受,可能改变事实么?烂毛病!”李延圭呵斥。</p><p>众人都不敢说话了。</p><p>他叹口气,他是山西人,可来蜀中这么久,对蜀地没感情是不可能的,偏偏蜀国和秦岭北面的关中,河东等地不同。</p><p>他们总善于把一件事说出花来,这让李延圭很不习惯,就像昨天的战,败就是败了,可如果让蜀国的群臣一说,说不定就好像是赢了似的,可实际上就是败了。</p><p>该死的人已经死了,该丢的地已经丢了,情况不会因说法不同就发生改变。</p><p>难道是奢靡和浮华造就这样的风气么?李延圭不懂,他只知道再这样下去,周军只怕要打穿陈仓道了。</p><p>一个年轻的前锋主将就这样厉害,是他万万没想到的。</p><p>“看来某是真老了......”</p><p>......</p><p>之后几天里,他们从城头看到远处周军将大营推进到城墙下一里左右,从北面围住城池,收拾掩埋尸体,打扫战场,安置照看伤员,没有一丝一毫想要攻城的意思。</p><p>士兵们松了口气,李延圭却愁眉不展,对方很聪明,在等后续大军呢。</p><p>等周军后面的大军一到,只怕武威城顷刻之间就被攻破了。</p><p>下午,有几十骑来到城下两百步开外,说是周军主将史从云要见蜀军主将。</p><p>李延圭听消息后连忙登上城头,遥望下方人马。</p><p>正中是一个年轻人,批着紧密扎甲,身形十分高大,想必就是史从害,是他万万没想到的。</p><p>“看来某是真老了......”</p><p>......</p><p>之后几天里,他们从城头看到远处周军将大营推进到城墙下一里左右,从北面围住城池,收拾掩埋尸体,打扫战场,安置照看伤员,没有一丝一毫想要攻城的意思。</p><p>士兵们松了口气,李延圭却愁眉不展,对方很聪明,在等后续大军呢。</p><p>等周军后面的大军一到,只怕武威城顷刻之间就被攻破了。</p><p>下午,有几十骑来到城下两百步开外,说是周军主将史从云要见蜀军主将。</p><p>李延圭听消息后连忙登上城头,遥望下方人马。</p><p>正中是一个年轻人,批着紧密扎甲,身形十分高大,想必就是史从云了。</p><p>初见之下他心里其实很震惊,史从云比他想的年轻太多。</p><p>他知道史彦超的名号,听说是史彦超儿子之后就想到应该是个年轻人,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年轻。</p><p>年轻到脸庞上没有胡须,连话音都还带一些稚音。</p><p>周国真是人才辈出啊,难怪他们能击败北汉和契丹,李延圭心想。</p><p>随后,按照城下喊话的要求,撤去城头弓弩手,对方靠近到百步之内。</p><p>他见到史从云对着他喊话,城头风大,只隐约听到几句“现在投降保你富贵荣华”“大周必得天下”“识时务者为俊杰”之类的话。</p><p>意思他已经明白了。</p><p>有那么瞬间,李延圭有些动摇,周朝气候已成,这是不争的事实,连一个前锋小将,他们都无法招架。</p><p>可很快,他想到在成都的全家老小,子孙儿女,如果他稍有异心,只怕全家上下几十口都活不成了。</p><p>关键是......他已经老了。</p><p>六十六的人,还有几年好活?</p><p>若是年轻力壮,为了前程报复,他说不定真会投到周军门下,如今不同了。</p><p>李延圭摇头:“某忠于陛下,忠于蜀国,誓死不会背叛,史将军不必多费口舌,我们手底下见真章吧!”</p><p>言罢,匆匆下了城头,不再理会城下的周军。</p><p>为稳定军心,他只能说赵季礼的援军就在路上,可其实他心里有些数,按照说法,赵季礼已经从成都出发快三个月了,如今依旧不见踪影,这援军十有八九指望不上了。</p><p>于是,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