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枢密使魏仁蒲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内殿直平日其实没什么大事,只需奉命行事,主要按枢密院定好的布防图部署便可。”史府中,王审琦正和史从云交代一些内殿直之事。</p><p>“平时就是点卯,轮番安排皇城巡检就可。</p><p>事情并不多,官家外出除非是打仗,否则也轮不到咱们扈从,平常外出都是东西班跟随。”</p><p>“都使只需每日早上去点卯,之后就能自由走动,巡视皇城也是内殿直职责所在。”王审琦笑道,“嗯......许多事其实可以变通。”</p><p>史从云顿时明白,拱手道:“多谢王都虞提点某。”</p><p>王审琦是隐晦的告诉他,你上班期间出去随便浪也没事,因为可以假公济私,内殿直本来就有戍卫巡逻皇城的职责。</p><p>史从云听着王审琦给他交代,透露一些潜规则,慢慢也觉得内殿直其实挺清闲的。</p><p>热情吩咐王叔王婶准备酒菜,招待王审琦。</p><p>时间也不早了,王审琦推辞不过就留下了。</p><p>对于当前接触过的众人,史从云大多都有个印象。</p><p>王审琦在这些武将中属于比较另类一些的。</p><p>一般来说武人说话没那么讲究,伤人揭短都是常事,大家都不在乎。</p><p>比如王仲就经常口无遮拦揭他的短,可那浑人没什么坏心,只是说话不那么讲究而已。</p><p>众人中向训稍好些,因为他读过书,高怀德粗犷,说话脏字不多,毕竟出生名门。</p><p>即便如此,这些家伙说起话来可一点不好听。</p><p>只有王审琦,虽是个武人出身,说话却似乎时刻拿捏着分寸,很谨慎,似乎为人处世,处处都小心翼翼。</p><p>这点史从云感受明显。</p><p>比如内殿直可以假公济私溜班这件事,要是让向训、高怀德这些人来说,他们肯定直接就说了,说不定还要炫耀两句。</p><p>可王审琦只是暗示他,都没明着说,足见其性格中的谨慎。</p><p>吃饭期间,史从云道:“听王都虞的口音,是北方人?”</p><p>王审琦点头,“我家祖辈是辽西人,后来迁到洛阳。”</p><p>史从云明了,随即拉近距离道:“那咱们可都算外乡人,某父亲也是云州人,如今才住到大梁来的,同是天涯流落人啊。”</p><p>听了这话,王审琦咧嘴笑了笑。</p><p>他慢慢也明白王审琦性格为何这么谨慎了,从辽西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可不要谨慎么。</p><p>“来,我敬王都虞一杯。”史从云说着举杯道。</p><p>王审琦面露难色,眉头纠结在一起皱起来,小心的说:“史都使,某......天生不善饮酒,都使好意心领了,只是这酒......某不能喝。”</p><p>史从云惊呆了,这些日子过来,他遇到的军中汉子,还真没有哪个不会喝酒的。</p><p>这个年代,喝酒几乎是军官们交朋友的前提。</p><p>像向训、高怀德等人来府上,不先喝两碗都不开口的。</p><p>平时众人在一块,哪个要不喝酒就是不给面子,今天居然遇到一个说不喝酒的。</p><p>王审琦可能以为他生气了,连忙接着解释:“某绝无不给都使面子的意思,实在不善饮......”</p><p>难怪他说话这么谨慎小心了,只怕光是不喝酒这点,只怕让他得罪了军中不少人,受了许多排挤和冷眼吧。</p><p>毕竟很多人都会认为他不给面子,不合群,难相处等等。</p><p>唉,这就是不喝酒的悲剧啊。</p><p>不过史从云可不会有那些看法,反而对王审琦这人更高看一眼了,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还能坚持不喝酒,有自己坚持,不是个人云亦云的人。</p><p>便道:“王都虞误会了,某没生气,喝酒本就是为助兴取乐,不善饮酒还强要喝酒反不快活,那就是本末倒置。”</p><p>说着起身叫来王婶,给王审琦换了茶。</p><p>王审琦有些感慨道:“某在军中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都使这么讲道理的武人。</p><p>某身子,今天居然遇到一个说不喝酒的。</p><p>王审琦可能以为他生气了,连忙接着解释:“某绝无不给都使面子的意思,实在不善饮......”</p><p>难怪他说话这么谨慎小心了,只怕光是不喝酒这点,只怕让他得罪了军中不少人,受了许多排挤和冷眼吧。</p><p>毕竟很多人都会认为他不给面子,不合群,难相处等等。</p><p>唉,这就是不喝酒的悲剧啊。</p><p>不过史从云可不会有那些看法,反而对王审琦这人更高看一眼了,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还能坚持不喝酒,有自己坚持,不是个人云亦云的人。</p><p>便道:“王都虞误会了,某没生气,喝酒本就是为助兴取乐,不善饮酒还强要喝酒反不快活,那就是本末倒置。”</p><p>说着起身叫来王婶,给王审琦换了茶。</p><p>王审琦有些感慨道:“某在军中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都使这么讲道理的武人。</p><p>某身子自幼不好,不能饮酒,也喝不来酒水那味道,以往无论军中哪家同僚置办酒宴,都是又喜又怕,还时常被同僚笑话。”</p><p>史从云则有些感同身受,感慨道:“谁说不是,喝酒本为取乐,反成痛事了,还是要因人而异的好。</p><p>不过军中多是粗鲁汉子,哪会知道设身处地为人想事,以后府上摆酒宴,王将军尽管来吧,在某这没人逼你。”</p><p>“恭敬不如从命。”王审琦漏出笑容。</p><p>一直到天快黑,史从云才送走王审琦,其人从头到尾滴酒不沾,在军中能算一怪人。</p><p>.......</p><p>时间飞逝,接下来几天,史从云有时去外城找王仲、邵季等人喝酒。</p><p>多数时候却都在和赵小娘学认字写字,他本就有文字功底,学得非常快,跟普通初学者完全不同,连赵小娘都吓了一跳,以为他是天才。</p><p>根本不知道他早就有很多学习经验。</p><p>到八月初,各军快要开始上直了,史从云去一趟枢密院。</p><p>枢密院原本在唐代是皇帝身边掌管文书的组织,由宦官组成。</p><p>可五代乱世开启后,战事越来越多,要处理的军事事务也成倍增加,皇帝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处理和考虑战事,枢密院也慢慢变成皇帝身边处理军事事务的机构。</p><p>原本三省六部中的兵部职能越来越弱。</p><p>随着后来发展,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到后周,已经成为全国最高的军事决策机构,而且也不由宦官充任,而是皇帝身边的心腹大臣。</p><p>如今的枢密院枢密使是魏仁蒲。</p><p>听说他也参加了高平之战,还带头冲锋,战后从枢密副使,右监门卫大将军擢升为检校太保,枢密使。</p><p>听起来是个有能力的人物。</p><p>到枢密院官署去是因为史从云要取布防图。</p><p>皇城布防是由枢密院的相公们商议的,他这个级别只有权领兵,还没权对这些大事指手画脚,总之就是上面怎么说就怎么做,多余的不问。</p><p>到枢密院官署,绕过一道松鹤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