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赵莹、进京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在家的日子十分舒坦,出征半年终于能安稳下来,今日睡下,知道明天还会在这醒来,不用为明天要不要打仗,会不会死这种问题担惊受怕。</p><p>也不用小小心翼翼,每天晚上仔仔细细磨刀补甲。</p><p>一觉睡到日上三竿,然后起床吃饭,就是最幸福的生活。</p><p>这样的日子以前他觉得稀松平常,在战场上讨生半年后,却觉得分外来之不易,是数不清道不明之血换来的。</p><p>第二天一大早,史从云先骑马去军营给跟随他回来的众人放了几天假,让他们随意去玩,四天后集合,之后才回家和众人一起收拾东西。</p><p>史家在京城有大宅,是当初史彦超跟随郭威入京时赏赐的,那边也有几个奴人帮忙看管。</p><p>史彦超出镇郑州之后家里人基本都到郑州了,但对京城并不陌生。</p><p>小妹史从梅也很高兴,小孩子都向往热闹的世界,他们不懂热闹的压力,只是单纯的爱热闹。</p><p>众人打包的时候,大娘一边忙碌一边跟他说了之前家里的事。</p><p>赵侍剑悄悄私下找他,不厌其烦的坚持要把之前的钱财还给他,史从云不耐烦的让她留着,最后忍不住骂了几句才让她消停。</p><p>后来说着说着,大娘说到一个叫闾丘仲卿的从事官想到史彦超麾下做事。</p><p>闾丘仲卿?倒是个很少见的姓,他心里想。</p><p>随后,史从云就把赵侍剑叫过来问她此事。</p><p>比起大娘,小姑娘就说得很详细,也跟他说了让人等消息原因,还让他知道很多知识,比如闾丘这个姓氏的起源来历。</p><p>听了赵侍剑的说法,史从云捏着下巴,也觉得有理,老爹以后肯定会位列侍卫司或殿前司的高官,身边要有读书人帮忙才行,否则给皇帝上书都写不清楚。</p><p>其次则是赵侍剑说的第二点最让史从云动心,那就是这个人在昭义军节度使李筠手下干过从事官,业务熟悉,来了就能做事,不是普通无用书生。</p><p>这样有经验的人可不好找,不是普通读书人可比的。</p><p>想了这些,史从云准备亲自去拜会一下。</p><p>于是便让大娘小娘小妹和家里的侍者们一同收拾东西,自己则让赵侍剑带路,去城里拜访一下看看。</p><p>若真是个不错的人,那以老爹如今的权势俸禄,养个从事官还不是轻轻松松,以后说不定还需要好多个。</p><p>出了门,赵侍剑跟在他身后,史从云牵来马,转身把轻声惊呼的小姑娘抱起来放在马背上,随后牵着马往郑州城去。</p><p>他这半年来天天骑马,屁股都骑出老茧了。</p><p>小姑娘显然没适应,双腿朝向他斜坐在马背上,紧张的抓着马脖子。</p><p>路上,史从云道:“你爹也在京城吧,这次回去想不想回家看看,要不要买点礼物。”</p><p>他知道赵侍剑的父亲是小娘赵矜的哥哥,小娘只是史从云的叫法,其实就是妾,地位比较低,只不过史彦超不在乎那些,史家也不是什么门楣高贵,规矩森严的世家,小娘反而算幸运的。</p><p>听说赵侍剑的父亲在前前朝做过官,也就是后晋朝,只是后来就没落了。</p><p>赵侍剑终于在马背上适应了,听他这么说想了一下咬唇道:“家里最缺的就是钱吧......”</p><p>史从云点头,“你说得也是。”说白了就是什么都缺,那买什么都是,买什么都也不是,还不如给钱就算尽孝道了。</p><p>“你爹以前做什么官的,怎么混得这么惨。”史从云牵马在前面走,口无遮拦的道。</p><p>“晋朝刑部郎中......”小姑娘小声回答。</p><p>“刑部郎中!”史从云大惊,按如今穷困潦倒的程度,还以为赵侍剑的老爹顶多是个小官,原来居然做到了刑部郎中的级别,那怎么还混得怎么惨?</p><p>后晋之后是后汉,后汉之后才是如今大周,虽然过去两个朝代,其实不过十年左右的事情,毕竟五代乱世改朝换代是寻常事。</p><p>见他惊讶,小姑娘解释道:“家父......其实没什么本事,都是蒙爷爷的荫才被拜官,爷爷不在自然就垮了。”</p><p>连蒙荫都能到刑部郎中,史从云顿时更好奇了,回头追问她:“你爷爷是谁?”</p><p>赵侍剑沉默了......</p><p>马蹄踩在城外青石板大道上,艳阳下,路边绿油油的杂草一丛连着一丛,随风摆动,刷刷作响,路边葱郁大树时不时洒落几片绿叶。</p><p>往来人好奇的看着他们这一对儿,年轻的小娘坐在漂亮的高头大马上,强壮的小伙牵马慢走,阳光和煦,风儿轻柔。</p><p>恍惚间像是盛唐的风气,仿佛穿越百年时光,又回到什么官的,怎么混得这么惨。”史从云牵马在前面走,口无遮拦的道。</p><p>“晋朝刑部郎中......”小姑娘小声回答。</p><p>“刑部郎中!”史从云大惊,按如今穷困潦倒的程度,还以为赵侍剑的老爹顶多是个小官,原来居然做到了刑部郎中的级别,那怎么还混得怎么惨?</p><p>后晋之后是后汉,后汉之后才是如今大周,虽然过去两个朝代,其实不过十年左右的事情,毕竟五代乱世改朝换代是寻常事。</p><p>见他惊讶,小姑娘解释道:“家父......其实没什么本事,都是蒙爷爷的荫才被拜官,爷爷不在自然就垮了。”</p><p>连蒙荫都能到刑部郎中,史从云顿时更好奇了,回头追问她:“你爷爷是谁?”</p><p>赵侍剑沉默了......</p><p>马蹄踩在城外青石板大道上,艳阳下,路边绿油油的杂草一丛连着一丛,随风摆动,刷刷作响,路边葱郁大树时不时洒落几片绿叶。</p><p>往来人好奇的看着他们这一对儿,年轻的小娘坐在漂亮的高头大马上,强壮的小伙牵马慢走,阳光和煦,风儿轻柔。</p><p>恍惚间像是盛唐的风气,仿佛穿越百年时光,又回到当初车水马龙,美人面若桃花,儿郎鲜衣怒马的盛世。</p><p>可惜那也只是刹那的缥缈恍惚,待到回神来,又怅然若失,想想如今天下,莫名惆怅,于是有人在心里叹息,那些都真实存在过啊。</p><p>小娘好一会儿不说话,史从云无赖的催了她好几次她才开口:“爷爷叫赵莹。”</p><p>.......</p><p>进了城,顺着赵侍剑的指路,史从云牵着马不断往前,接连走了两条街,转过好几个路口,踩着沾满苔藓细草的青石砖,穿梭在满是青苔的瓦舍之下。</p><p>史从云慢慢才回过神,赵侍剑居然说他爷爷是赵莹!</p><p>这其中的信息量到现在他才缓缓回味过来.......</p><p>随后又接连追问了一些她爷爷的生平事迹,作为,慢慢对上了,顿时就有一种魔幻的感觉......</p><p>居然是赵莹。他知道赵侍剑识字,写得一手好字,幼年时家里肯定是书香门第,可也没想过她爷爷会是赵莹。</p><p>别人他可能记不清楚,可对于喜欢读一些史书的史从云来说赵莹他可熟了,后晋宰辅,不止在中央工作,还出镇过地方节度,很有作为,当然这些都不是关键,关键是他主持编修了《旧唐书》。</p><p>而《旧唐书》是史从云前世最喜欢的史书之一,以后世的眼光看,《旧唐书》不是那种充满英雄史观、春秋笔法的史书。更加侧重于记录事实,详细记录各民族习俗,如实保存非常详细的史料。</p><p>可靠性非常高,别说比春秋笔法的《新唐书》,在记录历史真实方面远比九成的史书都可靠,包括很多大名鼎鼎的史书。</p><p>这也能看出赵莹这个人的处世态度。</p><p>只是万万没想到,他居然遇到了赵莹的后人,真是世事难料啊。</p><p>爱屋及乌,感觉整天任劳任怨,不敢反抗他的小姑娘似乎也多了一层光晕,也难怪她写得一手好字,还懂得那么多。</p><p>.......</p><p>闾丘家住在郑县西南的大院里,看来家里条件还是不错的,从北方来还有余力住这么大地方。</p><p>到地方后,史从云停住马,准备把赵侍剑抱下来,结果吃一堑长一智,他才回头,小姑娘已经自己跳下马了,根本不给他机会。</p><p>“哟,挺有悟性的嘛。”史从云夸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