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尾大不掉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样的结果是郑庄公乐于见到的,隐忍了二十多年,国内的叛乱终于被平定了,自己的母亲也终于被迎了回来,关键是内乱的这些年,对于郑国发展来说虽然受到了一定影响,但是因为自己措施得力,所以并没有影响到根本。

  接回武姜之后,郑庄公认为颍考叔出谋划策有功,于是就封他做了大夫,从此成为了郑庄公的亲信。

  郑国在郑庄公的领导下逐渐强大起来,那么这个时候的周王室怎么样呢?

  从当时的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周王室迁都到洛邑以后,它的北边是晋国,南边是申国、吕国,东边是郑国,西边是虢国。可以说王室要在中原稳住阵脚,就必须依靠他周围这几个诸侯国来抵御外敌。

  但是能依靠谁呢?申国、吕国是小国,现在南面楚国强盛,基本上把这些小国都打服了,靠不住;晋国是大国,但此时正内乱(这段历史叫“曲沃代翼”,讲晋国历史的时候再细说),没有精力管王室的事;虢国倒是没事,但是跟郑国的实力比起来那就差远了。

  也正因为这样,周王室让郑武公和郑庄公两代都做了王室的卿士,执掌朝政大权。

  郑庄公在位时,他领导下的郑国不仅发展国家经济,而且还积极扩充军队,广开疆土,比郑武公时期更为激进,俨然以诸侯国的霸主自居了。

  郑庄公无止境的扩张势力,这就激起了周平王的不满。于是周平王就想把郑庄公的权力分划出去,以此来阻止郑国的强大。

  那么分给谁呢?周平王左思右想,最后决定分给虢公。

  虢国我们之前已经不止一次提到过,在这里有必要再系统介绍一下。

  虢国在历史上总共出现过四个国家,因位置不同为别被加以东西南北相区别。

  西虢国是周文王弟弟虢叔的封地,原址在今山西省宝鸡市;东虢国是周文王另一个弟弟虢仲的封地,位置在今河南荥阳市汜水镇。两虢当时起着周王室东西两面屏障的作用。

  后来到了周宣王初年的时候,西虢国东迁,位置到了今河南省三门峡附近,因此改称南虢国。

  而到周幽王时期,郑桓公接受太史伯阳父的建议,在东虢国和郐国之间重现建立了郑国,并提前周王室进行了东迁。

  而到郑武公时期,东虢国被郑国彻底消灭,其后裔西迁至山西省平陆县,为子爵国,后世称为北虢国。

  北虢国无力自保,只得依附于南虢国,又因两虢隔黄河相望,其实只是一个虢国。

  不管是西虢国还是南虢国,其位置都在周王室的周围,因此其国君历来受到王室的赏识和重用。

  周厉王时,为了分化大宗周公和召公的权力,周厉王在政治和军事上启用虢公长父,并命他率军攻打过淮夷;虢公长父之子虢文公,曾在周宣王“不籍千亩”时进行劝谏,结果周宣王刚愎自用,才有了后来千亩大战之败;周幽王时的虢石父,奸佞小人,阿谀好利,正是他提出的“烽火戏诸侯”才导致西周的灭亡;虢石父之子虢公翰,不服周平王统治,重新另立周携王,实际掌权二十多年。

  由此可见,在西周末年到东周初年,虢公的地位一直都是很高的。

  这次为了平衡郑庄公的权力,周平王打算摒弃之前与虢公翰的嫌隙,重新任用他的儿子虢公忌父。

  没有不透风的墙,周平王要分权这事就传到了郑庄公耳朵里,从此他就开始怨恨起周平王。

  说起来,郑庄公比他的父亲郑武公还要强势,郑武公当时发展实力的时候恐于王室有意见,还知道让出部分土地来给王室;而郑庄公可不吃这套,明确表示出对王室的不满。

  周平王恐于郑庄公的势力,随即澄清绝无分权之事,并让自己的一个儿子王子狐入郑为质,郑国也为了缓和矛盾,遂派太子忽入周为质,史称“周郑交质”。

  关于这段历史,《左传》中的君子是这样评价的:“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zhǐ)之毛,蘋蘩(píng fán)蕰藻之菜,筐筥(kuāng jǔ)锜釜之器,潢汙(huáng wū)行潦,实际掌权二十多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