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厉王祸国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要开始讲春秋,就必须要讲讲西周是如何灭亡的。

  我们之前讲过,西周始于前1046年,是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灭商后所建立,至前771年周幽王被杀,共经历了11代12任君主,大约持续了二百七十五年。

  周朝从鼎盛到衰落,这个过程很漫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间,有三个周王应当负很大的责任,他们就是西周的最后三个君主——周厉王、周宣王和周幽王。

  第一个要说的是周厉王,他是西周第十任王。

  周夷王后期大周已经开始衰微,南部楚国自立为王,摆明了已经不服从中央的管理了。就在处处受气的这种大环境下,周夷王结束了自己家的一生,其子姬胡继位,史称周厉王。

  周厉王的执政,归结起来有两点重大失误:第一是他与民争利,第二就是他压制言论。

  首先说第一点,周厉王与民争利。

  周共王时期,为了弥补其父周穆王巡游留下的财政空缺,他放开了土地政策,允许土地私有以及买卖。这个办法短时间内是促使了财政的回填,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实际掌控的土地越来越少,从长远来看国力只能越来越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到周厉王时期,在大臣荣夷公的大力提倡下,将山林川泽收归国有,不再允许国人依山泽而谋生。这个举措的提出,直接推翻了之前土地私有的政策,《史记》说其违背了周人共同享有山林川泽以利民生的典章制度,直接伤害了国人的利益。

  西周时期,王或诸侯所居都城及其近郊称为“国”,郊以外称为“野”或“鄙”。居住在国中的是国人,其余则是野人、鄙人。国人是一个比较高的阶层,有一定的权利,比如说可以参加祭祀,可以从军,可以做基层官吏等。

  周厉王这个措施直接导致了国人与其矛盾尖锐化,在这种情况下,国人意见很大,纷纷公开议论君王的过失。

  对此,周厉王采取了高压政策,派出相当规模的密探监视国人,只要有人在背后议论他,他就将这人杀掉。

  这样的暴政实施了一段时间,最终导致“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也就是说国人在路上见了面也不敢开口说话,只是互相使个眼色示意一下。

  周厉王反而很高兴,跟手下大臣说:“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史记·周本纪》)

  “弭”的意思就是堵住,“谤”在古代不是诽谤的意思,而是泛指在背后议论人,不论好话坏话都叫“谤”。

  周厉王的意思是说,我能消除百姓对我的议论,百姓再不敢有怨言。

  这时周朝的世袭卿士召公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站出来反驳君主说:“您这只是把他们的话堵塞回去而已。堵住百姓的嘴巴,要比堵住河流的害处更严重。水蓄积太多,河流一旦决口,所伤害的人一定很多;不让百姓说话,道理也是一样。所以,治水的人要疏通河流,使流水畅通;治理百姓的人要开放言论,使百姓敢于说话。只有百姓敢说心里话,圣明的君主又能从这些话听出善事加以推行,恶事加以阻止,这是国家才能繁荣昌盛。如果堵住他们的嘴巴,您不会听到他们的心里话,那么又怎么会有人跟您真正同心呢?”

  这里的这位召公,因其死后谥号为“穆”,所以历史上称为召穆公。

  召穆公为召公奭后人,“召公”跟“周公”一样,从召公奭开始便成为了爵位,被其后人世袭,因此召公奭的后人是享受两个爵位的,一是燕国的君主,另一个就是召公。

  召穆公出于好意提出来的这个意见,周厉王根本没听进去,相反的却比之前更加严苛。

  召穆公所说的话中有一句,《史记·周本纪》原文是:“防民之口,甚于防水。”

  此话是司马迁借鉴《国语·周语上》的话写成的,原话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而这一句此后也成为了一则成语,指阻止人们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比喻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

  结果,周厉王的高压政策只实行了三年,在前843年就演变成了大规模的国人暴动,这也是周朝历史上第一次国人暴动。

  周厉王迫于压力,赶紧从从京城丰镐逃了出来,最终逃到了彘(zhì)地,也就是今天山西省的霍县东北。

  《史记·周本纪》记载,当时周厉王逃得太匆忙,匆忙到都将年幼的太子姬静落下了,最后还是召穆公家将他救下,藏在自己的家中。

  但是这事后来被国人知道了,于是他们就把召穆公家围了起来,要求召穆公将太子交出来正法。

  《国语·周语上》中记载召穆公此时的话:“昔吾骤谏王,王不从,是以及此难。今杀王子,王其以我为怼而怒乎!夫事君者险而不怼,怨而不怒,况事王乎?”

  意思是过去我多次劝谏君主,结果君主不听,所以罹受如此的祸难。现在假如太子被杀,君主将以为是我因为怨愤而促成此事。事奉国君遇到危险都不埋怨,有怨气也不发怒,何况事奉天子呢?

  之后召穆公为保护太子,狠了br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