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西周衰危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康熙、乾隆都有六次南巡,我们的周穆王也有一次南下,但是这次不是去游玩,而是征伐。

  周穆王在位第三十七年,他突然率兵南下,攻伐楚国。

  这是让楚国人没有想到的,怎么刚刚还是盟友,这马上又成了敌人,这周朝人真是翻脸比翻书还快。

  但是此时周朝军队士气正盛,楚国人此时有些胆怯,最终选择了臣服。

  见楚国人已经臣服,周穆王很高兴,于是他效仿大禹,在涂山(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东南)会合各路诸侯,宣誓周朝在东南的统治。

  通过此次东征和南征,周穆王使东南许多方国和部落归顺于周,这对周王朝的统治具有积极的意义。

  周穆王在位第五十五年的时候,因其年龄已经很大,最终在丰镐去世。

  后世对周穆王褒贬不一,列子列御寇认为他“不恤国事,不乐臣妾,肆意远游”,致使朝政松弛,也为之后周朝由盛转衰埋下了伏笔;而管仲则认为他效法文王、武王的治国理念,文武兼有,取得了不朽的功绩。

  然而后世诗人赞叹更多的是周穆王身上的奇幻经历,以及他的爱情。

  唐代诗人唐彦谦曾作《穆天子传》一诗:“王母清歌玉琯悲,瑶台应有再来期。穆王不得重相见,恐为无端哭盛姬。”

  “诗魔”白居易在他悼念汉武帝的爱妃李夫人的长诗《李夫人》中有这样的诗句:“君不见穆王三日哭,重璧台前伤盛姬。又不见泰陵一掬泪,马嵬坡下念杨妃。”

  白居易除了感怀凄美爱情的诗,同样也有对周穆王沉迷游玩和美人而致使周朝逐渐败亡而感伤的诗,名为《八骏图》:“穆王八骏天马驹,后人爱之写为图。背如龙兮颈如象,骨竦筋高脂肉壮。日行万里速如飞,穆王独乘何所之?四荒八极踏欲遍,三十二蹄无歇时。属车轴折趁不及,黄屋草生弃若遗。池西赴王母宴,七庙经年不亲荐。璧台南与盛姬游,明堂不复朝诸侯。《白云》《黄竹》歌声动,一人荒乐万人愁。周从后稷至文武,积德累功世勤苦。岂知才及四代孙,心轻王业如灰土。由来尤物不在大,能荡君心则为害。文帝却之不肯乘,千里马去汉道兴。穆王得之不为戒,八骏驹来周室坏。至今此物世称珍,不知房星之精下为怪。八骏图,君莫爱。”

  周穆王就这样随着他的奇幻故事而长埋地下了,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的大周王朝,从他的扬威四方和东南巡游之后,就再没有达到过这个高度。

  周穆王死后,其子姬繄扈继位,史称周共王,或周恭王。

  周穆王在位期间,由于其征伐犬戎,致使荒服不朝;周游天下,挥霍了大量的财富,到了周共王时期,周王室的财政已经十分空虚了。

  为了弥补周王室的财政空缺,周共王只好削减直属于周王室的军队,减少开支。但是光“节流”不是办法,“开源”才是最终出路。

  最终周共王想出来一个办法,那就是他废止了周王室此前一贯的“土地国有”的旧制度,开始允许土地私有,甚至买卖。

  有人会说,这不是败家子吗?都开始卖自己家里最值钱的土地了,那还能长久的了?

  这个话如果放在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地主身上是完全适用的,可问题是那是春秋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当时的很多现实情况,让周共王不仅不是一个败家子,反而为当时国家的发展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

  西周在最初分封的时候,对于各种爵位所拥有的土地大小都是有明确限定的,比如公爵国的领土面积规定为五十平方公里,侯爵国和伯爵国是三十五平方公里,子爵国和男爵国是二十五平方公里。当然这些限定也是有弹性的,比如齐、鲁等重要大国,范围就会更广一些,但是也在一个固定的限额之内。

  但是随着各国的发展,人口越来越多,需要的土地也就越来越多,最后各国只能超出自己国家爵位所限定的面积,不断向外扩张土地,这种情况造成的后果就是最后各国边境线连在了一起,之间没有未管辖的土地了。

  这种情况其实周王室是知道的,但是他们采取的应对策略就是睁只眼闭只眼,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他们需要诸侯国发展,以便替王室抵挡外族的入侵。

  虽然诸侯国的面积在不断的扩张,但是各国在周王室那里的备案还是原来那么大面积,这其实就给了周共王可以下手的时机。周共王放开了土地买卖,其实也就是把原来属于诸侯,甚至诸侯国里卿大夫的土地给卖了,从而聚集了不少的财富,而实际上周王室一点损失没有。

  所以周共王这招确实损,你们诸侯国不是不按实际报你们国土面积嘛,那正好借这个机会让王室大赚一笔。

  然而“私有制”这么一推行,导致的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首先是贵族阶层有了较强烈的不满情绪,原因就是他们的奶酪被侵占了,每个国家每个贵族都在财富上削减了不少;其次就是本来属于自己国家的土地现在被卖给别的国家了,这样造成了国与国之间矛盾,诸侯间的攻伐明显增多。

  如果周共王是个有为君主的话,这些问题他估计也能通过政治手腕解决掉,可问题是他达不到一个明君的基本素些,但是也在一个固定的限额之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