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大禹治水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禹的父亲是鲧,而鲧的父亲是鲧祖,鲧祖的父亲是鲧曾,鲧曾的父亲是颛顼,也就是说禹是颛顼的后人(《史记》误认为鲧是颛顼的儿子)。

  之前我们说过,尧为少昊后人,舜为颛顼后人,禹也是颛顼后人,虽然其祖上都是黄帝,但是到了他们这辈,亲缘关系已经很疏远了,就像现在都姓“王”的几个人,实际上没有任何的亲缘关系一样,所以当时可以说真的是唯才能而让位,而不再看血缘关系了。

  鲧姓姒(因禹得姓),字熙,是尧的部下,后被尧封于崇地,故称崇伯鲧或崇伯,为有崇氏部落的首领。

  《吴越春秋》里详细记载着禹的出身和事迹,结合后来的《史记》,这里将禹的情况进行一下汇总。

  相传鲧的部落原来生活在了西羌,地名叫石纽,也就是今西川省汶川县。

  后来鲧娶了有莘氏部落的女儿脩(xiū)己,但是两人婚后一直没有一儿半女。

  有一天她到砥山去游玩,无意见发现一颗薏苡(yì yǐ)珠甚是鲜艳,于是安奈不住内心的冲动而将它吞食。这一吞不要紧,顿时感觉心神好象被人触动了一样,之后便怀了身孕。

  到了要生产的时候,结果脩己难产,没办法只得进行了剖背产(注意不是剖腹产),就这样生了一个儿子。

  鲧给这个儿子取名叫文命,字高密,这就是禹,而“禹”同样是谥号(一说禹就是名字)。

  按这种说法,禹也是神仙的儿子,并非鲧亲生。这自然是后世杜撰,以此显得这些人出生不凡,从而强调天子之位由天所授。

  我们之前讲过,尧统治的时候,正好赶上了大洪水泛滥,天下饱受水灾,百姓无法安居。

  尧担忧百姓深受洪灾之祸,于是就召集来了四岳,让他们推荐贤能的人来治理洪水。

  四岳经过认真的分析,一致推举了鲧,但是尧认为鲧这个人靠不住,经常违抗命令不说,还曾自作主张致使危害本族的利益,这样的人怎么能承担这么重要的任务呢?

  看来尧对于鲧平时的表现还是有些不满意的。

  但是四岳认为此时已经没有人再比鲧有才能了,尧想了想也确实是这样,于是便让鲧去试一试。

  但是没想到的是,鲧这一试就是九年。

  在这九年时间里,鲧虽然用尽了办法,但是洪水却并没有治好,经常反复。

  后来舜代替尧行天子之职,有一次他到各地去视察臣下的工作,在得知鲧的治水没有成效时,大怒,于是痛骂之后将鲧流放到了羽山(今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与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交界处)。

  鲧感觉很委屈,自己没有功劳还有苦劳,为了能治好水患他也是倾尽了全部,没想到自己最终却受到这么的待遇,于是一气之下,鲧便跳河自杀了,相传变成了“黄能”,而因其曾经治理水患,后世对其评价还是比较客观,于是后世尊其为“羽渊之神”。

  “黄能”在《山海经》中被记载为一种神话动物,为三只脚的鳖。后世也有认为“黄能”就是“黄龙”,晋代郭璞引《开筮》曰:“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也。”

  关于鲧是不是自杀,《山海经·海内经》有不一样的记载。

  说鲧为了能堵住洪水,私自偷取了尧的宝物“息壤”,传说“息壤”是自己能够生长的土壤,鲧认为用不断增长的土壤一定能够填埋洪水。

  但是他想错了,单靠堵是堵不住洪水的,因为堵东海县与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交界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