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卫国之乱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关于石碏出身,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

  石碏是卫国第六任国君卫靖伯的孙子,后来以自己的字“石”为氏,因此称为石碏。

  石碏的家族后世都以“石”为氏,而石氏因为石碏的缘故而显贵,后世多有在卫国执政者,而石碏便是“石”姓的主要得姓始祖。

  石碏说了这番劝谏之后,卫前庄公根本听不进劝告,依然放纵州吁。

  《诗经·国风·卫风》里有一首名为《考槃(pán)》的诗,就是讽刺卫前庄公不听像石碏这种忠臣之言的:“考槃在涧,硕人之宽。独寐寤言,永矢弗谖(xuān)。考槃在阿,硕人之薖(kē)。独寐寤歌,永矢弗过。考槃在陆,硕人之轴。独寐寤宿,永矢弗告。”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这单纯是一首赞美隐士的诗,宋代大儒朱熹就认为此诗是赞美“贤者隐处涧谷之间”的,因为《诗经》中的诗没有具体作者,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非常普遍,诸君不必纠结。

  石碏一看君主是这个态度,知道卫国早晚要乱,于是就告老还乡了,以保全自己的宗族。

  前735年,卫前庄公病逝,太子完顺利继位,史称卫桓公。

  卫桓公继位之后,总是看不惯州吁骄奢淫逸的样子,于是一怒之下把他赶回了自己的封地。

  州吁可不是好惹的主,他本就喜好武事,见卫桓公如此对待自己,不禁恨得牙根痒痒,于是他就在自己封地招降纳叛,结成团伙,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争取有一天武装夺取卫国的天下。

  这个桥段像极了郑庄公和共叔段,但是唯一不同的区别就是共叔段兵败身亡,而州吁则成功了。

  州吁经过十几年的准备,前719年,他带他的反叛大军突然杀回卫都朝歌,卫桓公因为准备不充分而被杀,从此州吁自立为卫国国君。

  相传与卫桓公情同母子的庄姜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悲痛欲绝,但是形势不可挽回,于是她着手安排卫桓公的后世,并亲自送卫桓公的薛国夫人归国。

  《诗经·国风·邶风》中有《燕燕》一诗,就是描写的这个过程。

  我们之前讲过,州吁知道自己上位不正,于是积极对郑国用兵,想借此缓和国内矛盾,但效果并不明显,毕竟他是弑君篡位,所以他无法安定卫国的民心,为此他很苦恼。

  这时候石碏的儿子石厚来献计了。

  石厚一直以来跟父亲石碏意见相左,他是铁了心跟从州吁的,在州吁还未掌权时他就跟石碏说“州吁早晚要当君主”,为此爷俩还闹得很不愉快。

  那么石厚此时有什么好主意呢?

  其实他也没什么主意,但是他了解父亲,石碏在卫国威望甚高而且多有良策,所以他的主意就是让州吁去向父亲讨计。

  州吁认为石厚说得对,当务之急就是去找石碏,于是亲自带礼品来到石府。

  石碏即便是再不愿意见州吁,但是碍于君臣之礼,也只能以礼相迎。

  石碏在清楚了州吁的用意后,略加思索,便建议州吁朝觐周天子,然后由天子亲自任命他为卫公,那就可名正言顺了。

  可是州吁担心周王不给他这个面子,于是石碏就建议他先去拜会陈国的君主陈桓公,因为陈桓公跟周王关系密切,打点好了陈桓公也就相当于打点好了周天子。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卫国和陈国虽然并不相邻,但是因为多年通婚的关系,自然两国贵族间都有了一定的血缘关系,所以这么多年两国关系一直很好,并且两国立国盟约,不管哪国受到侵犯,另一国必须倾全力支援。

 &em>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