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最新网址:www.wx.l</p>沈闳终于赶在腊八之前赶回到京城,从温暖如春的南城一下子回到白雪皑皑的北地,饶是一路上努力适应,入京之前还是染上了风寒。

  是以他回京之后也未入宫,只写了一份奏陈,让赵继祖带给陈太后,自己则直接回了家。

  沈家人谁也没想到他回来的这样早,也没到门口迎接,甚至几个粗使下人还在拼命地给门口铲雪,预备等会儿迎接老太爷回府。

  哪成想雪还没铲完,沈闳的车驾就已经停在门口了。

  几个粗使下人丢下扫帚铲子就跪下磕头,门子连滚带爬地去给田氏报信儿。

  田氏屋里烧着地龙,室内几盆水仙刚刚绽开花朵,一室的香气,春意融融。

  沈福喜正在连比划带说:“……要说那个李连富,也不是什么正经的官家老爷,家里世代都是做屠户的,几代积累下来,家底儿倒是丰厚,娶了位美娇娘,生了个女儿真可谓是西施再世、貂蝉重生,被当地一位举人老爷看中,也不嫌弃出身,娶回家做了正室夫人……”

  内容虽然没什么好笑的,可加上沈福喜夸张的动作和挤眉弄眼的神色,把田氏逗得前仰后合。

  “老夫人,老太爷回来了。”二门处的婆子从门子处得了消息,赶紧进来禀告。

  “怎么这样早?”田氏擦擦眼角笑出来的泪花,对沈福喜道,“你阿翁肯定是怕冷,没进宫去复命。”

  还不等田氏起身出去迎接,院子里就响起急促的脚步声。

  “阿嚏!”

  伴随着响亮的喷嚏声,沈闳一挑门帘子进来道,“可冻死我了。”

  “阿翁。”沈福喜赶紧上前请安叫人。

  “呦,这是福喜吧?”沈闳的记性倒是极好,“长这么大了,还是小时候的模样,这次去的穷乡僻壤,没什么好东西,倒是带回来不少土仪,喜欢什么自个儿去挑。”

  沈福喜知道沈闳应该是有话跟田氏说,识趣地告退了出去。

  倒还真有人带她到厢房,抬出几口箱子让她挑选礼物。

  沈福喜当然不好意思自己随便拿,可又对这些土仪很是好奇,打算看看就回去。

  下人将几口箱子全都打开,沈福喜的下巴差点儿掉到地上。

  这,这是土仪?我读书少你别骗我!

  箱子里放着――砍刀、匕首、面具、木雕、不知什么动物牙齿串成的项链手链、一些不知名的动物皮毛、最后一个箱子里还有两个铜鼓。

  阿翁,你这是抄了哪个巫蛊部落的老家?

  不过,这些东西倒是比买些吃食布匹回来强多了,沈福喜略微有些心痒痒了。

  刚好巧云从正房出来再次传话道:“老太爷吩咐了,东西由七娘随意挑选。”

  沈福喜觉得自己再推脱就太假了,于是按照刚才一眼相中的,挑了一把匕首,一个面具和两个木雕。

  正房内室,沈闳已经褪去外衣上炕歪着了,捧着一碗热滚滚的姜茶,半晌才觉得整个人重新活过来了。

  “如今已经不是先帝在位的时候了,你回来也不知道入宫去复命,若是上头怪罪下来可如何是好。”田氏一边将汤婆子塞到他脚下,一边小声埋怨道。

  “放心,我心里有数。”沈闳靠在引枕上,将手中的姜茶一饮而尽,一脸惬意地说,“南边气候与京城迥异,岑氏去了之后水土不服,倒也是她命薄,回京路途太远,我就命人将她的尸骨火化,就地埋了,你记得赏她家些银子便是了。”

  田氏闻言轻叹一声道:“这都是她的命。”说罢也不再提此时,将家中这段时间的事情捡着要紧的跟沈闳念叨念叨。

  沈闳半阖着眼睛,也不知是听进去还是没听进去。

  外头又有人来报:“老太爷,老夫人,宫中内侍来传话,请老太爷准备领赏。”

  “麻烦!”沈闳懒洋洋地从炕上起来,下面的侍婢忙将官服等物捧上来,伺候他更衣。

  田氏给他整理着帽子道:“你这嘴,即便在家里也顾忌些。”

  原本,陈太后见只有赵继祖入宫复命,心下是有些不快的,但等看到沈闳的奏陈,脸色顿时由阴转晴。

  沈闳的奏陈上来便写,自己入京途中沾染风寒,如今涕泪交加,发热不退,虽有满怀面君复命之心,却不敢为我心里有数。”沈闳靠在引枕上,将手中的姜茶一饮而尽,一脸惬意地说,“南边气候与京城迥异,岑氏去了之后水土不服,倒也是她命薄,回京路途太远,我就命人将她的尸骨火化,就地埋了,你记得赏她家些银子便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