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技艺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最新网址:www.wx.l</p>瞧三景不难,是因为景色就在那里,又不收费,只要你来,随时都可以观赏。

  看三人不容易,是由于他们并不像风景一样,总是伫立在那里,等着你来瞧。

  首先,叶先生出来的时间,嗯,不确定,不过,天气好的清晨或者傍晚,先生会由学生陪着,到林中散步,或者在水畔垂钓。

  先生路过的地方,人们都会停住脚步,跟先生打个招呼,先生会颔首回礼,偶尔的,会停下来和农人们说几句话,聊一聊农事家常。如若先生不停下,农人们打完招呼,就不敢随意打扰了,他们知道,先生乃德高望重之人,不能随便扰先生清静。

  其次,另外两位穿着素色书生袍的年轻先生——西远和秋阳,他们七天里只出来上两日课,上完课,去向也不确定,或者回村,或者去先生的学馆,或者去另外的地方,至于什么地方,别人就不得而知了。

  因此,要想远远瞧一瞧当世大儒叶先生,你要起早来到莲花村或者一直留恋到傍晚,要想见另外两位先生,得事先知道他们来莲花学堂的日子,然后,在学堂门前,“守株待兔”。

  三人中,能见一人已经属于难得的机缘。若是三位一起见到,那可真是难上加难。当然,偶尔中的偶尔,来此地游玩的人,会见到两位年轻先生陪着叶先生在林中散步,或者漫步于杨柳万条的莲花渠,那可真是一饱眼福,回去立马成为跟别人吹嘘的谈资。

  要说两位先生穿的书生袍,也没啥特色样,不知道为啥,穿在他们身上,却别有韵味,给人一种超脱凡尘之感。

  因此,看过的人纷纷效仿,竟然连颜色、布料都要一模一样。

  一时间,素色书生袍成为彦绥乃至彦绥附近年轻一辈最流行的服装款式。连刚进入学堂学习不久的小娃娃们,都争相效仿。

  不上课的时间,孩子们会拎起小篮子,去野地里寻草药,什么婆婆丁(蒲公英)、车轱辘菜(车前子)、苋菜、鬼针草、苍耳……总之,去野地里转一圈,将你见到的野菜野草,挑新鲜的挖回来,提到西家庄那里,就能换来银钱。

  那里,西家小神医派了专门的人,收购人们采集来的,有药用价值的药草,要求比较严格,不过,人家事先会将什么样子的收购,什么样子的不要,都告诉你,只要照着做就好。

  负责收购药草的,是当初永宁关,跟着姜掌柜的两个小伙计。

  前年,西远去信召回姜掌柜,并征询了姜掌柜的意思,后来,转派他到临县西记药铺做了掌柜。

  他在永宁关招的两个伙计,一听说少东家要召回姜掌柜,死乞白赖地非得跟着,他们可是见过少东家的,觉得跟着这样的主家,以后一定会有好日子过,因此,跟姜掌柜求了又求,最后弄得姜掌柜无法,只好写信将情况跟东家讲了,西远同意后,将两个小伙计一起带了回来。wx.l[]

  回来后,姜掌归去西记药铺了,两个小伙计西远瞧着办事麻利,手脚勤快,又粗通药理,因此,便留下他们给长朔帮忙,归李原管理。

  他们俩主要帮主家七少爷伺候药田,还有药材的炮制。不会的,七少爷会手把手地教,两个人学的很快,如今已经能够上手了。所以,西家炮制出的药草,多出于他们之手。

  长朔本人也会动手炮制,不过,他炮制出的药草,比别人弄的效果要好,西家轻易不对外发卖,留着自家用,或者相熟人家有人生病,从中取用,因此,如今想买到西家小神医亲手炮制的药草,殊为不易。

  那两个伙计,见长朔炮制的药草效果比他们弄的好,一开始还不服气,发誓要好好炮制,一定要弄的跟七少爷一样,结果,不管他们是见过少东家的,觉得跟着这样的主家,以后一定会有好日子过,因此,跟姜掌柜求了又求,最后弄得姜掌柜无法,只好写信将情况跟东家讲了,西远同意后,将两个小伙计一起带了回来。wx.l[]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