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4章 郑芝龙的等待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道:“儿子是第一次统军挂帅,还请父亲大人训示。”

  郑芝龙也不客气,泛泛说了几句,又道:“马上就要北伐,我福建军大多是大洋上的好汉,在江淮水乡作战尚可以。但幽燕之地都是一马平川,如果没有骑兵,这仗就难打了。为父看你军中马料匮乏,还是提前准备为好。这战马不能光吃草,得吃粮食。还必须是小米、高粱和黑豆,其中黑豆最好。这些江南并不出产,你得提前准备。不如先过江去,在淮北购些小米和豆子,建几个粮仓,也好大军出征时沿途补给。而且,光这么等着也不是办法,几万人马北上,光过江就得六七日。你现在就需筹备,陆续将兵马开过江去。”

  父亲的话郑成功自然经服,而且这确实是执重之言。这次北伐,他手头可以出动的兵马有三万之巨。这三万人马,一日三餐下来就是一笔巨大的数字,不可能随军携带,需一边走一边补充。否则,光运输粮秣,就足以让部队累垮。

  沿着进军路线设置补给点确实是一个好主意,宁乡军好象也是在这么干的。

  而且,这些补给点都需要布置军马防守,从这里到北京,最后投入一线的作战部队能有一万就算是不错的了。

  和父亲见了面之后,第二日郑成功就过了江,将镇海军的行辕设在扬州,开始调动部队,购买粮秣。

  却不想,这正是郑成功父亲的计算。

  听到那个部将这么说,郑芝龙摇头道:“大木这个孩子,有赤子之心,最是单纯热血。外人只要对他好,他就是赤心以报,有的时候未免幼稚。我让他去江北,就怕是他顾念到钱谦益的师生之情,‘乱’了老夫的计划。”

  部将犹豫道:“总兵官,末将觉得……末将觉得这样不太好……”

  郑芝龙淡淡道:“老夫是郑家的当家人,老夫知道,怎么做才对家族有利。等着吧,等着吧,或许马瑶草和阮大铖会给我们一个惊喜的。阮圆海,小人尔,但马瑶草却是个人物,值得人尊敬。”

  今天,在经过多日的接触之后,阮大铖约郑鸿逵说话,想必已经有了计较。

  马士英开出条件了。

  ……

  整个阅江楼已经被郑芝龙包了下来,楼上楼下到处都是穿着闪亮铠甲的健儿。

  也不知道等了多长时间,只听到一阵通通通的脚步声,有人在上楼梯。

  听得出来,此人身高体壮,是个勇士。

  郑芝龙回头看去,正是一个高大的中年将领:“如何?”

  来人回答:“禀南安伯,方才天子已经诏阮阁老并马首辅进宫诏对,应该马上就会有消息。郑总兵怕南安伯等得心急,命末将过来先回话。”

  “很好,看来事情要成。”郑芝龙喃喃道:“这个马瑶草做事还真是雷厉风行啊,比钱牧斋这个老儒生可靠多了。”

  那高大将领一拱手:“南安伯,末将再去阮阁老府看看,若有消息,立即随郑总兵一道过来回话。”

  “等等。”郑芝龙叫住那个将领。

  “总兵官请示下。”

  郑芝龙:“马宝,你的一身本领都在马上。这一年来,你在福建也没有施展的余地。如今,我军马上就要北伐,真是用你的时候,随老夫一起去北京吧。这次老夫来南京,随船带了三百匹战马,那都是为你准备的。且让你在镇海军中做一个守备,统领骑兵。好做!”

  “末将自从逃去福建之后,原本像孤魂野鬼一般。若不是总兵官,现在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形。总兵官不以为小人粗鄙,收留在下,此恩如山之大。现在委以重托付,怎不叫末将感‘激’涕淋?”马宝一阵‘激’动:“愿为南安伯效死!”说着,眼泪就滴了下来。

  没错,他就是从阿济格刀下逃生的马宝,吴三桂麾下第一勇士马宝。

  他那日在天‘门’山从阿济格刀下逃生之后,就寻了个地藏匿起来。等到大战结束,才偷偷逃了出去。

  他是彻底被宁乡军海军的炮火给震撼了,加上关宁军又被全歼,竟不知道该去哪里。感觉天下之大,竟没有自己容身之处。

  就这么‘混’‘混’厄厄都走了一月,只见眼前一片广阔水域,竟是到了大海边上,一问,才知道是福建泉州。

  他虽然身子健壮,可心情低落,加上水土不服,就病倒了。而身上的银子也使了个‘精’光,没奈何,只能厚着脸皮去福宁镇投靠。

  郑芝龙自然是知道马宝这个人的,听到他来投,心中大为惊喜。不过,他知道关宁军的人一向狂妄,就算要用,也得压一压,就下到部队里做了一个普通将官。

  这次来南京,感觉此人的火气已经磨得差不多了。他有熟悉北京地区的山川地理,北伐正是用他的时候。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