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4.第1264章 李率泰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私底下,李率泰对自己的不争气也是异常难过,用功不可谓不刻苦,可效果却是了了。

  那个时候,他的理想是做一个纵横沙场的大将军,将来继承父亲的官职,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然后得到大明朝皇帝的奖赏。他甚至幻想过自己将来平定辽东,收拾旧山河,朝天阕那光荣的一幕。

  也就是说,他的少年时代就是为这一幕而准备的。可是在万里四十六年,理想破灭了。

  努尔哈赤入侵明朝,围困抚顺,并致书给李永芳道:“明朝发兵帮助叶赫,我才率军来攻,你只是一个游击,能够战胜我吗?你很有才智,识时务,我国正需人才,像你这种人才我怎能不加以重用?你要是想战的话,我军弓箭可不认识你。你若出降,我便保城中百姓安宁。你不要以为我在吓唬你,我若连你这区区一城都打不下,还出什么兵?降不降,你好好考虑。”

  李永芳看完书信后,便登上南门请降,但仍命士卒准备防御战具。后金军以云梯攻城,很快就登上城池,斩杀守备王命印。李永芳于是出城投降,并匍匐在地,拜见努尔哈赤。

  自己心目中神人一样的父亲竟然投降了敌人,可耻地做了汉奸,这让李率泰痛苦得无以名状。看到整个抚顺被奴尔哈赤彻底摧毁,百姓被尽数迁往赫图阿拉,等到了地头,十不存一,一路都是尸骸时,李率泰更是心都在滴血。可以说,这满城百姓都因为李家而死。

  可是,他不过是一个少年,又做得了什么呢?

  最让他痛苦的是,父亲投降满清之后,竟然娶了满清贝勒阿巴泰之女,奴尔哈赤的孙女为妻。而自己的亲生母亲则降为小妾,在抑郁和悲伤中去世。这事,李率泰一辈子也不肯原谅父亲。

  直到父亲在天聪八年去世,心中那片恨意才逐渐平息下去。

  在父亲投降大清之后,自己的名字也由李延龄改成了李率泰,是奴尔哈赤亲赐的。

  整个少年时代,他都饱受着汉夷大防和母亲一事的折磨,整个人都被折磨得快要疯了。整夜整夜地失眠,头发一把接一把地掉。

  只有在战场上,用刀砍下敌人头颅的时候,他才能暂时忘记心中的伤痛苦。

  发现这一点是在跟从清太宗皇太极征讨察哈尔,当他骑着战马将一群叫花子一样的蒙古人逐一砍下战马的时候,热辣辣的血叫他心中的快乐是如此的酣畅淋漓,也找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不停杀人,叫全世界都知道自己的名字,知道自己的生身母亲的名字。

  他以前和人动手比试武艺的时候都是败多胜少,但上战场之后,砍下的脑袋却比那些武艺高过自己的人更多。这个时候,李率泰才发现其实武艺这种东西要在战场上才能看出高低。校场比试和真正的杀人根本就是两回事。是的,那些小伙伴是能够在比试中赢自己一把,但真到生死较量的时候,自己有一百种法子让他们死透。

  那一年,他十六岁,因为生得比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弟英俊、帅气,很多奴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喜欢,得奴尔哈赤的点头,他娶了爱新觉罗家的一个宗室之女为妻,也入了满籍。因为在战场上表现特异,总算在八旗军中展露头角。

  说起自己的两个弟弟刚阿泰和巴颜,这两个混蛋东西就是蠢货。长得丑不说,还极笨得可笑。他们也就是身上有满人的血统罢了,却要压自己一头,凭什么呀?

  什么是满人,能够在战场上获取功勋才是建州勇士。我李率泰才是,你们都不配!

  我要让所有人都看看,我李率泰才是真正的满人。

  接下来的几年乃是李率泰最快乐的日子,征讨蒙古杀得草原上血流成河之后,他又随着太宗皇帝讨伐朝鲜,攻打明朝锦州。再接着,又随阿巴泰深入山东,立下赫赫战功。

  他也从一个普通士兵成长为副都统,也就是梅勒章京,成为一个统帅万人的大将。只可惜的是,他这个章京乃是汉军正蓝旗的章京,而不是整整的满八旗。地位甚至比不上蒙八旗,这让他难以忍受。

  除了军职,他在朝中还担任刑部参政一职,在朝堂上也小有权势。

  这一时期的他深得皇太极信任,可谓是春风得意了。

  可惜,一切都变了,皇太极去世之后,多尔衮做了摄政王。李率泰这个先帝驾前的红人必然受到打压,景况也是一日不如一日。

  多尔衮、多铎兄弟为人粗鲁蛮横,做事也是嚣张跋扈,对于先帝一脉的官员也是党同伐异,绝不容情。

  若非是自己在山东一战中颇得阿巴泰的欣赏,有他的力保,说不定已经被免去一切职位,在北京混吃等死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