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8章 不同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军心士气,嘿嘿,嘿嘿,在哪里?说难听点,我山东军就是一群废物,假如有空闲,老子得狠狠‘操’他们,就不信不能将他们练出来。”刘‘春’咬牙冷笑。

  郝肖仁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道:“左都督甚言,这些人马刚才可都是与你一道同生共死过来的,你说这话岂不是要冷了士卒的心?”

  刘‘春’这才感到自己说失了口,闭上嘴闷哼一声。

  郝肖仁难得的正经起来,严肃地说:“左都督,今日之战我军死伤四成,这意味着什么难道你不知道吗?我大明朝的军队,死伤一成就彻底溃了。如果能够咬牙坚持,那就是一等一的‘精’锐。可即便如此,即便是能够承受一定死伤的洪军、天雄军、戚家军、俞家军,死伤一旦到四成,估计也是彻底废了。可山东军还在坚持,也就是说,今日的山东军在左都督的带领下,已经成为如戚家军那样的雄师,天下第一军谈不上,排在前三位应该不难。”

  刘‘春’不耐烦地打断他:“这一点我自知道,要你废话?”他本是带兵多年的大将,在新军训练的时候,宁乡军教官也同他分析过部队士气和伤亡比之间的关系,自然非常清楚。

  但经好小人这么一提醒,刘‘春’心中却是剧震:是啊,我山东军什么时候这么强过?这一切,又是怎么发生的……是的,是那些中低军官,是教官们训练的那一百多个军官……这一仗,如果没有他们,就算我刘‘春’有三头六臂,此刻只怕已经成为战场上的一块腐‘肉’了。

  这一战,从头到尾,自己带回来的那一百多经过严格训练的军官就没有退后一步。在身先士卒冲杀在前的同时,还大声鼓舞着士卒,用武器,用身体,用顽强斗志维持着军队。

  也因为有他们的带领,部队即便减员一半,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直到获取最后的胜利。。

  当然,军官们的伤亡也是极重,一百多军官到现在只剩七十一名。

  这才是我刘‘春’最可依仗的骨干,这才是我山东军的‘精’华啊!

  有这些兄弟在,我山东军,我大汉民族就是不可战胜的。

  郝肖仁又悄悄同他耳语:“有这么一场胜利为左都督正名,淮安百姓,整个山东军对你自然摄服,到时候,一声号令,莫敢不从,这一仗,打得好,打出了士气,少将军山东总兵和一军之主的位置算是坐稳了。”

  经过这个小人的一通开解,刘‘春’心中舒坦起来,看这胖子也顺眼了许多。

  不过,他还是觉得奇怪,按说自己获取如此大胜利,淮安百姓应该欢呼雀跃,夹道欢迎才是,怎么此刻整座淮安城里安静得更死了一样,连条狗都看不到。

  部队在城中‘床’过,脚步铿锵,散发出一股说不出的杀气。这个时候,刘‘春’突然明白,满城的军民是怕自己了,是被自己的军威彻底震住了。

  回到衙‘门’之后,还没等刘‘春’喘上一口气,突然外面爆发出一阵山呼海啸的欢呼,然后一‘激’烈的鞭炮声响起。有士卒来报,说是城中的士绅和耆老带着牛羊前来老军。

  刘‘春’大喜,忙出去迎接,却见,满大街都是人,见了他,众人同时一静,然后同时跪在地上,大叫:“刘武穆,刘武穆!”

  见他们将自己比拟成岳飞,刘‘春’难得地被吓得退了一步。

  就有一个老者端着一碗酒走上来,这人是淮安城中的大名士,以前好象在天启年间还做过辽东的一任知府,后来辽东陷落之后逃回了老家。

  他高声喊:“左都督,请饮了此酒。听说刘将军今日斩了几百级建奴脑袋,老夫在这里替死在东奴刀下的淮安百姓、山东百姓、京畿百姓、辽东百姓,感谢你!这几十年来,我朝对建奴用兵,屡战屡败,我这颗心已经冷了。却不想,今日看到这么多敌人的头颅,老夫现在就算是死,也值了。”

  说着,眼泪就流了下来。

  刘‘春’心中莫名一酸,一把将他扶起:“翁知府何须如此,战场杀敌乃是我辈武人的本分。反正一句话,谁敢侵我国土,害我百姓,我刘‘春’跟他拼命。马革裹尸而还,乃是我辈夙愿。”

  说完,就端起酒碗,一饮而尽。

  “好,刘将军豪气!”百姓又是一通‘激’烈的鼓掌。

  接来,不断有乡绅上前敬酒、助饷,每个人面上都是感愤‘激’动之‘色’。

  看得出来,他们对刘‘春’是真的感‘激’、尊敬和景仰,刘‘春’什么时候被’不耐烦地打断他:“这一点我自知道,要你废话?”他本是带兵多年的大将,在新军训练的时候,宁乡军教官也同他分析过部队士气和伤亡比之间的关系,自然非常清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