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5.第955章 多铎的信心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为什么呢?”有人问。

  孔有德苦笑声更大:“光他那种又细又长的枪管就没有人制得出来,就算勉强要造,一年下来也做不几把。这是其一,最关键的是,夹火石用来击发的燧石和锤头我们造出来实在不靠谱,同样一把火枪,这一次能够顺利地点火,可下一枪却打不响……鬼知道孙元的火枪为什么次次叫火,就算不是次次都能顺利击发,可十次中能够射上八九次也是非常厉害的……我们若是装备燧发枪,上了战场打不响,火枪一变成烧火棍,那不是要命吗……孙元究竟是怎么做的,想不通,想不通。”

  他这句话的意思说起来其实非常简单:一件武器是否能够用在战场上,除了考虑它的杀伤力之外,还可考虑可靠性和故障率,另外,还必须可以大量生产。否则,就没有任何意义。

  孙元的燧发枪之所以质量如此之好,故障率如此之低,不过是使用了后世的工业化大生产的一些流程和质量管理体系,枪管铁质,加工精度对火枪的射程和精度都有极大的影响,而这一点,以如今的满清却是做不到的。

  此刻孔有德的苦恼,正如当初孙元面对着米尼膛线枪时一样: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达不到,再好的东西也只不过是废物。

  “你别想不通了。”一个满州将军不耐烦起来:“孔有德,你说了半天,反正就是一句话孙元的火器比你厉害,这不是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吗?说些有用的东西来听听。”

  “好的。”孔有德朝手下招了招手,立即就有个士兵过来,手中提着一把铁管子一样的家伙,看模样像是一把火枪,却长得厉害,都快六尺了,上面还吊着一根长长的火绳。枪管极厚,都是一门小炮了。

  那人掉转枪口将发射药倒了进去,塞进去一颗铅弹,然后掏出一把锤子使劲将铅子敲进枪管,压实以后,又从背后解下一个叉儿柱在地上,将火枪架在上面。

  这一套手法非常繁复,缓慢。

  半天,就有清军将领骂道:“你弄了半天,不还是一把火绳枪,只不过加粗加长了。”

  正说着话,那个火枪手已经点火。

  “砰”一声,一团火光在枪口处闪现,大团白烟扩散开来。

  这声音是如此之大,众人只觉得耳朵里嗡嗡乱响,全是蜜蜂在飞。

  那士兵也被后坐力震得退后一步,险些摔倒。

  远处,一头黄牛闷哼一声,软软地跪了下去。

  定睛看去,黄牛的肚子上有蚕豆大小的枪眼,有血不住标出来。

  这头黄牛显然是早准备在那里,距离将近百步。。

  见这把火枪如此犀利,众人都吃了一惊,收起了对孔有德的轻蔑神情。都是沙场老将,自然知道这种火枪大量装备部队之后,上了战场的杀伤力。

  “哈哈,看到了吧。”多铎道:“这叫重火绳枪,虽然重了些,可用来收拾孙元的长矛火枪怪阵却没有任何问题,孔有德的部队已经装备了不少,这次总算是可以派上用场了。”

  做不出孙元军中那种精度和杀伤力的燧发枪,我加长加粗枪管多装药总可以吧?

  孔有德有些自得:“贝勒放心,进攻孙元步兵阵的事就交给我们汉军正红、正黄两旗吧!在下还发现一点,孙元军中装备的火炮不多。而我汉军两旗的火炮却是出了名的,到时候,宁乡军不排出怪阵还好,若是敢于列密阵,一阵大炮轰过去,说不定用不了火枪手出场,他们自己就溃了。”

  说了这么多话,他有些口渴,吞了一口唾沫:“至于宁乡军的骑兵反击,还得拜托贝勒了。”

  “没问题,这次定然要取下孙元的狗头。”多铎满眼放光:“也该是我一雪济南之战前耻的时候了,不不不,要活捉孙元,老子要一刀一刀剐了他。”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