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8.第778章 七不可立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他满面喜色地说:“福藩望之不似人君,若是马瑶草看了老夫这封信,定然回明白我的一片苦心的,立即给马侍送过去。等等……”

  史可法沉吟片刻,又笑道:“此信辟疆你再抄录几份给高尚书、钱牧斋也送去。”

  虽然对史可法给马士英写信一事很不以为然,可这七大罪却是自己想出来的,如果史尚书将此信公示于众,却是替自己扬名,冒襄自然不会在说废话。

  很快,经过东林党人之口,福王七不可立的理由只两日就在南京城里传开了。

  同时传开的还有冒辟疆的名字。

  如今,神州陆沉,国破家亡,只南京六部抱残守缺。全国各地的读书人和官吏都逃到留都,要么是躲避战火,要么是看能不能在朝廷重建时能够谋得一官半职。满城都是读书人的青衿和官员的红袍。这些人对于国事自然是十分热中,如此一来,冒辟疆的名声瞬间变得响亮起来。

  以前的复社四公子的名字仅仅局限于南方,如今才是真正的满天下了。

  冒襄无论走到那里,耳朵里听到的都是恭维之声,这让他极为得意。

  史可法的信是送过去了,可马士英那边却是没有任何回音。马瑶草根本就不鸟史尚书,接到信的第二日就出了南京,到浦口水军大营去了,说是要巡视江防守。

  分明就是史可法的信不以为然,甚至是不屑,这一切都在冒襄的预料之中。

  但史可法却是心情大好,对冒襄笑道:“辟疆,如何,老夫猜得没错吧,马瑶草摇摆不定,其实他和卢九德和刘孔昭未必是一条心。无论是立谁,马瑶草都是无可无不可。估计是顶不住卢、刘二人的压力,马侍郎索性出京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如此,却是我等的机会,老夫决定去一趟浦口,同他协商。此事,老夫已有七把握。辟疆,老夫离开留都期间,你居中联络。”

  看到史可法一脸的欣慰,冒襄一阵无语:这是哪跟哪啊,史部堂真是书生之见!一相情愿到这等地步,直叫人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

  此刻,在南京浦口,珍珠泉边上。

  马士英和傅山都懒洋洋地斜倚在泉边的石头上,将脚伸进清凉的水中。

  已经到了夏季,天气一日热过一日,走了一天,到了如此阴凉之地,又有这一泉好水,傅山难得得聚拢了眼神,挖着鼻孔呻吟一声:“好爽快,马总督真寻得一个好地方。沧浪之水兮!”

  同傅山的恶形恶状不同,马士英虽然也放浪形骸,可看起来却风度翩翩。没办法,人家是有名的美男子,这就是一个看脸的世界,若不是长得帅,也不可能中进士。

  居高位这么多年,他身上自然而然带着一股气势。至于傅山,有的时候看起来未免有些猥琐。

  听到傅山这一句俄吟,马士英手一抬,接过随从递过来的酒,一口饮尽,抛之水中,长啸一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傅山转头似笑非笑地说:“马总督,屈子有云:‘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而沧浪歌却说:‘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一个是三闾大夫,一个是孔圣人也不知道谁说得对,马总督你觉得呢?”

  马士英笑道:“我辈读书人,自然以圣人之意为准。”

  此言一出,不但马士英的随从神情一凛,就连傅山眼睛里的亮光也是晶莹得怕人。

  都是读书人,如何不明白马士英这句话的意思。

  读书人说话,一般来说都不会直来直去,而是会弯弯拐拐地绕几圈,用几个典故。若是你听不懂,大家也没有交流下去的意义,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嘛!

  这句话表面上傅山是问马士英究竟是孔子的话说得对,还是屈原的话说得对。实际上他是在问马士英对此次朝廷拥立新君的态度:你老马究竟是要抛袖子不管呢,还是学孔圣人锐意进去,参与其中。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