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神助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其二呢,自己妹婿名气大,跟着妹婿,那肯定是干一番大事业的征兆,对一个立志天下的男子而言,是个不可多得的机会。

  李敏想到这,真是苦笑的心思都有了。从来没有想过,要和自己老公抢人,是这样的困难。

  徐掌柜因为刚从魏府里回来,一个最大的目的,当然是要向主子先汇报病人的情况。于是,尚姑姑关上屋门。徐掌柜上前,很小声地对李敏说:“大少奶奶,恐怕病人的病情有些――”

  余下的声音,泯灭在徐掌柜喉咙里。

  李敏听徐掌柜这样一说,却也是意料之中。之前,她去到那里见到病人时,已经早有所料,这将是她到古代以后遇到的第一个最棘手的病人。在于,生不生,死不死。

  要是真像齐常在那样,注定是没的救的,反而可以让大夫坦然地告诉病人家属。相反,像这类,像是还有的救,可是救起来十分麻烦,不知道究竟最终能不能救回来的,如果放在现代临床上,倘若病人的家属不太好相处,八成到最后是要变成医疗纠纷了。

  聪明的大夫,宛如太医院那群老狐狸,肯定是想尽办法不接手。可是这样做,分明有违医德。所以,不管是不是她丈夫亲自请求她治疗的病人,她李大夫肯定不能见死不救。

  接下来,几乎可以说,是看造化了。

  “徐掌柜担心的,本妃都知道。”李大夫一面沉眉思索,一面说,“只能说,当大夫能做的事毕竟有限,咋们做大夫的,偶尔也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辛苦的,要算代替本妃守在魏府里的公孙先生了。还麻烦徐掌柜,劳苦两趟,今晚在魏府里帮着本妃观察动静,明早上,再给本妃回个信。”

  徐掌柜肯定说不怕辛苦,只是看李敏脸上的神色,还真是对眼前的病例没有一点办法的样子了。能做的都做了,药厂赶工出来的粗略药品,李敏肯定也不敢给病人用。所以,只能说,一切要看老天爷的意思了。

  让人送了徐掌柜走,李敏没有马上下去睡,让尚姑姑给她去找了本书来翻着。

  尚姑姑本想劝她睡,又想如今她肯定光为魏府的病人病情已经够心烦意乱了,躺下去睡或许更怄气,不如随她自然。

  事实也如此,李敏习惯了在遇到棘手的病例时,把自己沉浸在书里面,维持清醒理智的思维。待想的清楚了,不管有没有想出解决的策略,都不会胡思乱想到其它地方去,那么,心境澄明,自然睡得着了。

  李大夫晚上下去睡时,倒也早,不到晚上亥时。

  尤氏听她睡这样早,而且能睡得着,更是十分吃惊。

  李大夫貌似胸有成竹,一点都不担心自己的病人有事似的。尤氏都觉得这个儿媳妇,不是心肠冷的堪比冰块,那就是,神经大条,一点都不知道事儿轻重。反正,这个魏府的魏老四要救回来,尤氏都觉得很玄。

  其实,魏老四这个病,倘若是一开始李敏来接手,可能还好些。凡事,最怕拖。小病小伤能拖成大病重症,况且,魏老四这个伤,从开始就是个蛮严重的伤,再因为没有一个能当场处理的大夫,导致拖延到现在奄奄一息生死关头的时刻。

  因此,如果把魏老四治不好的问题,全归咎到李大夫头上,那肯定是不合逻辑不对的。可是,往往那些平常的,不懂医学的百姓们,通常都只会盯着那个最后接手病人的大夫,有什么过错,也只会怪罪到这个大夫头上。

  其余的大夫,对此通常更不会出声。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天下能有几个好心人,愿意在别人落难的时候不怕拖累自己而出声呢?何况,大夫这个职业,更讲究名声。

  到了第二天早上,魏府病人的病情不旦没有好转,反倒恶化的消息,很快地传遍了燕都上下。

  喜鹊大清早,提了早膳的食盒,到了尤氏房里,说:“魏府的四少爷,据说那肚子里,不停地流出血水,像是比昨日更糟糕了。魏府现在上上下下老老少少急成了一团。有人说要把去年魏府刚给魏四少爷说的那个新娘子,先接过来冲喜。”

  喝了口茶水一口吐到痰盂里,尤氏听见这个消息,像是惊讶地问:“哪个新娘子?”

  “夫人之前都没有在燕都,所以去年魏府忙着给四少爷说亲的时候,夫人不在。魏四少爷说的这门亲,刚好是奉公伯府夫人的表亲家里的姑娘,和奉公伯府夫人一样姓林。样子听说长得清秀,样子也机灵,魏府如今的大少奶奶看着很喜欢。”

  对于林氏曾氏,尤氏都是有些了解的。听到喜鹊特意省去很多女方貌美的词语,直接定义在机灵上,可想而知这门亲事是怎么回事了。八成男女双方彼此都没有见过面。不过这有什么奇怪的。在这个古代,年轻人之间的婚事,大都是父母长辈给定的,年轻人自己没有什么选择。

  尤氏不由嘴角微弯,溢出了一声笑意:“这下可好了。魏府那位大少奶奶,打错了算盘。当然,四少爷,去年都还好好的,谁能想到今年会变成这样。又有谁想到,神医会自己搬石头砸了自己的招牌。”

  喜鹊听着尤氏的话,突然想到的是,李敏可从来不喜欢被人叫做神医。当然,这话她可不敢提醒尤氏。

  “本妃看看,今早厨房给本妃准备了什么了?”尤氏今早心情看起来不错,伸长了脖子眺望桌上的早膳,流露出了好些兴致。

  底下房里的两个小丫鬟,已经先把食盒打开之后,端出里面的早膳,摆放到了大理石桌上。

  见到是一碗莲子粥,配了点小菜,花生,咸菜,有两个玉米馒头,没有其它了。

  这真的不是一丁点儿的清淡。尤氏看着这一桌子只有粥和馒头的东西,没有说话。

  喜鹊和两个丫鬟更是大气不敢出。

  “厨房里换了庖子吗?”尤氏终于开了口,问,脸上尽量保持住一股镇定自若。

  “昨日,王爷回府以后,特别把厨房里的人,包括管理厨房的张婆子,都叫过去说话了。奴婢不敢靠近去打听王爷吩咐了厨房什么。只知道,张婆子好像对奴婢说了,以后厨房的事,包括张婆子,都是归大少奶奶管。王爷说的。”喜鹊说到后面越说越小声。

  吃清淡,尤氏懂。之前在京师被皇后当面讽刺了一回之后,她真的很努力地在这方面改进自己了。

  可是,这个儿媳妇回来以后,是不是第一天为了显示出自己才是这个王爷府女主子的威信,越来越过分了,叫她吃白粥咸菜馒头,不是想饿死她吗?!

  “本妃胃口不好,先端下去吧。”尤氏感觉今早好不容易不错的心情突然间都被一扫而光了,气愤至极,对喜鹊说,“本妃要出门一趟,可能要去奉公伯府,亲戚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不去慰问不行。你给本妃备个车。”

  “是,夫人。”

  没会儿,关于夫人不满意大少奶奶给夫人准备的早膳,一气之下夫人自己出门去找吃的了的消息,传遍了王爷府。自然,传到了刚起床的李敏耳朵里。

  尚姑姑叹气。

  李敏哪可能刁难自己婆婆,更不可能像尤氏说的,想要饿死尤氏了。只不过,尤氏回了燕都以后,为防止旧病复发,饮食上肯定是要继续注意的。据李敏回来后了解,婆婆回燕都后的饮食,又是老毛病了,或许食量上尤氏懂得克制了,可是让厨房做的东西,腥的,肥的,辣的,没有一样少。

  儿媳妇难做。最难做的是,为婆婆做好事,必须做反而要被婆婆骂的好事。最好做的儿媳妇是什么,当然是无条件无限度地讨好自己婆婆。可是这样做,难的时候不怕拖累自己而出声呢?何况,大夫这个职业,更讲究名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